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e家家:信息贯通社区治理

来源:民生周刊2018-03-16 14:55:37 信息 社区

“为每个城市小区和每个乡村建立一个专属信息平台,让信息普惠的阳光照耀进每个中国人的心田,让邻里不再陌生,让社区议事协商不再遥远,共建我们的幸福家园。”日前,e家家开发者、北京三百六十行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李哲向《民生周刊》记者谈起了他创建e家家平台的美好愿景。

共享单车成功解决了民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移动互联时代,如何打通国家基层治理体系“最后一公里”,城乡社区信息化被视为关键一招。

去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将增强社区信息化应用能力,作为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六大举措之一。意见明确,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运用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引导社区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

2017年8月1日,国内首个一站式社区信息化平台e家家正式上线,率先探路城乡智慧社区平台建设。

△2017年11月,e家家在北京顺义区双兴南社区居委会上线试用。

社区治理痛点

“农村靠喇叭广播,城市靠海报条幅。”在李哲看来,传统城乡社区治理模式远远跟不上社会转型步伐,无法解决基层治理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这些“痛点”成为他们研发e家家的初心。

李哲谈道,就居委会、村委会而言,现行模式存在信息传递短路、缺乏高效共商渠道、基层党建时空盲区、自治共建参与方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特别是青壮年一代逐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后,传统的极其耗时的共商模式大大降低了他们参与本地集体事务的积极性。

“目前制度设计中,城乡社区治理框架体系下的几方自治共建参与方,要么机构不健全,要么信息不透明,居民、村民对其权责混淆,解决问题的效率较低。”李哲说。

而对于居民、村民来说,问题则在于重要信息难掌握、社区环境难满意、多样化需求难满足、邻里关系淡漠。“与居民、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如政务信息、物业通知、社区公告、周边信息,很难第一时间获取,造成无数办理事项错过、误过、漏过”。

而最令李哲忧心的是,传统街坊邻居亲密关系渐行渐远。平日通过猫眼和门外人交流,大部分人对邻居仅是点头之交,甚至完全不认识,彼此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由此也引发孤独症候群、邻里冲突、违法隐患等大量社会问题。

“e家家旨在重塑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营造互惠互利、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温情欢乐的社区氛围,增强居民、村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增强共建幸福家园的热情和积极性。”李哲说。

社区信息化平台

自去年8月上线以来,e家家已在北京密云区、顺义区,南昌、广州、太原、西安等城市的52个居委会、75个小区进行试点。

李哲介绍,e家家希望构建一个以邻里、社区交流和沟通为核心,以提供居民村民所需信息、聚合居民村民所需服务为支撑的社区信息化平台,主要功能包括打造高效共商渠道、线上居委会、线上党支部及15分钟生活圈。

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作为离居民最近的社区共建力量和最重要的共建参与方,通过e家家平台可以与居民充分沟通,借助小区议事凝聚共识。

为此,e家家设立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3个管理员后台,让政令快速直达每一位居民的移动终端,第一时间获得社情民意反馈,最终打通基层治理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

不同于一般的社区交友平台,e家家还设立了社区线上党支部,通过党建新闻、党员课堂、党员先锋等栏目,宣传党的主张,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通过多个城市社区的试点,e家家得到社区居民的充分认同。例如在密云区鼓楼街道办事处辖区,目前已覆盖11个居委会、23个小区,注册认证用户超过1.2万人,留存率接近100%,日活跃率超过25%。居民在e家家提出各类意见和建议1000多条,居委会、物业公司积极反馈,回复、评论、点赞12730条,讨论并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李哲透露,随着前期e家家居委会版、居民版两个版本的成功试点,e家家今年将陆续推出物业版、村委会版、村民版等多个版本。“我们希望e家家最终能覆盖全国10.3万的居委会、59.6万个村委会、55万个小区及317万个自然村。”

共建幸福家园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没有社区治理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红利的不断释放,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在社区范围内为政府、居委会、居民、社区周边商户、中介组织等搭建互动网络平台,使管理更加高效、服务更加优质,正逐渐变成现实。

李哲说,e家家可以协助居委会、村委会搭建完整的基层治理结构,形成以居委会、村委会为主导,居民村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框架体系,调动和协调几方力量,形成合力,为居民村民营造更好的社区氛围,共建幸福家园。

他表示,通过试点,e家家这种基层治理新模式的可行性得到验证,已具备大范围推广条件。“推进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市场力量和技术条件已基本具备。”

李哲建议,国家层面应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一方面把社区信息化建设纳入推进国家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出台全国推广基层社区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打破部门之间职能分离、利益分割、管理分散及地区之间信息封锁的格局,建立科学高效合理的信息化管理体制。

另一方面,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借助社会资源、市场力量打造智慧化、便捷化的美好新型社区。

(《民生周刊》记者   赵慧)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