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18-11-13 18:37:35
为帮助贫困群众算准贫困账、谋好脱贫策,近年来,唐山市高新区制定并印发《高新区脱贫攻坚“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压实了工作责任,细化了推进举措,明确了时限要求,层层进行动员部署,在唐山市高新区迅速掀起“百日攻坚”行动的热潮。
绘制脱贫攻坚路线图
“现在家里有几亩地?家庭收入状况如何?对各种政策落实情况有什么想法?当前最急需什么支持?”每到一处,该区回访人员都与贫困户促膝交谈,详细了解和核查他们的人口情况、家庭收入、产业覆盖情况等。通过入户回访,核实回访对象基本情况,再度加强数据采集、校核和录入,明晰完善联系结对、致贫原因、脱贫路径、帮扶措施、贫困退出时限、分类施策等内容,并与贫困户、村干部、镇干部共商脱贫攻坚和发展计策。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着力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引导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实现脱贫致富。
产业支撑脱贫致富小康路
产业扶持,是扶贫攻坚的重头戏、主战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该区围绕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合作组织等方面,积极全面推进产业扶贫,促进贫困户快速脱贫致富。按每户1.2万元的标准,安排落实了产业扶贫资金,确定了“高新区杰帅奶农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入股企业分红等产业项目,已全部与贫困户对接落地,促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
为全面解决产业扶贫形式单一问题,按照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工作要求和抓重点、破难点,“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富裕贫困群众”的工作思路,针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现有产业基础和贫困农户的发展意愿,逐户制定发展计划,明确具体帮扶措施与目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富民产业发展全覆盖。
社保兜底确保不掉队伍
教育是实现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最强动力,是贫困山区彻底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只有既扶贫又“扶智”,才能从根本上切断“穷根”。
截至目前,唐山市高新区29名在校生按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分别纳入精细化台账管理,已全面落实各阶段在校生的免、补、助、贷政策,截至目前,共减免、补助各类资金达3.477万元;为每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确定了一名“爱心园丁”,对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一对一帮扶;动员社会力量,多途径筹措教育扶贫资金,惠及更多家庭困难学生。
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则退、按标施保”的原则,提高保障标准,做好低保入户核查,扎实开展低保提标核查。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按要求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充分发挥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个政策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在对象识别上衔接;实行分类救助,做好弱势群体的扶贫帮困工作。高新区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贫困户40户(84人)纳入了低保保障范围,4户(4人)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纳入了特困供养范围。累计给予12户家庭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40260元;累计给予4户家庭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16276元;现在享受低保政策的家庭现有40户、84人,月发放低保金26111元。
精准帮扶共赴小康
“结对帮扶手拉手、脱贫路上跟党走”成为该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生动写照。帮扶责任人认真落实帮扶责任,确保人在村上,心在扶上、帮在根上,定期入穷户、结穷亲、挖穷根,宣传解读政策,协调产业项目落地见效,帮助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当好贫困群众的“代言人”、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和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提升了精准帮扶和群众工作能力,真正的做到了:有事没事到家转转、脱贫致富一起算算、大事小事帮着干干、急事难事协调办办、传统节日慰问看看,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增进了与贫困群众的感情。
(刘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