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财经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互利合作,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勇立潮头向未来(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来源:人民日报2025-10-06 08:31:42

这是一片独特的区域——

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国际上没有先例。

这是一片希望的沃土——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等珠三角九市,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要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来。”

“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勇立潮头,奋楫前行。“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协同联动、融合发展,经济总量跃上14万亿元,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南海之滨,开放潮涌,改革帆扬,活力四射。

向融而进

——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持续深化

晨曦微露,珠江口波光粼粼,深中通道车流如梭。

通车一年,日均车流量超8.64万车次,约占跨珠江口车流总量1/5,且呈持续上升态势。

“骨干通道效应明显”,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张长亮说。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A”形交通主骨架的关键“一横”。珠江两岸的“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跨海直连,车程减至半小时以内。

向西南,去年底正式通车的黄茅海跨海通道,与港珠澳大桥衔接,自西向东构成一条“超级通道”,让江门、珠海、澳门、香港4座城市紧密相连。

环珠江口,桥隧交错,跨江越海,天堑变通途。

移目陆上,“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形成。

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四线贯通”,横跨5座城市;广深港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营;澳门轨道交通接入广东省高速铁路网。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从梦想变成现实。”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车服中心主任工程师张巧说。

“硬联通”持续升级,内地与港澳的互动交流愈发紧密。

数据最为直观:今年上半年,广深港高铁运送跨境旅客1503.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横琴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390万人次,同比增长33.4%;港珠澳大桥通关量破千万比2024年提早25天。

“软联通”不断上新,促进各类要素便捷流动。

“一码”畅行三地,为在广州工作的徐玲带来许多便利,“我和香港同事从各自城市出发,一起到澳门出差,都是用手机支付,毫无障碍。”

6月22日上线的跨境支付通,带来全新体验。AlipayHK(支付宝香港)、MPay(澳门钱包)接入大湾区核心城市地铁公交系统;港澳居民电子钱包“消费易”“出行易”等覆盖餐饮、打车等约200个跨境小程序。

深圳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赴港旅游“一签多行”、珠海户籍居民赴澳门旅游“一周一行”等新政策实施;“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优化,“粤车南下”积极筹划;粤港澳“三地一锁计划”、跨界车辆信息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等政策落地;航空货物便捷通关,新型贸易业态集聚发展……

广东台山市斗山镇,广东合兴食用油有限公司持续增资扩产。“大湾区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时间、物流成本不断降低”,公司董事长林荣灿表示,“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正规划建设,要把更多内地优质产品带入港澳市场。”

“硬联通”“软联通”,还要“心连通”。

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澳门新街坊”,街灯、栏杆、石面广场充满澳门风情,再加上原汁原味的澳门公共服务,吸引了2500多名澳门居民入住。

“过去一年,我喜事连连。”澳门青年、分子态(珠海横琴)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高管黄滋才,先是公司的多款产品获批使用“澳门监造”标志,自己还成为“澳门新街坊”首批住户。

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深港青年梦工场,香港青年余广滔的团队用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助力茵塞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为循环经济赛道“黑马”。

“深港青年梦工场完善的创业扶持体系和浓厚的创业氛围,帮助我们一路成长。”余广滔说,仅税收优惠政策一项就减免企业运营成本100多万元。

自2014年成立以来,深港青年梦工场已孵化创业团队1450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1028家。目前,逾20万港澳居民在广东工作生活,港澳居民在广东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超34万人次。

山水相连,人心相依,粤港澳三地同向而行、同频共振。

协同创新

——发挥各自优势、释放协同效应,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看上去像粉末,实际上却是一颗颗微米级的胶囊。这种名为预涂螺纹胶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螺丝装配,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香港科技大学杨晶磊教授团队给予科研支撑,霍英东研究院提供工程化试验和办公场地,东莞工厂进行规模化生产。”广州智微新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崔俊杰说。

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也负责运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已有34个创业项目落户。

霍英东研究院院长高民介绍,“我们和南沙区政府一起打造科创生态的‘前店后厂’,努力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周边地区打造成大湾区的‘硅谷’。”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定位。粤港澳三地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是出路。

眼前的高时空分辨率电子显微镜,让微观世界无所遁形。60多岁的陈福荣,现任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院长,为此苦心钻研20多年,却一度面临“有技术、有人才但缺市场、缺资金”的窘境。

