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炳湘:因境变法 移情入画
来源:民生网
2022-11-08 10:03:15

 

 

 

不求卓远 成了经典

绘画对杨炳湘而言是笔墨堆起的高山,丹青书写的生命风采,彰显着独特的魅力,让笔者感慨。可是,她的艺术魅力并不仅仅体现于“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视觉审美,也不仅仅体现于“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的艺术表现技法,同时,也体现于她对艺术那份纯粹的本心,以及“含道映物、澄怀味象”,“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的情感。可以说,一笔一画都是她心性的归依,一山一水都是她涤尽尘俗的情感家园,诗情空间、画意境界也都是她精神往来于天地之间的栖息地。

“过去,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需要好几道审批程序,画家也不需要花钱,请柬很少,艺术爱好者能有幸获赠一张,堪比获赠一张当代明星的演出票,十分兴奋,每一场画展,排队的观众,很长很长,特别多。”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杨力舟这样描述。

杨炳湘1989年就在中国美术馆画廊举办了个人画展,白雪石、吴冠中、邵大箴、钱绍武、叶浅予、古元、吴休等著名艺术家都曾给予她很高的评价,钱绍武还特别为她撰写了署名文章,发表于当年的《美术》杂志上,画展还吸引了众多媒体的报道。可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杨炳湘就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了。

随着经济浪潮的此起彼伏,喧嚣之声也不绝于耳,各种浮躁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然而,杨炳湘却渐渐地淡出了大众的视野。有些人为之惋惜,有些人看到了惊喜。

无疑,面对心境、面对内心是一种态度,30多年以来,杨炳湘虽然身居闹市,却独居一隅,不问世事,尽管少有桃花,也少有“落英缤纷”,却演绎了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她以自身的生活方式去构筑一个诗意一般的境界,如诗,却比诗更加感人,如画,却比画更有韵味。

 

《童趣》 66x66cm  1984年

也许有人认为杨炳湘偏居一室,不闻世情会失去“成为著名”的机遇,会失去大把大把换取金钱的条件,是的,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必定会与金钱名利擦肩而过,可是,这绝不是错失良机,而是拥抱了别样的精彩,那是对艺术爱,却爱的深切、爱的纯粹、爱的炽热,所以,杨炳湘耐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孤诣,在“独上高楼”的追求中,不为那“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只为那“望尽天涯路”的求索,却让读者看到了犹如曹雪芹写《红楼梦》一样“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身影,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

当翻开杨炳湘的画集,仿佛听到了画家内心的宁静,看到了画家入情、入心的从容,那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气韵之妙,写着真正的诗与远方;那笔墨交融所渲染的韵致,犹如乡野旷原上悄然滴落的清露,点点而晶莹,纯净而本真。画里画外,无一丝苟且,全是充实与平和的心绪。

建立家园,心有所依是每一个人一生的追求,可是,总有人忙于追求而迷失了方向,只能苟活于平庸,只有少数人放逸主观情感,神游遐思于深邃静心之途,让精神凝聚成人生的造景艺术。杨炳湘远离了繁华,制造孤独、体验孤独、咀嚼孤独,却在孤独之中收获了崇高,让精神得到了休憩,让身心得到了舒展,也让艺术散发出深巷飘香的魅力。

杨炳湘讲究“画为心象,气格为上” ,主张“因境变法,移情入画”,强调“韵味清醇,静和远逸”。品读着杨炳湘的艺术追求,笔者想到了顾恺之 “迁想妙得” ,意在“以形写神”;荆浩:“气质俱佳、六要齐全、二病毫无、四时齐备,且具天成之妙”;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倪瓒,“写胸中逸气”;唐伯虎“寄乐于画”……历代名家搜妙创真之时,无不重视心象的表达,所不同的是,绘画发展到今天,画家丹青抒怀,写出了心象,还应该呈现出“气格”,而这个“气格”是一种审美形式,不仅仅“我看风月,只写己心”,也在于启人心智、温润他人。杨炳湘讲究“画为心象”,强调“气格为上”,就是润物无声地写了心象,和风细雨地显了气格,在“师造化、师自心”的过程中,既表达了心象、关照了自我,也照顾了观者的审美情趣,从而让作品写了心、达了人,“随了时代”。

 

