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农金要闻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金融 > 农金要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巴彦淖尔监管分局:“六个到一线”全面推进“四新”工程

来源:民生网2024-06-18 14:57:41

“四新”工程开展以来,内蒙古巴彦淖尔监管分局坚决落实总局、内蒙古局党委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扎实履行好新时代新征程金融监管职责使命,围绕突出“六者形象”,坚持“六个到一线”,扎实推进“四新”工程,奋力谱写巴彦淖尔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监管工作新篇章。

贯彻落实到一线,当好雷厉风行、善作善成的高效执行者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该分局修订党委工作规则、党委讨论和决定重要事项,强化配套落实政策措施全周期、全流程监测督导评估,常态长效抓好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持续把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建立“三本台账”。对批办交办事项限时办理,跟进督促落实,形成工作闭环,上级批示交办事项22项,已按照13710全部完成办理。

构建“清单+督办+问效”落实闭环。该分局制定“四新”工程工作方案,配套制定1+N方案,细化60余项重点工作任务、134条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等。成立局党委书记牵头负责、班子成员分工协作的专项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分局党委定期调度,认真听取汇报,研究推动落实举措,已召开小组会议3次,对照“四新”工程工作台账中具体工作措施进行逐一评估,形成工作成效201条。

金融服务到一线,当好顾全大局、主动协同的担当合作者

聚焦重点工作突出巴彦淖尔特色。将“四新”工程与分局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强监管严监管”“党纪学习教育”“思想能力作风纪律再提升”三个专项行动,打造巴彦淖尔“四新”工程“1+3”实施模式,紧扣实际,提出持续优化非现场监管运行质效、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开展“监管知识每日学”活动等特色动作。下定决心、集中精力,用一年时间完善一批监管措施、补齐一批短板弱项、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队伍。同时指导辖内各监管支局切实明确任务措施,加快打造奋发有为、勇立新功的生动局面。

同向发力勇担当。推动建立了巴彦淖尔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辖内第一批“白名单”项目落地率100%。创新“保险+期货”“保险+社会管理”等模式,丰富保险供给,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建立“安全生产工作小组”将触角延伸至县域薄弱环节,坚决扛起“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责任”。

融会贯通任务举措。深化“行刑衔接”,与区检察院联合印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建立常态化工作沟通机制。强化主动性创造性落实,围绕“一体两翼”,进一步调整优化充实“2+N”特色报表体系。健全完善非现场监测分析框架,召开市县联动形势分析座谈会,建立涵盖数据共享、分析研判、定期会商等方面的协作机制。建立季度形势分析机制,在专项监测分析基础上,新增条线运行分析并纳入非现场监管委员会例会研讨。

同频聚力到一线,当好支持地方经济稳定发展的同题共答者

深化“两个衔接”。围绕“一体两翼”配合实施自治区“六个工程”,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印发《2024年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落实意见》《2024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指导意见》两个文件,全面提升金融供给效率,探索搭建央地协同、信息交流、政策传导等多项机制。分局领导7次带队深入12家银行保险机构进行调研督导,提出了“坚持目标化精准化特色化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监管要求,推动机构为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撑。

持续优化协同联动机制。结合新监管职责定位,推动在服务实体、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金融纠纷化解、改革化险等多领域构建跨部门“合作+”机制,与市信访局开展座谈会,打通信息数据共享渠道,提高向地方政府工作汇报与风险提升力度频率,持续提升资源共享、问题共纠、治理共为协同效率,有力展现金融监管担当作为。

多维度防控化解金融风险。强化聚焦普惠金融、风险防控等重点领域,联合市政府问题资产清收处置办公室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配合起草印发《巴彦淖尔市农信机构、蒙银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工作方案》。成立了推动辖区法人机构改革化险的专班,建立了分局党委会对风险处置常态化研究机制,通过局领导分工包案机制,定期听取处置进展情况汇报,并对风险处置工作进行研究部署,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有力。联合市委政法委、市中院等5个部门发布《关于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联合通告》,有力打击辖区非法金融活动。

“长牙带刺”到一线,当好依法履职、清正廉洁的公正执法者

全方位落实强监管严监管。第一时间制定强监管严监管总体行动工作方案,成立行动专班,结合分局“五项机制”运行,提出130项具体落实措施。严打非法金融活动,严格执行“双罚”。丰富“三方联动”机制,坚决做好查处衔接,配合地方公安部门针对非法集资案件的调查取证2次,出具证明材料2份。根据扫黑办移交线索,完成对1家机构的处罚调查及法律审理。

落实金融监管“长牙带刺”。严肃查处现场检查、信访举报调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许可事项100%按期办结的工作要求。以“五化”建设为抓手,建立农村中小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丰富“EAST+”应用场景。持续加大违法违规行为行政处罚力度,督导辖内法人机构对2023年1月1日以来受到监管处罚的机构及人员调低2023年度绩效考核等级,确保有关监管要求落实到位。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管队伍。从严强化督办监督全流程管理,紧抓作风建设,用监督“长牙带刺”推动监管“长牙带刺”。推进全局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工程,自主举办“监管知识每日学”主题活动,开展监管知识测试,选树季度“先锋榜”促进比学赶帮超。印发实施“菁英计划”,加强人才培养。每周开展EAST上机实操活动,组织业务骨干围绕公文办理、现场检查操作等讲授13项实操课程。

筑牢行权“堤坝”。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分局“五项机制”运行,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双通报”制度,严明监管人员履职行为规范,通过分局内网纪律园地栏目发布纪律规章、廉洁文章等进行干部廉洁教育。

监管为民到一线,当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坚定捍卫者

落实行动解民忧。建立“三统三分离”的“大消保”工作机制,创新探索举报投诉受理前的“诉前调解”“驻局实训”等多项行动,辖区消费投诉数量下降5.7%,信访举报同比下降50.8%,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奏响金额知识宣教“主旋律”。组织辖区机构开展好“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累计开展线上线下390次宣传活动,触及消费者逾24万人次。延伸县域普惠金融服务触角,指导辖内县域监管支局开展金融知识“五进入”集中教育宣传活动76次,参加宣传人员21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受众3000余人。

加强舆情监测应对。紧盯重大金融风险、重大监管举措、重大突发事件,加强舆情风险动态评估,就发现的舆情督导机构及时处置,截至5月底,发现并处置舆情法人机构舆情3起,就舆情与信访举报事件开展监管约谈1次,下发监管意见书1份,上报舆情处置报告1次,未造成舆情大规模扩散.

主动发声到一线,当好公开透明、专业可信的生动讲述者

用好金融人自己的媒体。在分局内网开辟“四新”工作专栏,紧跟工作进展编发信息简报,及时总结提炼先进经验与工作亮点。今年以来,已编发“四新”专刊信息简报19篇,内蒙局采用6篇,其中《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助力荒漠化综合防治》被总局采用,通过《政务信息》向地方党政报送重要信息72条。设立“四新”工程“先锋榜”,宣传展示突出的个人和集体,拍摄制作“四新”工程宣传微视频,在系统内外积极营造“向新而行”的良好氛围

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辖区落地生根。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引导金融机构拓深“党建+”模式,推动辖内14家法人机构党建入章程,持续深化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以高质量文化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

集成行业资源扩面提质。以“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普惠金融推进月”等为切入点,发挥行业优势,辖内金融机构通过“流动金融服务车”“金融服务队”开展宣传,驻村客户经理,以移动办公、现场办公的形式开展服务,形成新闻宣传与金融监管、行业发展共融互促良好局面。

(张慧)

(责任编辑:吴浩)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