“香港基础研究与深圳供应链、产业链优势完美结合,促成了‘从0到1’的突破。”陈福荣感慨。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陈福荣的圆梦之地,也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

目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200个,集聚科技企业440余家、科研人员超1.5万人,PCT专利申请量超1700件。

完善布局,开放共享,激发源头创新活力。

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2018年投用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向全球科学家开放13轮,每年开放时间超过5000小时。

“约1/5的用户来自粤港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子科学部副主任张俊荣说,“在‘家门口’做实验,科研效率大大提升。”

目前,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0个,初步形成了以信息、生命、材料、能源领域为主的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鹏城云脑”、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等一批大装置、大平台向粤港澳科研机构和企业开放共享。

“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以及‘香港科研—珠三角转化—全球市场’的产学研转化链条,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互促双强。”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打造国际化科研环境和一流开放创新生态。

摊开粤港澳大湾区地图,科创资源密集阵列。

广深港、广珠澳两条科技创新走廊,沿珠江两岸如“人”字铺展:顶点是广州南沙科学城,中间是东莞松山湖和深圳光明两个科学城,一撇一捺的收底是深港河套和横琴粤澳两个合作区。

攥指成拳,勠力同心,科技创新高地加速崛起。

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与港澳8所高校合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首台同步辐射光源,鹏城实验室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合作“中国算力网”香港城市节点,广东联合港澳组建34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9月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排名全球第一,此前曾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二。这一集群是粤港澳大湾区倾力创新的生动注脚。

开放引领

——对接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一次录入,即可完成两地申报。

今年5月,全国首票在“单一窗口”标准版申报进口的“一单两报”货物经深圳海关快速验放后入境。内地公路舱单和香港道路货物资料的联合申报,由此实现进出口全覆盖。

“过去要分别申报,且两地要求不尽相同。”深圳海关综合处业务改革科工作人员邱媛介绍,“我们创新监管模式,积极推进深港跨境贸易便利化。”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粤港澳大湾区,开放的基因与生俱来。

香港持续被众多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澳门多元文化交流的功能日益彰显,珠三角九市是内地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强强联合,粤港澳大湾区开放迈向新高度。

“重在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从单点式、渐进式创新迈向战略式、集成式、全方位布局,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沛霖说。

聚焦更高水平的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向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型开放发力。

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发展新空间——

提交申请不到一周,深圳市东方瑞德电子有限公司就收到500万港元贷款,解了公司在香港业务的燃眉之急。

过去,香港信贷机构难以验证内地企业的信用真实性,在港经营的内地企业很难获得贷款。

“现在有了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连请第三方机构核实材料的费用都省了。”深圳市东方瑞德电子有限公司经理符晰帆说。

这一平台,帮助在港经营的内地企业获取贷款近亿港元。

金融领域“债券通”升级、“跨境理财通”优化,18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境通办”……从数据跨境流通到政务服务跨境合作,再到跨境金融,粤港澳三地全方位互联互通。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一组发展数据亮眼: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同比增长8.6%,进出口总额7066.5亿元、同比增长42.4%,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同比增长7.4%。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致力打造国际“服务圈”“创新圈”“生活圈”“朋友圈”,深度探索离岸贸易、跨境金融、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等领域改革。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的72项任务已落地69项,深圳综合改革试点48项经验举措有17项在前海率先实施。”深圳市委常委、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党工委书记王守睿表示。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港澳服务专窗、澳门“一户通”等创新举措,助力澳门政务横琴办理、横琴政务澳门申办。

扩展对内经济联系,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广州南沙港,巨轮鸣笛待发。来自长江经济带的家电产品,从这里装船运往东南亚。

“我们正将海铁联运能力建设提升至新高度。”广州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部长莫斌介绍,“以湖南通道建设为牵引和发力点,带动向江西、湖北、广西、成渝等地区延伸。”

向南,与海南自贸港联动的琼州海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向北,与长三角在产品研发和成品制造关键环节合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更广、更深的协同联动,不断向四方延展。

立足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粤港澳大湾区聚引全球企业、技术、资金等资源。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

今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外贸延续稳中有进态势。其中,珠三角九市进出口总值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1%,创下历年同期新高,彰显经济强劲韧性。

***  ***

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一个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在这片土地上加速崛起。

(记者 胡 健 卞民德 程远州)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6日 01 版)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