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经济 > 专题报道

AI重构英语学习生态“教与学”范式革新之路

来源:周口网2025-08-14 17:52:44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教育的当下,浙江省杭州四中以“AI+英语”为支点,撬动了一场静水深流的教学革命。从智能单词记忆的单点突破,到覆盖“听、说、读、写、评”的全链条“智学室”空间构建,技术正重塑着教与学的基因图谱。

顶层破局:锚定“痛点攻坚”的战略选择

“教育信息化不是炫技,而是要解决真问题”。杭州四中(吴山校区)校长袁立斌的这句话,道出了学校AI教学改革的起点与初心。在英语教学中,单词记忆这一“老大难”问题长期困扰师生——机械重复效率低、遗忘速度快、学生兴趣持续流失。这些痛点,成为学校启动“AI+单词记忆”项目试点的直接动因。 随着教育部《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政策的落地,杭州四中将AI教学纳入“教育信息化2.0”整体规划。与盲目追逐技术潮流不同,杭州四中选择了“小切口、深突破”的实践路径;以英语单词记忆为试点,通过“听觉强化+场景优化”的创新设计,探索AI与教学融合的可行模式。智能系统根据学生个体记忆曲线,动态生成个性化词库;结合电影原声、新闻播报、轻音乐配读等真实语境,将枯燥背诵转化为沉浸式学习体验。 这种“从点到面”的推进逻辑,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先解决“怎么让学生记得牢、学得快”的核心诉求,再逐步构建“以AI赋能个性化学习”的生态体系。“技术是工具,学生成长才是目的,”袁立斌强调,“我们要让AI成为撬动学习方式变革的支点,而非简单的技术叠加”。

实践深耕:技术赋能下的“教与学”双重进化

走进杭州四中的AI自习室,教务处主任任利锋介绍,杭州四中引进“AI+英语”学习系统绝非简单的“电子单词本”,而是一套融合了认知科学与智能算法的完整体系。通过分析学生的单词数据、记忆曲线,系统能快速补充词汇量,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更重要的是,系统设计了“听觉强化”机制——将单词嵌入真实语境的音频中,配合间隔重复算法,让记忆从“机械背诵”变为“场景习得”。对比实验数据显示,参与AI学习的学生单词记忆效率提升30%,高考英语平均分较对照组高出17分。AI解放了我们批改、统计的时间,让我们能把精力放在教学设计和个性化辅导上。

这场静水流深的变革,让教育才能回归能力培养的初心。让“技术做减法,教学做加法”的模式,在“双减”背景下显现出特殊价值。在AI重构的英语学习生态中,分数提升只是表象,深层价值在于为思维生长腾出了空间,让学生每周节省的5小时机械训练时间,正转化为跨美术专修、国际模联辩论等素养培育体系,让语言学习真正扎根于能力成长的沃土。

生态重塑:从“工具应用”到“范式革新”的跨越

在杭州四中(吴山校区)的AI教学实践中,最深刻的变革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学习生态的重构。在AI智习室,技术不仅提供资源,更构建了“目标设定—过程追踪—反馈调节—成果显性化”的完整闭环。 随着实践深入,单课探索正推动全校从“教学信息化”向“信息化教学”质变。 从单词记忆的“小切口”到生态重构的“大变革”,杭州四中实践印证了教育数字化的真谛,技术的价值终将回归人的成长。当AI成为因材施教的脚手架,当教师从知识搬运工转型为成长引路人,当学生从知识容器蜕变为学习主体,这场从“教”到“学”的范式革命,便有了最坚实的根基和最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