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扬州:一城公园一城绿

来源:民生周刊2018-06-05 17:23:33 一城 扬州 公园

扬州,这座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自带春意和诗意,如果一定要为这座文化名城找出两句诗,那就是“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

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旅游广告语,人这一辈子,总得去一趟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一块导游指路牌,古扬州的魅力藏在深宅大院的私家园林中,现代化的扬州早已将园林“移”到外面,遍布街巷的300多个开放式公园,绘就绿杨城郭新画卷。

“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说,要推进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高质量,加快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名城。

扬州已经踏上争创第四次辉煌的新征程。历史上的扬州,之所以汉唐清三度繁盛,凭借的是煮盐铸钱的资源优势、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大运河的交通优势以及盐税征收的政策优势,今日之扬州要重铸辉煌,唯有创新和奋斗。

扬州公园体系建设就是在城市历史文脉肌理上的一次传承和创新,它所带来的城市格局提升、生态环境优化,催生的不仅是诗意生活、闲情逸致,更为一座城市在新时代不断破解困局、砥砺前行、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丰沛的精神原动力。

城在园中  园在城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扬州创新提出“公园+”的城市发展理念,把城市公园作为规划的核心要件,优先定点规划建设,再在周边布局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市民生活区、商业区等。

在古城区和老城区,扬州提出“+公园”理念,因地制宜地添加社区公园、口袋公园。这些建在百姓家门口的公园,已成为百姓的活动中心、交流中心、健康中心。

近年来,扬州建成并对外开放的免费公园共344个,其中开放性综合公园36个、社区公园204个、专类公园29个、口袋公园75个。市民步行5至10分钟就可到达附近的公园,均衡覆盖整个市区的多层次公园体系基本形成。

公园体系的建设,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千年扬州城市规划理念的一次创新与革命。

扬州素有“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之誉,但传统的扬州园林多是私家园林,主要满足园主的个人需求。而今,扬州强调公园姓“公”,打造面向市民开敞的、无障碍的、全天候的公共活动空间,形成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园一体”的生态格局。

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做了个比喻:城市如人,有特色才被需要。一城公园一城绿,生态,恰如一枚勋章佩戴在扬城胸前,让这座千年古城靓丽出列。

家在园中  诗意栖居

近年来,买房的扬州市民患上了选择烦恼症。过去,古城、老城与新城的生活环境差异很大,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而今,扬州变成了公园城市,到处天蓝、水绿、景美。东南西北的房价相差不多,早已没有价格洼地。很多扬州人感觉住哪儿都不错,不知如何选择,产生了幸福的“新烦恼”。

扬州市民会自豪地说:“我家住在公园里。”这一诗意栖居,源自扬州公园体系建设,其发端就是宋夹城。

2012年底,因为场馆老化和城市发展规划需要,位于瘦西湖畔的老体育场拆迁,引发一场广泛争议。市民意见最大的,不是拆不拆,而是这块扬州最大的公共体育设施拆除后,去哪里健身锻炼。

如何满足市民向往健康生活的质朴诉求?扬州市委、市政府顺应民心、回应民需,决定把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作为试验田,改建成开放式、全民性的体育休闲公园。

2014年4月,添加了植被与健身设施的宋夹城以“体育休闲公园”定位向社会免费开放,随即成为扬州人气最旺的区域——市民心中的“健身后花园”。

如今,从空中俯瞰位于蜀冈—瘦西湖景区中心地带的宋夹城,水绿一体,犹如一块鲜丽的翡翠镶嵌于城市核心。据统计,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开园以来,已接待游客逾600万人次,“扬州的瘦西湖,我们的宋夹城”成为扬城百姓的口头语。

借鉴宋夹城的成功经验,扬州公园体系建设帷幕正式拉开。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开放式公园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没有低标准,没有“普通版”。

扬州建成的各类公园,生态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配套设施齐全,健身功能完备,建成一个火一个。

真正把人民利益永远放在心中,前行的道路方向就永远不会出现偏差。公园体系建设,不仅是听民声、顺民意之举,更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现实传承。扬州历来就有“盛世造园”传统,扬州园林也是中国园林最闪耀的明珠之一。

今天的扬州公园体系建设,不仅沿承古典园林的精妙手法,更对标世界发达城市公园设计理念。扬州将目光锁定美国纽约中央公园、高线公园,加拿大温哥华斯坦利公园,以及联合广场、雅乐小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社区公园。

有怎样的眼界和胸襟,就能奋斗出怎样的理想世界。

去年12月1日,《扬州市公园条例》颁布实施,这是江苏省首部关于开放式公园的立法。条例明确,公园体系发展和保护专项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公园数量和面积不得减少,给老百姓吃下了定心丸。

人在园中  生活重塑

晨光里、晚霞中、星空下,青少年打篮球、踢足球,嬉戏游乐,这一代孩子们的记忆中,饱含金色光芒的憧憬与期待。

扬州已将文气深深融入血脉,公园体系建设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市民的精气神和整个城市的气质。

在扬州,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文起来、动起来、乐起来”的城市氛围,如今,“到公园去”已成为最受扬州市民欢迎的生活方式。

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社区运动会落户公园,让人们的交往圈不断扩大,朋友不断增多;中小学生把体育课“搬”到公园,孩子们和大自然亲密接触,长知识、长见识。

2015年以来,扬州常年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38.2%,城市棋牌室减少30%,慢性病患病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4个百分点,人均期望寿命达79.2岁,医保经费开始有了节余。

