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党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构建党建思政融合育人体系

来源:光明日报2025-08-22 14:27:16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思政为核心,构建协同育人体系,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将党的理论与思政教育有机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更好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协同联动聚合力 构建育人新格局

建立协作育人工作机制。学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党委领导下的责任分工体系,形成学院党委统筹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思政、学工、系部等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院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创建“双向任职”模式。学院推行思政教师与党务干部“双向任职”模式,建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选拔政治理论素质强的思政教师担任系部党支部“党建指导员”,加强党员的政治理论教育。

构建学生成长党建领航机制。学院将党建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利用入学教育、军训、红色节日等节点,举办“青春领航”泰山大讲堂等活动,挖掘思政教育元素,筑牢学生信仰之基。做好“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选派优秀干部、住楼辅导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形成“社区—楼栋—楼层—宿舍”党建组织体系。

课程建设强根基 打造思政主阵地

实施“首课思政负责制”。学院把每天第一节课的前5分钟作为思政教育的“黄金时段”,结合重大时事、社会热点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构建“人人讲、科科讲、天天讲”的思政教育格局。创新首课思政模式,实施立体化育人的思政教育方案。“首课”教学突出“问题导向—互动提问—案例讲解—理论提升”4个环节,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教学形态。

党建引领思政教学。学院党委书记带头讲思政课、党课、开学第一课,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成立思政课教学指导组,建立思政课教师听课全覆盖机制,院领导带头集体备课,指导思政课教学团队、课程组落实落细备课任务。实施“党建+实践”双轮驱动,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电商助农”等思政实践教学。

建设党建思政数智实训室、思政教育空间。学院运用AR/VR、数字孪生等技术,把历史场馆、云空间等纳入教育空间体系,增强新时代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整合各系部建设的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基地等,打造实践育人平台。开展“行走的党课”“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理论宣讲筑高地 创新传播新路径

“线上+线下”立体讲台助力宣讲全覆盖。学院高度重视理论宣讲人才队伍建设,精心打造“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等特色宣讲队伍,构筑多维度、立体化的理论宣讲矩阵;深度整合区域优质宣讲资源,推动泰安市“泰山心语”理论宣讲品牌在校园“亮起来”。

打造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红色宣讲阵地。学院通过定期讲党课、特色专题宣讲等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准;同步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等思政课程,对优秀青年学子着重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筑牢信仰之基;对先进分子着重深化入党初心教育,使其铭记使命担当。

“指尖宣讲”让融媒体为理论宣讲“插上翅膀”。学院充分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多个理论宣讲特色专栏,举办线上答题挑战赛等活动,激发师生理论学习热情。师生创作《红船谣》《清风徐来天地间》等高质量融媒体歌曲,推出年轻态、有网感、系列化的网络文化精品。

红色文化润无声 拓展育人新载体

发挥红色文化的激励涵养作用。学院将红色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建立“理论研学”“经典研读”“红色研修”等课程模块,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精准把握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内涵,提炼红色文化中英雄形象的优秀品质和行为准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丰富红色文化载体。学院常态化举办“漫绘党史”作品展等,开展“党的故事我来讲”等活动,鼓励学生宣讲员以书为友、以声传情,读党史、悟思想。组织学生到主题党日活动中心、战役纪念馆等地,通过实地参观、讲解互动、情景体验,让红色基因融入学子血脉。

(李金强 吴士锋)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