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农金要闻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金融 > 农金要闻

宜居和美民安乐 水秀田丰果飘香——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西运城市分行助力地域经济发展侧记

来源:民生网2025-08-12 17:25:16

山西运城,古称河东,地处山西省西南部,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核心地带,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西省渭南市隔河相望,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人类最早掌握用火技术、食用盐、开展冶炼和农耕文明的地区,以及华人祖先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承,被誉为“五千年文明看运城”。而今,虽历经了沧海桑田的变幻,但作为血脉的赓续者,沐浴着新时代阳光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西运城市分行(以下简称农发行运城市分行)却始终追随着先辈的脚步,秉承初心使命,在这片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土地上,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准高效的金融扶持政策,不断上演着一幕幕百姓安乐,生活幸福的真实故事。

宜居项目 为民解忧

2024年10月,农发行运城分行积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对接,加速推进存量商品房转为保障性住房工作,全力支持运城市圣惠嘉园项目顺利实施。

据悉,圣惠嘉园作为山西省首个配套完善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其租金仅为市场价的71.43%,并配备了学校、社区卫生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确保租房者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资源,有效缩小福利差距。

此外,通过住房保障措施,还有助于吸引并留住服务业、制造业等基础劳动力,对于推动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繁荣、改善租赁住房供应结构等方面均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截至目前,已公示在租房屋81套,投放贷款0.32亿元。

麦穗弯腰 夏粮满仓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黄河“几”字湾的最后一个弯道旁,芮城县依托其得天独厚的黄河滩地资源,连续16年荣获“全国产粮大县”的光荣称号。然而,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黄河滩地仍然存在经营主体分散、农业机械化程度低、滩地利用效率低、粮食产量低等突出问题,提高黄河滩区农业综合效益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对此,芮城县政府立足实际情况,决定通过黄河滩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将分散的4万余亩滩地进行整体打包,公开出租,引入国有企业进行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综合收益。

得知此消息后,农发行运城市分行和芮城县支行积极与县政府共同谋划项目实施方案,快速为该项目批复了3亿元的信贷资金,并于2024年12月16日投放首笔资金1.5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2.74亿元。

黄河滩地夏粮收割现场

据悉,该项目的实施,不仅革新了农业经营模式,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而且拓展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广大农民群众既可以选择在产业基地务工,也可以选择进城就业,实现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当前,金灿灿的小麦已经全部入库,新近播种的玉米也在田野中摇曳生姿,为小麦的丰收而欢欣鼓舞。

果香四溢 舌尖享受

农民群众的致富之路与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紧密相连,临猗县正是这样一块得天独厚之地。该县地处运城盆地南端,沟壑纵横、塬坡连绵,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形成有利于排水的坡地地形,土壤肥沃,林果业已经成为该县继粮食和棉花优势之后的又一资源优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作为全国“水果十强县”之一,临猗县的苹果、梨枣、石榴等林果面积已超过100万亩,年产量达到约30亿斤,已成为全国县级果品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领头羊。尤其是早熟苹果,作为苹果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品种,因具有快速成熟、丰产等特点,备受果农和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郇阳果园(苹果)千亩示范基地

为了进一步通过苹果产业促进农民致富,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促进农业产业化,带动临猗县果农稳产增收,在农发行运城市分行3800万元(已累计发放贷款441.67万元)的资金扶持下,临猗县智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发挥“郇阳果园”示范引领作用,实施了绿色轻简优质高效(苹果)千亩示范基地项目。据悉,其新建的矮砧苹果示范园面积为1000亩,建设覆盖整个示范基地的标准化防雹网、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绿色防控系统、数字化检测与调控系统及数字化管理平台,目前已完成的403亩苹果树苗已经结出香甜的果实,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大卫嘎啦苹果3000~4000吨,累计带动周边百余名村民就业增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七彩盐湖 视觉之美

坐落于运城市区南侧中条山脚下的盐湖,是一处历史悠久且极具代表性的内陆咸水湖泊。每至盛夏时节,随着气温的逐步攀升,湖水盐分浓度相应提高,进而促进了湖内藻类及盐水虫的繁衍生息,致使湖面呈现出斑斓多彩的景象。从高空俯瞰,这片状似玉带的自然调色板,其美丽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无愧于“银湖之镜”的美誉。

 

七彩盐湖航拍图

在农发行运城分行提供的1.2亿元(审批金额,目前已投放0.64亿元)资金大力支持下,盐湖地区实现了从“工业伤疤”到“生态明珠”的华丽转身,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的杰出典范。通过实施“退盐还湖”工程,盐湖结束了长达4600年的食盐开采历史,完成了56万立方米的清淤工作,封堵了60余处排污口,水质得到显著提升,从劣Ⅴ类改善至地表水Ⅲ类标准。曾经的钡盐固废堆场已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山谷,8.4万平方米的废弃矿山重新披上了绿装,西塬湖的160万立方米水体重现清澈,形成了“非水即绿”的生态格局。盐湖湿地亦成为候鸟的栖息天堂;盐湖周边130余公里的堤埝得到加固,7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得到升级,形成了“城湖共生”的生态廊道

农发行运城分行深刻认识到,每一项民生的细微改善都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坚实基础。因此,该行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于首位,通过提供资金援助和政策导向,持续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有效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赢,不懈努力地书写着政策性农业银行的独特篇章。

(薛牧人)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