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笔记丨他们,努力从源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来源:民生周刊
2022-06-21 10:46:35

常言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芯片”,粮食安全前提是种业安全。

为了种业安全,广大科技工作者奋斗在一线。他们当中,既有早已功成名就的科学家,也有中青年科研人员。

特别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聚焦某一领域,心无旁骛,数十年如一日。风餐露宿,废寝忘食。田间地头,留下了他们繁忙的身影,中国的广袤大地,也见证了他们缔造的奇迹。当然,还有失望与喜悦的心情。

本期封面报道,我们有幸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赵振东、许为钢、张新友,及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等种业专家。

他们经历过饥荒年代,曾深刻感到填饱肚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育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绩,而是普遍在10年及以上。人生有多少个10年,在作出决定之时,他们可能根本无暇考虑时间的长短,也不知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更不知试验是否会成功,但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事首先得干起来,且一定要干下去、要干好。

信念支撑下,他们拿着微薄的收入,甚至自筹资金,战酷暑,忍饥饿。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分别聚焦水稻、玉米、小麦、大豆、花生等农作物育种,坚持久久为功,取得了丰硕成果。

植物遗传育种“攀登者”谢华安,自20世纪70年代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弹指一挥间,半个世纪过去了,仍然奔走在田间地头,以稻穗为伴。

“大豆院士”盖钧镒,研究大豆60多年,只为提高大豆种质。他带领科研团队一共收集到了两万余份大豆品种,建成了世界第三、中国第二的大豆种质综合性状数据库。

“麦痴院士”赵振东,高中毕业时体重才41公斤,为了实现“吃饱饭”的愿望,大学选择了农业院校。40多年来,培育了一系列小麦新品种。

“花生院士”张新友,通过品种改良,将花生生长期缩短,实现小麦、花生一年两熟,从而缓解粮、油作物争地的矛盾。

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初中毕业后在农村自学成才,实现了玉米高产。

在过去的30多年间,许为钢院士带领团队在小麦育种的道路上实现了优质高效、生产高效、加工高效……

正是因为以他们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老百姓的餐桌上逐渐变得丰盛,实现了从饿肚子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根本性转变。

正是他们的努力,我国筑牢了粮食安全防线,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他们的故事,也激励了很多年轻人投身种业科技研发,为种业安全奉献力量。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的“禾下乘凉梦”正一步步实现。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种子精神质朴而又厚重的体现。

要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们需要无数粒种子,我们需要努力做好每一粒种子。

□  严碧华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