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在第六个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之际,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庆祝第六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届长兴稻蛙丰收节在和平镇城山沟景区开幕。
作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长兴县通过多年的努力打造长三角农产品优选地、新时代和美乡村标杆地和现代化共富共享先行地。洪桥河蟹、吕山湖羊、画溪葡萄、和平吕山芦笋、水口紫笋茶及泗安苗木等六大产业集聚区已形成规模效应。特别是近年来当地探索推广稻蛙种养这一“双绿双收”模式,成为保障粮食安全,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又一创新举措。
据介绍,稻蛙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即“利用”稻田养蛙——青蛙除虫——蛙粪还田"的共生循环,形成符合自然生态的循环链,实现水稻种植和黑斑蛙养殖全过程常规化肥、农药零使用。此举既降低了病虫害防治成本,减少了农田面源污染,又提升了亩产效益,实现了亩产“千斤粮、万元钱”。
“照目前来看,稻蛙共生模式下,每亩病虫防治成本降低约110元、化肥成本降低约80元,黑斑蛙亩产量500千克以上、稻谷产量500千克以上,亩产效益可达1万余元。” 长兴县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稻蛙共生模式发源地长兴县和平镇,“村委+公司+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已经成熟并得到农户拥护。为了规模化推进稻蛙种养,形成“共富”生态圈,当地还成立了稻蛙产业联盟,由联盟统一制定种养标准、统一供应种苗、统一回收销售。目前全镇种养面积达1500余亩,户均增收5000元/亩以上。
(徐贤良 刘潮)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