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专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
来源:民生周刊
2024-04-22 18:45:12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报告表明,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物种灭绝等风险进一步加剧。

极端天气频发的原因是什么?减少碳排放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实现碳中和面临哪些瓶颈?……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潘家华表示,实现碳中和、“零碳”的核心,是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

化石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

民生周刊:近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不断加剧,主要原因是什么?

潘家华: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最早是科学家在19世纪末期提出的,这是一种以地表升温为表征的气候变化现象。

2007年,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中非常确切地说,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为气候变化的记录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量,以及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呈现出一种高度线性相关。在这些研究证据尘埃落定后,国际社会在人类活动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这一观点上,达成了共识。

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2023年已经达到420PPM(注:百万分比浓度),而在工业革命前只有280PPM。大气的化学成分78%是氮,21%是氧。尽管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占比不高,但变化极大,200年时间增加了50%。观测表明,海平面上升了20厘米,而且在不断提速,1993—2002年的10年间,平均每年海平面升高2.13毫米;而2014—2023年的10年间,每年海平面升幅达到4.77毫米,增幅达到此前10年间的2倍多。南北极的冰盖大量减少,这些都是气候变化的体现。一系列的极端气候都表明:人类正在改变自然。

民生周刊:极端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而人类活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碳排放,那么,减少碳排放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潘家华:1997年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界定了6种温室气体,即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及其他3种含氟气体。其中,二氧化碳排放是影响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化石能源的燃烧,将埋藏在地底亿万年的碳释放出来,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是毁林,即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破坏了土壤—植物—大气的自然调节平衡。其中,二氧化碳最大来源是化石能源燃烧。因此,要减少碳排放,除了减少植被破坏,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减少化石能源燃烧排放。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是提高能效,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如加强建筑节能,用更高的建筑能效水平,保持和提高居住的舒适程度,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而减少排放。

另一方面是能源替代,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赖化石燃料而获取能源服务的过程中释放了碳。在风电、光电等零碳能源也能提供所需的能源服务时,完全可以用零碳可再生能源取代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

有人认为使用零碳能源成本高,这在二三十年前显然是事实。1997—2001年,我参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相关科学评估报告中气候变化减缓卷的编撰工作时,零碳可再生能源并没有作为主要减缓手段,当时一些专家认为“低碳”都不可行,遑论“零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光伏发电一度电的成本已经低至一角钱左右。相比于CCS(碳捕集与碳封存技术)的后期封存成本等,零碳能源的使用成本明显更低。再举一个更直观的例子—交通问题。人们对交通最大的需求是舒适、便捷、经济。只要满足了同样的体验感受,满足了相同的空间位移,使用燃油车还是电动车并没有那么重要,如今电动车比燃油车的使用成本更低。相对于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具有更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我打算在家里装太阳能光伏板,实现自己发电自己用。这就是用零碳能源替代高碳的化石能源,是最有效的办法。节能技术一定是有极限的,它能帮助我们走向低碳,但绝不可能走向零碳。因此,节能一定要做,但最终必然会走向零碳可再生能源对化石燃料的全面替代。化石能源转型至零碳可再生能源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具有必然性。

存在发展模式固化问题和观念上的误区

民生周刊:您提到发展零碳可再生能源是减缓气候变化最有效的方式,在现实中还面临哪些有待突破的瓶颈?

潘家华:20年前谁敢相信电动车?谁敢说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现在电动汽车迅猛发展,从节能减排到低碳发展,再到零碳经济,内在的动因均是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如今,储能技术突飞猛进,使得风、光这些不稳定性电源的运用得到有效发展。我们分析研判,提出“零碳微单元”的能源综合解决方案,将屋顶装上太阳能光伏板进行发电,再用电池储能,自己发电自己用,其实是形成了一个独立封闭的自我循环。这样,通过分布式扁平化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聚合发力,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可能改变集中式规模化大生产的能源供给格局。

使用零碳能源的优势毋庸置疑。第一,能很好地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任何国家和地区均不可能垄断自然的风、光,我国能够拥有能源的自主能力;第二,目前进口化石能源的大量资金,可以用来投资国内高新技术、新型材料和零碳产业,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第三,能够增进民生福祉,比如,电动汽车使用成本远低于燃油汽车,可以很好地改善民生;第四,相对燃油车的高使用成本,电动汽车使用成本较低,购买使用者覆盖群体更大,因此电动汽车行业市场空间很大,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目前,实现零碳能源的大力发展仍存在一定瓶颈,最主要是传统化石能源背景下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固化,转型存在一定困难。就如同大部分人不愿意走出安全区和舒适区一样,企业拥抱新的发展模式,势必要迭代已有的经济产业链和制度模式,面临大量的人力、财力成本和技术瓶颈。因此,如何切实解决利益群体的转型发展观念问题并扶持其转型,是当前推进零碳能源发展的重要难题。

除此之外,目前还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有人说电池有污染,这一观念是不对的。电动汽车的锂电池报废后,锂的含量并没有损失,而电池里锂的密度远比原矿的密度高多了,现在的回收利用率高达97%,而铅碳电池回收率更是高达99.99%。还有人认为光伏发电中的光伏板生产属于高污染高排放行业,这也是一种误解。高能耗并不一定是高污染或高排放,如果用光伏发的电来生产光伏组件,属于零碳,污染废弃物通过治理回收,就不存在高污染和高排放问题。因此,实现零碳的核心实质还是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我国已构建完整“零碳”产业体系

民生周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近年来,我国在积极稳妥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潘家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

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零碳本来就是多赢的。所以,“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如今,在风电、光电、水力发电、动力电池、电动汽车、供热制冷的热泵等方面,我国都居于世界前列。不论是装机规模、发电量,还是储能的产能和容量,我国在世界上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如今,我国已形成完整、全面、具有竞争力的零碳产业体系,正在从化石能源轨道向可再生能源轨道快速转换,就业量更大、经济规模体量更大、民生福祉更多、能源更安全,零碳拥有无限的广阔前景。

形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社会氛围

民生周刊:实现低碳和零碳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应当怎样参与低碳、零碳行动?

潘家华:我认为,公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参与“零碳行动”。

第一,选择低碳及零碳消费。公众拥有消费选择权利,可以在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中选择电动汽车,在保证同等舒适和便捷程度的基础上,实现零碳出行。

第二,改变固有观念,科学面对、迎接并推进零碳未来。由于信息不对称及对新生事物的惯性恐惧,很多人存在观念上的误区。有人担心零碳能源的成本高昂、使用安全问题等,“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跟化石燃料相比,究竟哪个更有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人类利用化石燃料已有很长时间,越用问题越多;零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只有几十年,越用潜力越大。

第三,不仅是提出问题,更要想办法解决问题。有人认为风机对鸟类有害,那么大家可以选择以户为单位安装小风机;有人认为光伏不好看,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将光伏和建筑设计成一体化,解决美观、好看的问题。

总之,如果公众能主动了解相关信息,纠正固有观念,达成社会共识,形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社会氛围,不断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我们在实现零碳的道路上就能走得更稳、更快、更好。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严碧华   □  实习生   龚丹)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