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江苏镇江京口区:“12345+”模式助推基层治理

来源:民生网2025-04-15 12:23:58

“叮——”近日,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象山街道学府路社区第一网格网格员小张的手机又响起提示音,网格区域内有新的“12345”工单:“世纪花园26栋东面野树生长过茂,树头和电线缠绕,阻碍居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接到工单后,小张8分钟抵达现场,边勘察情况边联系市政部门,同时协调周边居民做好临时防护措施。施工人员到达后,在30分钟内完成树枝修剪,保障居民正常出行。

京口区学府路社区党委书记陈云介绍说:“在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中,社区坚守‘12345’政府热线联动基层的最后一米,串联起党建引领的‘红纽带’、网格治理的‘经纬线’、家文化浸润的‘同心圆’,织就一幅‘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温暖图景。在学府路社区,‘12345’热线不仅是问题流转的通道,更成为撬动社区治理变革的支点,让‘人民至上’的理念在楼宇巷陌间生根发芽。”

“12345+党建”:红色引擎激活治理动能

    当清晨的阳光洒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2345党员攻坚队”的工单分析会已热火朝天。这支由社区书记挂帅、党员骨干组成的“红色特勤队”,将热线数据转化为治理“晴雨表”——老旧小区改造的民意分歧、养老服务中心选址的争议、停车位规划的民生痛点,都被标注成“红色攻坚任务清单”。

    在学府康居苑水污分流改造“333工程”中,居民对方案存在分歧,导致工程停滞。攻坚队化身“移动议事厅”,党员们带着政策解读手册、施工方案图敲开200余户居民家门,在厨房灶台边、楼道口耐心倾听居民需求。当意见相持不下时,党员牵头组织“透明议事会”,邀请住建专家、法律顾问、居民代表同台对话,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使小区管道改造顺利完成。“12345+党建”的模式,使党组织服务效能提升40%,群众满意率达98.6%,真正让党旗飘扬在为民服务最前沿。

“12345+网格”:绣花功夫织就幸福经纬

    在学府路社区,五个网格如同精密运转的“神经元”。居民通过热线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精准派单至所属网格管理员,网格员迅速响应,实地勘查并协调解决。每月总结《网格民情热力图》,将噪音扰民、设施报修等高频问题,转化为治理重点。当“接诉即办”升级为“未诉先办”,网格员们正从“救火队员”转型为“社区管家”,用脚步丈量出精细化治理的“幸福刻度”。

    目前,社区网格日均处置工单量提升至24件,办结率保持100%,“民呼必应”的速度与温度在方寸网格间得到生动体现。

“12345+家文化”:温情脉动滋养社区共同体

春分时节的社区活动室内,79岁独居张奶奶捧着热气腾腾的饺子,眼角笑出了泪花——这是她通过“12345”许下的愿望:“想和年轻时一样,吃口老邻居包的饺子。”此刻,30余名退休党员和群众正围着临时灶台忙碌,有着40年党龄的张阿姨手法娴熟,边包边向年轻社工传授“捏花边不露馅”的诀窍;退休教师王老师则即兴吟诵“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的诗句,引得满堂喝彩。这场“春分饺子宴”,正是“家文化”工单池里开出的温情之花。

在这里,“家”的概念被重新定义:通过热线征集的文化需求清单,孕育出“夜读分享会”“翰墨飘香润童年”等创意项目;年度“微心愿”上,记录着近百户家庭参与社区服务的暖心数据。当“12345”热线变身“文化服务枢纽”,投诉单量下降21%的背后,是“陌邻”变“睦邻”的情感升温,更是“社区是我家”的共识凝聚。

从“接单响应”到“主动治理”,从“问题导向”到“价值引领”,学府路社区的“12345+”实践,诠释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内涵。当党建的红色基因、网格的智慧触角、文化的柔性力量在热线平台上交融共生,社区治理不再是冷冰冰的行政流程,而成为充满烟火气的温暖叙事。  

(张建霞 付楷婷)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