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经济 > 专题报道

西安地铁圈“再扩容”! 中建六局二建公司西安地铁10号线项目(一期)通车运营

来源:信阳日报2024-09-29 18:24:29

9月26日,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鸣笛,西安地铁10号线列车缓缓驶出站台,标志着这条连接西安市主城区与渭北地区的轨道交通快线全线贯通。西安市地铁10号线南起井上村站,北至高陵区昭慧广场站,线路全长34.42km,其中由中建六局第二建设公司参建的泾渭半岛站和杨官寨站横跨泾河、渭河,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泾渭的南北两端。

科技赋能助推高效履约

二建公司西安地铁10号线项目团队在泾渭半岛地铁站装饰装修过程中为充分尊重设计方的创意理念,在确保设计思路得以最佳呈现的同时兼顾装饰物料的物理特性,采用轻质、防火、防水、隔音、隔热、高强度等诸多优点的曲面蜂窝铝板,进行大面积建筑幕墙、天花板吊顶等内外立面安装。面对曲面安装的复杂工艺,项目团队创新探索安装技法,坚持三维可视化建模赋能项目施工,将BIM模型应用到板材拼接中,把控单板、吊杆位置,精确定位,高效施工,成功将实际安装工期缩短15天,并将极简的设计风格和曲线的线条美感充分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水波纹”曲面结构。此外,在施工高峰期,通过BIM模型预演,采用“水平面交叉、垂直面独立”的作业工法,各工序交叉作业,有效提升了30余台吊车、百余名作业人员群吊作业时工序之间的配合效率。

建设期间,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工法荣誉2项,并收到业界各类表扬好评。

匠心设计塑造美学空间

泾渭半岛站是西安地铁10号线上的一个重要站点,其位置紧邻著名的自然地理现象“泾渭分明”所在地。

在外立面设计构思上,该站点充分汲取了地域特色,以建筑语言诠释“泾渭分明”的寓意,巧妙运用材料对比,上部结构采用银灰色冲孔幕墙象征“渭浊”,而下部则采用透明玻璃象征“泾清”,在装饰设计时充分体现装饰与自然景观和谐交融的设计理念。

在室内设计上,匠心构造内部空间装饰,结合泾渭地域特色,创新采用金色与白色冲孔铝单板交织铺设,设计出平直与波浪相交排列的“泾渭分明”创意吊顶,并将“泾渭分明”理念应用于站内立柱装饰,流露出古典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打造出“泾渭有别 空间一体”的艺术美学。

智慧融合打造生态展馆

由项目团队装饰装修的特色微型博物馆——西安地铁桥梁博物馆,坐落在泾渭半岛站内部,由序厅、桥话源起、西轨造桥、泾渭高光、筑梦未来五大核心展区构成。展馆设计延续了车站“泾渭分明”的建筑语言,创新运用桥梁红色钢构以及泾渭河水波纹形成视觉元素,贯穿应用于空间设计,使生态自然景观转化为视觉形象。通过数字交互、沉浸体验等展陈手法,讲述从渭河古桥到西安地铁,再到公轨合建桥的发展轨迹。民众可互动体验西安轨道交通融合的5G、大数据等新技术,感受智慧交通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在沉浸式影厅,体验乘坐地铁列车穿越时空的视觉盛宴,尽享历史与现代完美交融的西安城市魅力。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智能智造”与“多元一体”建设布局,将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文物保护等多个专业领域以现代智能管控系统交叉联作、整体布局,兼顾防震、消防、安全防护、炫光回声消除以及恒温恒湿系统构建智能化展陈空间,确保装饰品质、特色的双重达标。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