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观点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职业“上新” 发展“上心”(有所思)

来源:人民日报2025-09-26 15:05:33

今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第七批新职业。不少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备受鼓舞,直言“有了正式身份”,名正言顺。

责任大、舞台广、前景可期——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正成为乡村全面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如何让这一新职业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创新人才培养、完善配套政策、优化评价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方能把握崭新机遇。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渴求是共通的。浙江启动实施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广东发起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贵州摸排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等10类群体,形成选拔聘用的后备人才库……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人才挖掘与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加快出台职业标准与规范,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新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完善配套政策,有力支持干事创业。新职业,重在一个“新”字。“新”,意味着一些传统管理方式较难直接适用。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劳动关系趋向灵活化,工作方式趋向弹性化,亟须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健全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只有政策跟上步伐,才能缓解新职业“成长的烦恼”,助其走上正规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优化评价体系,更好激发人才潜力。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面对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推动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有的要完成“从有到优”,很难用单一指标衡量。正因如此,更需建立科学灵活、符合实际的价值评估和激励导向机制。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实践经验与规范总结并重,才能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完善评价体系,让人才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动力。

新发展催生新职业,新职业蕴含新机遇,新机遇连通新需求。面对不断涌现的新职业,唯有集思广益、完善机制、用心培育,方能使其持续迸发新活力,助力打开经济社会发展新空间。(苏 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6日 13 版)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