《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郑智维
青砖灰瓦的院落,古朴典雅的胡同,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黄化门街35号院氤氲着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漫步在黄化门街35号院,景山街道责任规划师薛杨回忆起过去几年间这里的点滴变化,“不仅改造了排污管网、重新铺砌了地面,修缮后的院落还增设了健身设施和可避雨遮阳的休闲区域”。
薛杨是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创意产业与城乡发展所项目经理、景山街道责任规划师。黄化门街35号院启动修缮,她和团队成员参与其中,对街道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对街区整治提出建议,参与制定相关规划,指导规划实施。
研究政策、深入调研、参与规划,责任规划师是最能直观感受群众居住条件变化的人之一。
“党中央很关心的一件事,就是把老旧小区改造好。”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为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保障房体系日益完善,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十五分钟生活圈打造……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居民在原地迎来“新生活”。薛杨和同事们见证了许多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增加。
“螺蛳壳里做道场”
紧邻故宫、景山,黄化门街35号院所在的景山街道是皇城文化的核心展示片区,是北京老城中轴线空间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化门街35号院占地面积达3200多平方米,包含13个小院。为深入了解被改造区域,薛杨专门查阅过黄化门街35号院的相关历史资料,“在明清时期,这一带是皇宫内院的‘服务所’”。
在岁月的侵蚀中,黄化门街35号院中的房屋逐渐破败。通过一张张照片,记者看到了大院改造前的状况:公共空间私搭乱建,地面坑洼不平,下水管道排污不畅……
从8岁起,孟宪华就住在黄化门街35号院。改造前存在的问题,今年75岁的她感受最深:“由于道路被挤占,连推一辆自行车通过都费劲;赶上下雨,不穿雨鞋出不了门,深一脚浅一脚;头顶上密密麻麻的电线,乱得像蜘蛛网一样……”
由于居住条件差,很多居民选择外迁,大院内几乎只剩下老年群体、低收入群体和租户等。改造前,黄化门街35号院有户籍人口303人,常住人口200人左右,其中65岁以上老人107人、残疾人14人。
“作为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内平房院落的缩影,黄化门街35号院面临城市空间的衰落和社区网络的衰退等问题。”从专业的角度,薛杨分析说。
作为老旧院落,黄化门街35号院于2020年被纳入城市更新的范围。当时,北京市东城区开展了“美丽院落”项目,黄化门街35号院由景山街道申请成为试点。
由于公共空间狭小,老城院落改造难度较大。据了解,黄化门街35号院占地面积3217.64平方米,建筑面积3148.28平方米。从改造的角度看,规划需要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如何让拥挤逼仄、违建丛生的大杂院变身为宜居院落?如何让老旧城区实现“逆龄蜕变”?如何切实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这些难题摆在了薛杨和队友的面前。
▲薛杨在讲述黄化门街35号院的规划、改造过程。(图/郑智维)
小项目连着大民生
看似小项目,城市更新背后却连着大民生。
对此,薛杨感受颇深。采访中,她向记者分享了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向责任规划师提出的需求:“家中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洗澡要去澡堂,特别不方便,希望能帮忙解决。”
为解决这个难题,薛杨所在的责任规划师团队想到了一个办法:最小厨卫设计。通过属地街道募集到2万元公益资金,为老奶奶家捐赠了一个兼顾洗浴、坐便、洗衣功能的卫生间。
利用有限的空间、费用,实现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虽然空间仅有一两平方米,但解决了长期困扰老奶奶的难题。”
随着时代发展,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空间也在改变。居民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多数时间都在小区里度过。居住条件的改善,事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党中央很关心的一件事,就是把老旧小区改造好。”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工作成效显著。仅2019年至2023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万个,惠及居民3800余万户,约1亿人。
今年,我国持续开展城市更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消息显示,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全部启动今年的城市体检工作。
