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2025-04-23 15:44:09
江 琳
在澳门,感受中法合作舞台剧《海底两万里》的奇幻冒险;赴香港,领略越剧《梁祝》婉转唱腔中的江南韵味;到广州,欣赏音乐剧《雄狮少年》的热血追梦……日前,澳门、香港、广州三城联动,举办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传统与现代碰撞的连台好戏,立体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活力,让粤港澳大湾区“剧”精彩。
文化是心灵的桥梁,以其独特魅力打动人心、促进理解。把握好“同”与“不同”,方能彰显“1+1+1>3”的人文湾区独特魅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促进湾区人心相通,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凝心聚力。
夯实“同”的基础。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是粤港澳三地共通的文化语言,承载着浓厚而丰富的共同人文记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桥梁和纽带。在今年初举办的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上,有香港游客感言,“看到很多粤语元素灯组,听到经典粤语贺年曲,感觉十分亲切”。拉紧粤港澳三地共同文化纽带,更好塑造湾区人文精神,能有效增强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增进人心相通。
发挥“不同”优势。大湾区11座城市,以其各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和禀赋,为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人文资源。佛山的武术传统,叠加香港的电影艺术,产生出《叶问》系列电影;珠澳两地文艺工作者联合创排的现代粤剧《无声的功勋》,广受好评……以岭南文化为纽带,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在不同文化领域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有利于把湾区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越建越好。
把握好“守正”与“创新”。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应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醒狮文化根植于岭南大地数百年,代代相传,近年来,以醒狮为创作灵感的文艺作品频频出圈,动画《雄狮少年》曾被选为“最受大湾区大学生欢迎影片”,音乐剧《雄狮少年》好评如潮,“洋溢着满满的岭南风情”。新技术新方式新理念,让岭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AI讲古人、裸眼3D视频、沉浸式数字展等让游客畅享精神盛宴。
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此前,舞剧《咏春》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亮相,舞蹈与武术精彩融合、咏春拳与香云纱“双非遗”亮相,让观众一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欢呼喝彩经久不息。粤港澳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从而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粤港澳三地以岭南文化为纽带,增进心相通、情相连,在大湾区这片充满魅力与活力的热土上,携手共绘人文湾区的华彩篇章。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23日 第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