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心湛发 形意叠生
在人来人往的当代书坛,很多书法名家都奔走相告,自称其能,其中不排除有高手的可能,但是,也不能忽视民间那些默默无闻而追逐崇高的书法家。由于那些书法家没有这主席、那会长的头衔,也鲜有雅集应酬、推杯换盏、吹捧炒作的机会,多不为人知。也正因如此,那些书法家才不受金钱名利的干扰,而沉下心来一门心思写字,才能笃定恒心,放眼未来。
好在,信息爆发性发展为那些书法家打开了一扇通往的“大众审美与高雅艺术互通”的路径,让他们的书法走入平常百姓的视野,互通情感之时,舒缓了他们的情绪,雅俗共赏之际,大众看到了他们的非凡实力。
傅三石就是一位远离浮躁书坛,追求卓远的书法高手。
1954年,傅三石出生于山西大同,自幼喜欢书法、诗词,喜欢传统文化。青年时期,正赶上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傅三石投身其中,插队下乡,艰苦劳动之时,写字、读写诗词,见缝插针,在诗词里放飞梦想,在小说中神游遐想,以手指头代替毛笔在大腿、肚皮上,以树枝在田间地头,写下情感,写下人生感悟。
《鹰》
下乡插队之后,傅三石被分配到当地电厂,工作之余,写字、写诗词便成了常态。人过中年之后,傅三石几乎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书法、研究诗词之中,可是,多而杂的工作总是挤占很多精力和时间,为了给自己留出更多时间和创作空间,傅三石果断办理了内退手续,离开了单位,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创作之中、投入到书法与诗词交相辉映的生活之中。从此,他如一匹风入四蹄的骏骥,驰骋原野,一骑绝尘。
笔耕于日月转换,苦修于四季更替,转眼之间,傅三石已经写了50多年了。如今,他创造的《一笔鹰、一笔飞龙、一笔虎》申请了国家文创专利,填补了传统书法的空白,他创作的《千佛字》《万寿一字》《组词书法之歌》也申报了国家著作权,并出版了书法集。口碑相传之际,一些先知先觉的收藏家已果断出手,一些后知后觉的收藏家也窃窃私语,摩拳擦掌,收藏市场暗流涌动。
纵观傅三石的书法,可以看到,他有着天地纵横的创意、有着风神激荡的思辨、有着乾坤于胸的创作理念。李邕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傅三石深谙其道,也践行其理。他始终认为:“一味摹古、泥古,写的再好,也只是字匠,充其量叫写字艺术,而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应该心结先贤,又要感悟生活,还要搜妙创真,才能发时代先声、立时代潮头、为自己代言,也才能传得开、留得下,才是艺术写字”。正是秉承此理,傅三石的鹰龙虎佛寿等作品,皆源于奇思妙悟的想象、源于师心独创的理念,一笔一画、一字一形皆是创意理念和书写功力的结合、是艺术形式加持着文化内涵的升华。
观傅三石的鹰龙虎,皆如观画,却有着画之外的美感,亦如欣赏舞蹈,却有着舞蹈之外的姿貌,也如品读诗词,却有着诗词之外的意蕴,还如斟酌哲学,却有着哲学到达不了的内涵。
细究其理,娴熟的书写功力是傅三石的根本,一切书法表现形式都依仗着他那深厚的书写功力而生发出来。无疑,那功力是几十年精专久长的苦修成果,也是几十年砚边春秋,勤于笔耕而形成的肌肉记忆,却更多地得益于不间断地神游于诗词之中、得益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对自然万物的独特发现。诗词、人生、生活滋养着他的书法艺术,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观察、思考、感悟辉映着他的书法艺术,则不断提高他的书法境界。由此,他的书法也因不拘泥传统之法,又把功力、人生、生活、自然、诗词、文化等修为统合一体,融成精妙,而有别于传统任何一家一法,也有别于当代任何一位名家,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傅三石的书法不管是远观、还是近品,哪怕无意之间扫上一眼,也都能立刻感受到傅三石的书法气息,那是卓然自立、风姿绰约的书法样式。
《龙》
