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健康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守护小餐桌上的大健康

恒诺世佳:向“新”而行,天然虾青素大健康产业链初具雏形

来源:青岛早报2025-04-08 16:12:59

以健康为媒,与世界握手。在青岛市城阳区山东恒诺世佳健康产业园内,虾青素生产基地开足马力推进生产,天然虾青素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进展有序,集养殖、加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初具雏形,在解锁资源经济发展新密码中迎来“蝶变”。大健康产业,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如何下好大健康产业发展这盘棋?为百姓提供家门口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恒诺世佳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桂森在专访中表达了他的看法。

深融合

夕阳红产业焕发蓬勃生机

最美不过夕阳红。“夕阳红”产业与“夕阳”产业,一字之差,天差地别。在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健康中国”背景下,以“康”和“养”为关键词的相关产业有望进入蓬勃发展期,成为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夕阳红”产业,恰恰就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以往人们的观念里,生病了才想到健康,老了才考虑康养。如今,长寿康养已经成为全年龄段的共识。”王桂森表示,健康是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健康产业的市场空间极为广阔。“聚焦于大健康产业,山东恒诺世佳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一直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公司奋斗的方向。”

2022年8月,山东恒诺世佳健康产业园签约仪式在青岛举行。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如今两年过去了,依托青岛优良的环境资源和原材料优势,公司投资建设的天然虾青素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顺利开展,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陆续投入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选择。

“天然虾青素是迄今为止自然界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中国虾青素产量占全球供应市场的40%至60%。”王桂森表示,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包括农业产业投资、虾青素产业的养殖研发生产与推广、农产品全球采购和智慧流通、产业链金融、农业科技研究与应用等五大业务板块,旗下拥有“虾青素”“裸藻”“褐藻”“小球藻”等多个品牌和系列产品,合作企业拥有2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由于虾青素产业主要以养殖加工销售为主,近两年来健康产业园将城阳区部分原本效益差的企业整合起来,学习相关技术,共同参与养殖,立足城阳,辐射青岛,抱团开辟创新发展新路径,从而实现农业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王桂森说。

新动能

“跑”出健康加速度

“用一日三餐解决老百姓健康问题,是恒诺世佳的企业使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大健康产业在国内拥有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在王桂森看来,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预计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人民币。健康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通过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激活高品质健康消费,驱动新一代生命健康产业的繁荣发展,具有深远且不可估量的意义。

商业模式上,新一代生命健康产业凸显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特点,一方面促进了就业的多元化和充分性,另一方面促成了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面对中国14亿人口的庞大潜在消费市场,尤其是3亿多老年人口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3亿多慢性疾病人群对健康管理和预防控制的迫切需求,生命健康产业必须为每位用户量身定制专属的健康管理方案。

今年9月,“恒诺世佳新店商”全国启动活动在青岛举行。活动现场,王桂森为30名各省市分公司代表授旗,以此迎接新的挑战和新的目标。此次启动仪式,标志着恒诺世佳在商业拓展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王桂森分析道,“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从基础健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到高级健康策略的制定与执行监督,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分工与协作。这不仅促进了就业形态的多样化,还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服务群体。同时,专业分工体系的建立,又为老年健康和全民健康的保障提供了坚实基础,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这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商业模式,不仅促进了生命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也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桂森坚信,乘势而上勇于开拓,发展大健康产业恰逢其时;做强大健康产业,恒诺世佳大有可为。未来,山东恒诺世佳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将继续以健康产业为基础,凭借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实体产业为根,加强科普宣传和新产品的高效推广,引导健康的消费理念,打造大健康产业知名企业,造福社会共享成果,为大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记者 杨健 毕天宇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