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以下简称粤东医院)胸外科联合介入科、放射科为当地一名肺癌患者陈伯成功实施了CT引导下肺癌冷冻消融术,为粤东地区首例,填补了粤东地区在该项技术的空白,为陈伯带来了新的生命希望。
粤东医院外景图。沈威摄
粤东医院的前称是梅县人民医院,于2014年全权交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托管,纳入其垂直纵向同质化管理,医院迎来“蝶变”焕新。
“全面托管激活了粤东医院发展的‘引擎’,推动医院的发展迈向高水平、高质量的‘高地’;中山三院能够提供的诊疗服务,在粤东医院同样可以实施,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看好病,享受到来自医疗“国家队”的高水平优质医疗服务。”粤东医院常务副院长魏波说。
在广梅开发区医院,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畲江镇村民李伯来到专家门诊,由粤东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专家为其检查开方。广梅开发区医院常务副院长黄以庭说:“我们广梅开发区医院是粤东医院的紧密型医联体,协助我们开展很多技术,比如开展血液透析,建设成为三甲标准的血液透析中心,让山区群众看病就医享受更多实惠。”
前不久,松口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疗团队在粤东医院专家的指导下,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和精准的术中操作,为当地患者成功地实施了院内首例腹腔镜微创手术。松口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饶小安说:“自松口镇中心卫生院与粤东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以来,粤东医院通过垂直管理,对我们的院务、医疗、护理、院感、行政进行一系列的业务指导,把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提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粤东医院、广梅开发区医院、松口镇卫生院是梅县区加快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梅县区坚持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统领,加快“健康梅县”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把握“强基层、建机制、保健康”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重点,加快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全力推进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当好人民群众健康“守门人”,持续为人民群众幸福加码。
“梅县区目前正在建设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通过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区域医疗均衡化发展,提供高水平优质医疗服务,让群众‘病有良医’,群众健康有‘医’靠,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梅县区卫健局局长廖劲松表示。
稳步实施“卫生强区”建设。近年以来,梅县区已累计投入超过20亿元用于完善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打造三甲综合医院1间(粤东医院),二甲医院2间(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建设公建民营村卫生站309间,创建“两基示范镇”10个。2023年,总投资9.7亿元的在建项目粤东医院感染性疾病救治中心一期工程已完成主体封顶;总投资1.87亿元的梅县区中医医院综合大楼正式投入使用,群众就医环境不断改善。
目前,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00多间,医疗网点遍布城乡,基本建成城市居民15分钟、农村居民30分钟“健康服务圈”,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扎实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粤东医院被中山三院托管后,立足革命老区、面向粤闽赣边、服务三省群众、全力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先后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防治卒中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治疗基地、获批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等,并于顺利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梅县加快推进以粤东医院为牵头医院,区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慢性病防治院为专科牵头,各镇卫生院和公建民营村卫生站为成员单位的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通过委派挂职副院长形式,采用科室对口帮扶,实行一科负责一院制,全面开展业务帮扶,并将畲江镇中心卫生院交由粤东医院托管,形成省、区、镇绿色医联体通道,达到医院管理同质化、医疗服务规范化,形成资源上下共享、信息互联互通、业务高效协同的分级诊疗格局,促进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2023年,区域内就诊率达到85%以上,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梅县区按“一县(区)三院、一镇一院、一村一站”建设标准,统筹优化全区医疗服务能力,积极加强专科医院建设,努力提升临床专科能力水平。加强区级医院“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儿童新生儿中心、危重孕产妇中心)和镇级医院院前急救能力建设。目前,全区医疗机构拥有4个省级重点专科及一个省级特色专科;畲江和松口镇中心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同时,大力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进一步丰富服务内涵,加强重点科室建设,合理设置住院病床,强化传染病防控能力,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不断夯实公共卫生体系。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持续加大重点疾病防治力度,坚持“多病共防”原则,及时规范处置流感、手足口病、输入性新冠变异株等疫情,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强化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完善区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健全服务体系,提升全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水平;加强一老一小服务管理,重点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积极探索打造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医养一体化”新型发展模式,全力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发展;扎实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统筹做好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开展国家级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和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项目,推动全社会形成“共谋健康、共建健康、共管健康、共享健康”的健康新生态。
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一方面,不断完善中医药政策和管理体系,在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的同时,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和水平,梅县区于202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另一方面,持续巩固和提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示范区创建成果,完善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中医专科联盟平台,发展中药智能化配剂中心,弘扬中医药文化,布局中医药健康产业,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打造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镇级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网底,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城乡中医药三级服务体系。
此外,在建成18间镇级卫生院中医馆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十四五”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和中医阁建设项目储备工作,推进卫生院中医馆完成服务内涵建设和探索村卫生站设置“中医阁”建设,推动全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走深做实,让中医药文化瑰宝焕发新的光彩,让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黎剑 钟玲芬 彭府庭)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