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着居住密度大、公共空间狭窄、居住空间局促、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在薛杨看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是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的首要目标。
如何将居民的愿景一步步变成可落地的图纸?薛杨和同事们给出的答案是:“走出图纸,走进生活。”
▲黄化门街35号院二号院门口改造前后对比。(受访者供图)
走出图纸,走进生活
听取居民诉求,收集和整理各方建议,组织现场工作,完善设计方案……为了解居民的真正需求,薛杨和队友经常将“会场”搬到“现场”。
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责任规划师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早在2019年5月,北京在全市街道、乡镇推行责任规划师制度,成为全国首个将责任规划师制度写入城乡规划条例的城市。
对于责任规划师这个职业,很多人并不了解。在大众心中,规划师做的事情,是城市发展的整体把控、美好愿景的绘制。
不过,在薛杨看来,这只是责任规划师的一面。
“责任规划师不能用规划技术去强势定义居民的生活,而是要成为居民需求的传递者、协调者、落实者。在城市更新项目中,责任规划师要做好政府、企业、居民沟通的桥梁。”她说。
城市更新,不仅要扮靓老城的“面子”,更要做实民生的“里子”,切实解决群众的居住难题。
由于每个人的诉求不同,改造工作也会遇到“公要馄饨婆要面”的难题。
回顾前期的调研过程,薛杨对很多场景仍记忆犹新。虽然对公共空间和市政设施提升非常满意,但在民意征集会上,很多居民却表示出极大的怀疑和担忧,因为院落空间改善需要拆除居民的自建房,居民担心自己的生活空间受挤压。
最终的改造方案中,取消了居民认为不必要的棋牌桌和小舞台,增加了无障碍设施、休憩座椅、晾衣杆、垃圾分类站等。
“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类项目不是责任规划师炫技的舞台,必须走进居民的生活,了解居民的需求,解决居民的难题。”薛杨说。
新生活与新期待
黄化门街35号院公共空间提升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分会风景园林奖社区类荣誉奖。景山街道黄化门社区与责任规划师共同获得了该项荣誉。
对薛杨及其团队而言,该项目是老城公共空间再生和社区网络重建的一次有益尝试。伴随居住环境的改善,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作为“监护人”,7组家庭主动承担起公共花坛的种植和日常养护工作。
薛杨发现,很多以前搬离的居民又搬回来了,“原本干净整洁的墙面上,已被五颜六色的涂鸦覆盖,这说明胡同里居住的儿童多起来了”。
在回访中,薛杨见到刘玲一家。曾搬到别处居住,刘玲家3个月前又搬回黄化门街35号院居住。除了方便孩子上学外,让她作出决定的还有社区公共空间的改善。
改造之前,院子里的居民以老年人为主,而年轻群体的回归让社区变得更有活力。随着改造项目的实施,社区居民原地迎来新生活:基础设施得到维护,原本堆放杂物的地方变为社区健身空间,邻里关系得以修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
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领域。薛杨坚信,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将持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不断增强。
记者观察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屋顶不漏、地下不堵、管线不乱、闲置用地成了休闲空间……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实现“逆龄蜕变”。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的居住条件得以快速提升。
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从“蜗居时代”到“住有所居”,再到如今的“住有宜居”“住有优居”。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老旧小区房屋破旧、配套设施差、公共绿化不足等问题在很多城市显现。
我国老旧小区大多建成于2000年以前,建设时,这些小区标准偏低。随着时光流逝,老旧社区逐渐显现出没落的一面—建筑年久失修、管道等配套设施老旧、公共空间拥挤杂乱……
老旧小区与群众的生活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居民改造意愿也较为强烈。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7万个、惠及居民897万户,共完成投资近2400亿元。
回首过去10年间,各地各级政府都在探索有温度的更新之路。扮靓城市“面子”的同时,更做实民生“里子”。“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充分尊重小区居民的发言权。看似“微更新”“小改造”,却承载着群众的“大幸福”。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伴随着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实施,群众的居住环境也变得更便捷、更舒适。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人民群众的“安居梦”正不断变为现实。
原文刊载于2024年第15期、7月22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责任规划师薛杨:改造老旧小区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