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旅游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邑在河曲 水旋而周” 河北省曲周县亮相《300秒看家乡》

来源:新华网2025-08-07 16:00:22

摘要:邑在河曲,水旋而周。曲周之名源于古黄河曲水环流,因水势蜿蜒如带,水草丰茂成洲而得名,战国时称“曲梁”,后演变为“曲周”并沿用至今。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冬晨走进《300秒看家乡》,带领全国观众走进曲周,欣赏“非遗曲周龙灯”的千年薪火,感受现代产业的蓬勃活力!

邑在河曲,水旋而周。曲周之名源于古黄河曲水环流,因水势蜿蜒如带,水草丰茂成洲而得名,战国时称“曲梁”,后演变为“曲周”并沿用至今。滏阳河、支漳河、东风渠在此勾勒出三河穿城的俊美画卷。这里拥有两个百亿级工业集群,是全国科技小院发源地,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国家创新型县、中国生态鸡蛋之乡等荣誉。

曲周县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深化县校合作,科技赋能助推粮食高产高效。从1973年,中国农大师生与曲周干群携手,战天斗地、改土治碱,把曲周北部28万亩盐碱地改良成为林茂粮丰的米粮川;到2009年,中国农大在曲周县白寨村成立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再到2024年,打造粮食安全、资源高效和环境保护的“绿色吨半粮”曲周样板。曲周科技小院师生,始终扎根农业生产一线,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同时,依托现代科技实现农业特色产业跨越式发展。禽蛋产业,存栏1500余万只蛋鸡,年产蛋量20万吨,年产值16亿元,依托北农大、祥盛大健康等龙头企业,实现“饲料研发-生态养殖-蛋品深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全产业链,向绿色、高效、智能化发展,鸡蛋产品荣获“中国生态原产地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育苗产业,年育苗10亿株,产值达4亿元,是全省首批农产品特优区,全国第二大县级蔬菜育苗基地;多肉产业,依托电商直播平台,联合科研院所,以科技为引擎领跑产业发展,年育种苗2亿多株,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成为华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多肉植物种植基地。

曲周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创新驱动,激活发展活力。生物健康产业,集群企业数量174家,形成了以晨光生物、天旭生物、效农辣椒制品等企业为龙头的天然植物提取加工业,领跑国际市场。其中,上市公司晨光生物,是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全球共有30多家子公司,先后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50项国家发明专利、55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拥有全国天然色素生产最先进的工艺和技术,辣椒红色素、辣椒油树脂、叶黄素等产销量居世界前列。晨光药用提取、周酶生物、晴佳食品等生物健康项目即将投产,进一步推动生物健康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自行车(童车)产业,以“科技+电商”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先后与国内30多所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形成年产各类自行车(童车)4000万辆的“产业集群”,借助外贸和电商之力,让“曲周智造”骑向全球30多个国家,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亿科、百创、尼尔乐、迪瓦特等自行车(童车)项目,即将完工,进一步助力自行车(童车)产业向品牌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新材料产业上,恒博公司与清华大学研发团队开展技术合作,年产高纯超细氧化铝粉5000吨,产能、品质、市场占有量均为全国前列。

曲周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擦亮“农科研学”文旅名片。在这里,可以参观国家粮食安全馆、全国首家县级农业科技馆,畅游水利科普园、育苗产业园,沉浸式体验科技小院研学风采;可以欣赏国家级非遗曲周龙灯,博览巨桥千米雕刻,登临尚书阁遥看凤栖台;可以漫步凤凰里灯火夜市,品味凤城特色美食小吃,感受曲周的繁华和烟火气。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是自然与人文共谱的乐章。

节目录制期间,李冬晨与《300秒看家乡》节目组负责人就如何利用好平台的优势为发掘并展示曲周县赋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交换了宝贵意见。在节目尾声,李冬晨诚挚邀请全国的朋友们到曲周,读科技赋能的农业诗篇,听创新驱动的工业交响,赏农科研学的文旅画卷!

为全面展示各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成果,推动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互促发展,新华网策划推出了《300秒看家乡》公益活动。活动通过邀请发展具有新亮点、新成就和新经验的地方领导参与节目录制,推介家乡之美,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