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榆钱特色课程展示活动举行
来源:民生网
2024-06-03 17:35:56

5月30日,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榆味乡情浓 润泽育人美”榆钱特色课程展示活动举行。该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学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市通州区教委、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首都“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协办,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承办,旨在落实“双减”要求,发挥课程的独特育人功能,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有机融入学校课程建设之中。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榆钱特色课程展示活动现场

北京市教育学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杨朝晖,通州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通州区教委小教科科长翟柳英,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课程部主任李凯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活动。此外,首都“生活·实践”教育研究共同体(通州区)成员校、通州区小学第五共同体的校长、副校长、教学主管干部及相关学科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教学副校长王德明讲述了榆林庄的“前世今生”,介绍了榆钱特色课程的开发背景。他表示,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载体,学校非常关注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坚持“文化与课程同行,课程与文化同在”的课程建设理念,将榆林庄村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机融入校本课程,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品质,更能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教师梁婧、王蕾、曹新爽、李丽、潘艾迪分别执教了四节展示课。梁婧执教的《淡淡榆钱味,浓浓家乡情》,深入挖掘“榆钱文化”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融合点,以一种富有创意和情感温度的教育实践模式,引导学生通过“榆”你共回顾、“榆”中有话说、“榆”中忆曾经、品“榆”味抒乡情四个活动环节,溯榆钱文化和价值之源,增强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强化学生对家乡社群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落实课程育人。

王蕾和曹新爽执教的《小小包装设计师》,是一节“榆钱”和“数学”碰撞的双师课堂。在“为榆钱糕设计包装盒”的问题中,学生经历了体验与探究、思考与调查、设计与完善、汇报与交流的过程。在实践中,学生有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设计的创新和为家乡文化建设出谋划策的热情,提升了学生对家乡建设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

李丽执教的美术课《巧绘“榆”糕包装》,以装饰美化榆钱糕的包装为实践内容,带领学生有序地开展了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组成“月兔抱糕”“家乡”“Logo”“童真童味”四个团队,在合作设计中学会表达作品的立意与创新表现技法,在动手实践中学会包装里的图案设计,了解家乡美食文化与民俗文化,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潘艾迪执教了《我做家乡美食推荐官》成果展示课。课前,多学科教师以项目式学习(PBL)模式为依托,基于“我做家乡美食推荐官”这一真实情境的驱动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开展宣传推广方案的个性化汇报。课堂上,学生通过“润泽TV——“榆”你“乡”约品味美好”栏目录制、拍摄“美好‘食’光,味聚榆林”宣传片、制作榆钱美食“翻翻书”等创意形式,用自己的智慧与行动为家乡发展助力,培养了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感。

课后的互动采访环节,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向榆林庄村党支部书记郝洪恩赠送了为榆钱糕设计的包装盒。郝洪恩说道:“从漷小学子身上,我看到了村庄未来发展的希望。我们将无条件支持漷小的榆林庄研学活动。希望漷小学子既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有创新的探索意识,助力家乡的发展。”随后,学生们邀请参会领导嘉宾品尝榆林糕。

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校长贾大为以“立课程之根,育灵动少年”为题,从课程建设背景、课程体系构建、组织与开发、管理与实施、思考与展望等五个方面对学校课程建设工作进行了总体汇报。他认为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只有“方向明”“思路清”,才能“走得远”“走得稳”,希望通过“润泽课程”的实施,拓宽教育的维度,为学生创造全面、系统、探索性的成长环境,帮助学生焕发生命活力,让每个生命在不同跑道上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未来学校课程建设将在“从校本课程的精品打造转向校本课程的全面提质”“从课程管理者开发走向多元参与多层级动态开发”“持续挖掘乡土优势资源,涵养新时代灵动少年”三个方面发力,深化课程建设,丰富课程内容,培育灵动少年。

北京市教育学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杨朝晖点评

杨朝晖在专家点评指导环节指出,这是一场突破预期的高质量展示会,学校立足校本课程,揭示了榆钱特色课程的多元价值,肯定了“生活教育”的路径,打造出教育与乡村融合发展的新样态,展示了乡村教育的“自觉”“自尊”“自信”。她鼓励学校继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深耕课程体系建设,有效发挥教育的力量。

北京市通州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讲话

付树华作总结讲话,他围绕“地域”“课程视域”“教学领域”三方面,对通州区未来教育教学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和建议,强调要深入发掘地域文化,有效融入学校育人体系,在未来的教育中要尝试打破学科边界,跳出教育,再跳回教育,从区域层面指出未来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

水绕成郭,是为“漷”,漷县因水得名。漷县镇是一座千年古镇,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东南,东临河北省香河县,南与天津市武清区相接。漷县镇中心小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百年老校。学校基于漷县地域特点、学校文化积淀、师生发展需求的深刻思考,于2021年在传承原“健康教育”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确立了“润泽生命,奠基人生,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办学理念,以“创建一所具有国际视野、副中心标准、漷县地域特色的润泽生命教育品牌学校”为发展愿景,构建了助推学生素养提升、助力学校持续发展的“润泽课程”体系,指向“六个一”具体目标,即通过六年的学习和生活,学生能够实现“有一颗爱国心、有一身好习惯、有一项喜爱的运动技能、写一手好字、有一副好口才、能演奏一件乐器”的目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多元发展的灵动少年。

(陈达)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