有了全民体育,才有全民健康。在城市多建一座公园,就可少建一所医院,这是城市发展的精明与智慧。

今年9月,第十九届江苏省运动会将在扬州举行,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办会为民、办会惠民、办成里程碑”理念。

公园体系建设让“努力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省运会,天天开的省运会”有了抓手和载体。在省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扬州人就响亮提出:处处都是运动场,人人都是运动员,家家都是拉拉队。

财在园中  “两山论”生动注解

公园立,项目聚;项目聚,人才来。一个个故事生动表明:绿杨城郭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在新竣工的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开幕,500多位中外嘉宾云集,现场签下45个项目合作大单,其中不乏总投资十几亿元、二十几亿元的重大项目。

自1988年举办首届琼花艺术节以来,扬州已连续30年在烟花3月以推进经贸旅游合作为主题举办重大节庆活动。

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在活动中表示,今年“烟花三月”节开幕式在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高新区、高等院校举办,充分体现了扬州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教名城与科创名城的鲜明导向和坚定决心。

毫无疑问,创新已成为引领扬州创造新辉煌的第一战略、第一动力。而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城市创新的根本在人才集聚。对扬州而言,建公园,不仅是为市民提供一种诗意栖居,也是为创新发展筑就一个个“聚宝盆”,为城市聚人气、聚财(才)气。

运河三湾风景区,就是扬州在城市东南片区埋下的一个“聚宝盆”。

运河三湾风景区,全市公园体系建设的核心公园之一,是扬州城市东南片区更新与改造的先手棋,是扬州城市南部的绿肺,也是现代开放公园与扬州古典园林相融合的典范,未来将成为扬州东南片区发展新引擎。

谁也不会想到,过去这里是一片杂乱不堪的城中村,而今以恢宏大气、清雅俊逸的风貌,成为展示扬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亮点,述说着化腐朽为神奇、生态回归的扬州故事。

位于南部新城核心位置的智谷,是扬州科技综合体的样板、产城融合的典范,它与三湾公园一路之隔。

前不久,一家外地企业前来考察,招商人员带着他们参观大楼内部设施,然后走上顶层打开窗户看周边环境,大美三湾尽收眼底。

客商感叹道:“哪里还能找到这么好的生态环境,我们的项目入驻定了。”三湾公园是最好的推介词,是无声的“说明书”。

数据显示,短短两年,12.5万平方米的智谷一期已入驻企业93家,实现营收15亿元,税收1亿元,亩均创造税收350万元,是制造业亩均税收10倍以上。

项目聚,人才来。前不久,一批南京软件与信息产业的企业老总来考察。

参观了李宁体育园、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等后,连连称赞扬州是宜创宜业之城,有的企业当场拍板落户扬州。

“以前将总部放在扬州,还担心招不到人,现在很多高层次人才主动找上门。”

智图科技董事长何小军说,人才是智图科技的核心竞争力,而扬州公园城市的定位,对企业所需软件和信息服务人才很有吸引力,更加坚定了他们深耕扬州的决心。

兴城先兴人。近年,扬州市委、市政府确立“新产业、新人才、新城市”的发展战略,先后出台实施了科教合作新长征计划、英才培育计划、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推出“6+1”创新人才招引政策,一系列的大手笔推动人才、技术尤其是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等创新要素迅速向扬州聚集,让扬州连续3年实现人才净流入。

去年,扬州GDP总量突破5000亿元,在全国百强城市位居第37位,比2010年提升19位;人均GDP突破11万元,居苏中苏北第一位,列全国第30位。

一个个故事生动表明:绿杨城郭就是金山银山。遍及城乡,集生态、体育、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园,让扬州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更有商业竞争力。

誉在园中   顺民意得民心

大凡体验过扬州各类公园的人,都有共同感触:舒适、舒畅。

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各类赛事的举办,很多城市都修建大型体育场馆和体育主题公园。但赛事结束后,不少场馆和公园门可罗雀。

扬州的公园为何建一个火一个?百姓一语道破:家门口的公园最好。“把公园集中建在10多公里外的新城地带,谁会天天去?”

在扬州新建的公园中,大多有一个“四投篮球架”,一个篮球架有4个朝向的篮球筐,最低的1.5米,最高的离地标高3.05米,五六岁的孩子可以练投篮,大人可以竞技比赛,一家人各取所需、同场运动。

园林城市扬州不乏能工巧匠,当园林“搬”出高墙、“搬”上大街、“搬”进开放式公园时,一些经典造园手法被舍弃,比如拱桥就被“拉平”。因为,弧度过大的拱桥不适用于老人、残障人。

现在,公园普遍为跑者铺设步道,何为“最美步道”,扬州的答案是航拍不到的步道最美,因为有茂密大树遮蔽,在林荫中奔跑,人的感觉最舒适。

这些细节就在明确回答一个问题:公园究竟为谁而造?如何让市民在公园中充分休憩。

在宋夹城打球的篮球爱好者说,这里有悬浮式拼装运动地板,相比传统地胶,奔跑起来抓地力更强,有更好的运动感。

位于三湾公园的城市书房,将文化符号植入其中,营造了一个藤质环保式阅读空间,被誉为“会呼吸的城市书房”。参加今年“烟花三月”节的法国奥尔良市嘉宾感慨:“要把这样的书房带到我们的城市去。”

发展是最大的民意。扬州之造园,一开始便与民意“捆”在一起,一开始就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由此激发出的创造活力,从根本上说,来自对民意的由衷尊重。

(□  李继业   拾景炎   鲍仁)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