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金华一中共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实践基地
来源:民生网
2024-07-05 14:40:10

“如何提高小车的速度?”金华一中物理老师吴瑞林抛出这个问题,学生们人手一辆实验小车分小组开始进行主题研讨,从流线型设计、电动机、高铁、磁悬浮等物理学知识讲解阐释,到科技创新的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的实践总结,“年轻人,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这么伟大的目标,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吧”。

整堂课获得了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在生动有趣的物理课中巧妙融入“科技赋能中国速度”的思政主题,这是金华一中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理念下“课程思政”的又一大尝试探索。

望道理想,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日。7月3日,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在金华一中揭牌,现场还举行了以学思践悟“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为主题的思政研讨活动。整场活动由金华一中党委副书记王怡主持。

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是复旦大学的老校长,是金华一中的老学长,两校一代代杰出的校友们在追求“人生之道”上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一代代革命青年在时代长河中领悟“真理的味道”。传承发扬望道精神,争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既是两校教育的共同目标,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优势以及大中小学的实践优势,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复旦-金中”之路,凝聚了人才培养的育人合力,为金华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崭新局面、有效路径,有助于深入推进长三角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活动包含思政观摩课、学术论坛等环节,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金华一中及丽泽中学的老师们共研互学,展示大思政课的丰富样态与无限魅力。

丽泽中学郑剑老师的授课主题是《从千万工程到共同富裕》,针对初中生学情,以义乌李祖村民情恳谈会的形式,让学生们从人大代表、镇长、政协委员、村干部和村民们的角度发表看法和见解,为乡村建设献计献策,加强身份认同、社会融入,推进学生家国情怀的价值观塑造。

金华一中夏咸乐老师以《百年望道 天下一家》为题,从望道、寻道、弘道三个维度,开展了一次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思政红课”,通过对联创编、对话模拟等形式,重温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和艰辛。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刘伟兵以《人工智能与共同富裕》为主题,通过层层分析,和在场的初中和高中师生分享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思考。

几堂观摩课后,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朱鸿召教授进行点评,认为这几节课都关注时代问题,是在解决真问题、钻研真学问。他还从孔子“六艺”授课及《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讲起,说文解字“弘”“公”“士”等蕴藏的丰富内涵,提出所有教育都不应以知识、技能为目的,根本上都是把动物的人培养成一个社会的人,培养有知识有本领、爱国家利社会的“国之大者”。

在“思政面对面”环节,老师们围绕“如何推进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主题展开探讨。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高仁认为,思政课要坚持教师主导型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望道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谈思嘉认为,复旦大学和金华一中有共同的红色基因和育人使命,思政一体化重在一个“合”字,要合伙、合作、合力,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大学要在其间当好智囊、办好课堂、建好平台。望道研究院助理馆员陈剑华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入手,认为思政课要守正创新,兼顾学术性和实践性。

如何让思政课更富有活力、张力和魅力,兼顾有意义和有意思,成为学生喜爱的“热门课”甚至“爆棚课”?金华一中夏咸乐老师分享了他对“大思政”的理解,和不同学段开展思政课的侧重点分析;金华一中团委书记陈凯丽从社团活动开展的角度,分享学校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贯通整合的实践经验;丽泽中学校长陈斌则分享了日常思政中红色研学、新闻时评等亮点。“今年全省统一中考,丽泽再一次摘得状元,连续多年出中考状元,与我们重视思政育人、强化社会学科、培养综合全面的人的治学办学理念密不可分。”

金华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方家鸿表示,“一个人,牵动两校情”,因为陈望道先生,复旦大学和金华一中就有了深厚渊源。他从红色基因、党建引领、科技高中赋能的维度,介绍了金华一中作为浙江省内最具红色基因的中学之一的思政工作,以及学校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红色教育,深挖教育活动的思政元素,形成系列化、精品化育人课程体系。

方家鸿期待和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能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为契机,在机制共筑、师资共建、人才共育、课题共研、课程共培、资源共享等方面有进一步合作,建好思政教师“主力军”,做强思政课“主渠道”,筑牢学校思政教育“主阵地”,推动人才培养之思政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思政素养,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王丹韵 陈凯丽)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