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康养2025-04-02 17:30:23
中药材产业与乡村振兴紧密相依。在国家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中药材产业依托地域特色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3月28日,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重庆举办第一届中药产业互联互通大会,会上启动“2025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发挥示范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长孙晓波联盟介绍,联盟较早以中药材为抓手开展精准扶贫,在取得精准扶贫阶段性成果后,迅速转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阶段。近年来,联盟在推进中药材质量提升的同时,注重与道地产区结合,积极推进中药产业的乡村振兴等工作,践行国家战略,服务于药农。
孙晓波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孙晓波作为国家卫健委设立的中药材产业扶贫专家指导组专家组长,也是国内最早提倡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权威专家之一。他在接受人民康养专访时指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从产业角度看,规范化种植能提升中药材品质,吸引药企入驻,带动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增加乡村经济收入。例如,一些道地产区通过规范化种植,中药材附加值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孙晓波举例说,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特殊贫困地区及扶贫点,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良好,但土地贫瘠、技术滞后,且在保障粮食用地基础上,非粮用地有较大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空间。在种植模式上,联盟充分利用林下资源等开展中药材种植。多数中药材能在逆境生长,无需大量农田,此举既推动农民致富,又注重生态保护。
国家中药材创新联盟四个方面助力乡村振兴
孙晓波告诉记者,联盟一直以来从以下四个方面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对接市县乡村振兴需求,明确基层技术、销售、加工等需求,号召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对接;二是,协助市县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支持,并从技术协作、人才培训、市场信息提供等方面开展全力支撑;三是,鼓励市县产业集群建设,依托联盟工作站,持续推进“三无一全”、GAP基地建设,并从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给予支持;四是,发挥联盟全产业链支撑优势,号召联盟会员企业采购乡村振兴基地中药材产品。
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联盟在第一届中药产业互联互通大会上发布了“2025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区)”名单,全国共有48个县(区)通过核定。同时,联盟举办首届中药材乡村振兴县长论坛,70余县(区)政府领导出席,论坛上举行了“2025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启动仪式。孙晓波透露,为全方位赋能示范县,联盟未来将提供包括专家技术指导、企业资源对接、供需信息交流和媒体宣传等支持,展现联盟对道地产区政府工作的重视,也展现联盟致力于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定决心。
孙晓波建议,未来各县(区)要立足地方特色,发展优势品种,打造地域品牌;要确保农民切实受益,加强技术培训和产业扶持;要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链附加值,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记者 李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