《游云》 68x68cm  1989年

事实上,杨炳湘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从她的画里可以看到,比如在《正午》《西山云起》《山乡夕晖》《山高水长》《群峰凌云》《溪谷》《秋晴》《苍山如海》等作品之中,杨炳湘并非获取具体时空中某个名胜或某个古迹去进行刻画,进行真实的写照,而是让自然山水与心中情感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神遇而迹化,让得乎寰中的具象融于苍茫的化境之中,使画面的整体超于象外,又呈现出妙韵天成的意蕴。那具象是灵魂中闪现的情感印象,那意象则是对具象进行整体而有趣味的融合,美,美的充分,妙,妙的真切,弥漫着张力,充盈着气势。远观,吸引眼球,细品,心潮澎湃,走进去,则仿佛身临抒情曲的现场,抚慰内心,洗涤情绪。

然而,激荡着旋律的笔墨则与具象、与意象形成强烈的对比。“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杨炳湘深谙其道,所以,她对线条的质感比较重视。纵览她近些年的作品,可以看到,她用线很多,也很畅快,纵横的、交错的,带着抽象的意味,老辣恣肆,酣畅淋漓。她用笔也很灵动,骨线与散锋并举,皴擦与点染生辉,自由的笔法交融着浑厚的墨韵,线条变化多端,墨韵妙趣横生,简洁之处,意态丰富,苍茫之处,浑然一体,笔性随着心象的变化而生发,笔意随着胸次的跌宕而升华,云烟显晦的高远、山涧流泉的深远、平湖陡坡的平远,或渲染、或渐变、或转换,过渡自然,交接和谐。也许正是因为笔的节奏,墨的韵律,才能演奏出如此美妙的视觉感观,才能给人一种“风、雅、颂”齐集,“趣、韵、理”俱生的审美体验,显然,这不是写实山水所能表现的境界,也不是“为写意而写意”所能呈现的品格,而是“因境变法,移情入画”,让“画为心象”,让“气格为上”的艺术真谛。

杨炳湘1947年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么滩乡与御临古镇一河相望的“高坎塆”,古镇早年是个水运码头,有“小重庆”之称。小村山水环绕,竹树掩映,杨炳湘从小在大自然里疯跑,看它、听它、画它,对家乡的山水、树木十分了解,十分熟悉,如同家人。在杨炳湘的印象中,除了她家乡的山水,就是长江、黄河壶口瀑布,还有尼亚加拉大瀑布……尤其是黄山,对杨炳湘启发很大,黄山的山石、树木千变万化,变幻莫测。杨炳湘观其象,立己意,吸收了黄山变幻的元素,或烟云缥缈、静和远逸;或崇山峻岭、绿树平川;或高山流水、雨雾朦胧,或晴空万里、天高云淡……大自然的无穷变化和景物的多样性是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可以说,杨炳湘是从风景之中走向生活,走向艺术的画家。

《秋晴》 68x136cm  2020年

“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人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与杨炳湘一样,她的画也从风景中走来,却不是照本宣科,描摹自然,而是带着诗意,带着抽离凡尘,怡然自得的缈缈之思。面对《童趣》《归牧》《晨牧》《塬上》《晓色》《乡情》《渔汛》《夜泊》等等作品,仿佛置身于江河浩渺之上,仿佛走进山林通幽之处,又似若停留在日暮溪亭之间,……,烟江远壑、草木迷离、岚晴绝涧、回峰断崖、峰峦浑厚、境界清旷,笔底风华是宇宙的澄澈,丹青敷彩犹如灿烂的星光灿烂,让人着迷,那是脱了俗尘,去了杂念的清幽之地,那是没有喧嚣,没有浮躁的“画外之画、味外之味、言外之言”的精神家园。

也许,杨炳湘真的热爱这样的精神家园,所以,她不知疲倦地通过笔墨让自己的精神畅游其间,也许,那里有李清照的“藕花深处”、有谢道韫的“林下风”,还有邓丽君的《采红菱》、李玲玉的《美人吟》,所以,她骨子里向往那里,于是,她咀嚼着人生感悟,凝聚着浓郁的情感,体悟着笔墨技法,品读着画理画论,去挥洒她的汗水和智慧,把生命的风采融入楮素之间,让身心有一处闲适之地、让心灵有一处归依之所。

这样的精神家园让杨炳湘痴迷,又怎能不让忙碌的都市人为之神往?

浓情不是艳腻,更不是矫揉,而是朴素、清新,杨炳湘身居北京二环之内,比邻长安街而居,却让精神远离闹市,这不是故作姿态就可以坚守的,也不是高谈阔论就可以成为高标的,而是,秉承一颗恒心,执拗地追逐着属于她的那片蓝天,在淡泊与宁静之中,把自己的心境输送到笔端营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在那个属于她的精神空间里,一切听从内心深处的召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求卓远,却演绎出一幅幅山水经典。

(文/桑干)

(责任编辑: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