事实上,几十年以前,傅三石就一直追逐书法与人生的结合、与生活的结合、与自然的结合、与诗词的结合。当然,他并不排斥“写字艺术”,却更执拗于追求“艺术写字”。为了“艺术写字”,他一次次梦寐中惊醒、一次次困惑而痛苦地挣扎,他以常人无法理解的坚韧,在传统与现代、在形式与内涵等等方面,审视传统书法,研究现代书艺,捕捉游离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艺术胎息。他以自己的心象为桥梁,在当代大众审美精神与生活、自然、人生之间,通过“外师造化”到“中得心源”再到“笔端升华”的转换,让人生的感悟、生命的色彩、自然的变化,以及诗性、诗情统统融入书法形式之中,从中探寻出一种新的书法风格,以舍我其谁之势,实现了“艺术写字”,而质沿了古义,文变了今情,当随了时代。
傅三石的《千佛字》,其佛字,有的如六根清净之形,有的如老僧补衲之状、有的如断恶修善之态,还有的呈现佛性禅心之意、呈现超凡脱俗之境……,形态各有侧重,各呈风采,而且,笔质韵生,字字珠玑,佛佛不一样。再看《万字寿》,有康宁福寿之“寿”、有龟年鹤寿之“寿”、有百龄眉寿之“寿”、有延年益寿之“寿”……,以形写神,以神取形,字字有意,极富吉祥内涵,又充盈着居家办公、殿堂楼阁的装饰性。如果殿堂楼阁悬挂他的“寿”字组合,则含蓄,又醇厚,隽永,又洋溢着祥和之气,如果居家办公装饰他的单字“寿”,则有品头、有韵味,既增添了书艺气息,又增添了文人格调。
傅三石的《千佛字,福寿一字,一笔鹰,一笔飞龙,一笔虎》等作品,参照了传统文脉,如历代佛家文化、道家哲理、儒家思想,如“九龙壁”的“龙”腾之势,从中寻找文化的依据,以此充实字体、字意的文化内涵;他也参照万物法理,如从太极之中,汲取滋养,吐纳精神,探寻平衡的力量,从阴阳转换之间,探寻刚柔、动静、虚实等变化之法;他还参照自然之变,如在雄鹰振翅、矗立、远眺之时,猛虎纵跃、盘踞、踱步之时,他迁想妙得,得其神理;如在深山森林之中,他神往古今,畅游天地,在繁华人群之中,他求索人间百态,在夜幕灯影之下,他静思生命的意义。一切笔画都入情、入景、入理、入意,应会感神,触景生情,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虽然写的是《千佛字,万寿一字,一笔鹰,一笔飞龙,一笔虎》,实为写传统文化、写时代精神、写自己心声、写自我修养,书如其人,亦如其人生。
《虎》
由此笔者想到了钟繇“阔谈疾书”,想到了张旭“始闻公主与担夫争道而得笔法,后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入妙”,想到了怀素“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潘天寿曾有一枚“宠为下”印章,意思是:“超出时代的艺术才有价值,大众都说好的艺术都不是真正的艺术,有先见之明的人才能发现独特的‘好’,才能发现‘好’总是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存在”。当然,笔者也看到了一些人对傅三石的诽议,可是,不要忘记,任何事物的创新都伴随着时人的批评、指责、嘲讽、谩骂,甚至人身攻击,钟繇、张旭、怀素如是,徐渭、八大、扬州八怪亦如是。让人欣慰的是,时间老人是公正的,既不偏爱任何一个人,更不因部分人看不懂就躲起来、藏起来,把技艺生辉者淹没在时代之中,而是无私地、客观地给出公正的评判。
毫无疑问,在时间的长河中,任何成功之路,都没有捷径可言,必须脚踏实地,而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也一定不能匍匐于前人脚下,不敢仰视,而要昂首挺胸,开拓未知,寻找不被发现的领域,哪怕不被时人理解,每一次探索却也浓缩着心性、情感。几十年以来,傅三石耐住“西风凋碧树”的清冷,以“衣带渐宽”“望尽天涯路”的决心,融以汗水,伴以智慧,兼以才情,不断从生命的状态之中汲取书法艺术的元素,不断从自然生活之中发现为我所用的书法意态,以纯粹之心求书、求艺,以古法写吾艺,以吾艺写吾情,独上高楼之后,蓦然回首,他看到了“灯火阑珊”的精彩,也在默默之中收获了属于他的艺术华章。
(文/桑干)
(责任编辑: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