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健康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20年,港人放心食品哪里来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7-06-30 13:47:41 里来 港人 食品

南方南

每周六,家住香港九龙城的刘阿婆都会一大早到街市买鸡。“无鸡不成宴,一家人难得周末聚在一起,鸡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她像往常一样挑选了一只皮黄肉嫩的“温氏田园鸡”,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在300公里外的广东云浮,每天凌晨,温氏佳润公司的车间都异常繁忙。4.5万只肉质鲜美、质量可靠的冰鲜鸡、熟鸡在云浮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监装下,从这里装车运往香港,确保香港市民能在当天吃上“放心鸡”。

作为供港食品的主要来源地,广东供港的各类鲜活食品农产品,约占整个内地的60-90%。每天,16.5万只冰鲜冷冻家禽、190多吨水产品、15万只蛋、50多吨鲜奶、1600多吨蔬菜、2700多头活猪、175吨活水生动物,以及大量深加工食品从这里走关过埠,上了香港居民的餐桌,年均货值近23亿美元。

为让港人吃得放心,广东检验检疫局将保障供港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政治任务来抓,20年尽职尽责,通过建立健全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体系,狠抓源头治理,创新监管手段,严格检验监控,强化应急处置。尽管香港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日趋严格,但广东供港食品抽检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没有出现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数十年如一日无缝监管供港企业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亲近,广东成为供港食品农产品的大本营,注册备案加工企业达650多家,备案种养殖基地800多个。供港食品农产品种类众多,不仅涉及活猪、活牛、活禽、水生动物、蛋、奶、蔬菜等初级产品,还涵盖了饮料、饼干、调味品、米面等几乎所有的深加工食品。

20年,广东检验检疫局共检验检疫供港食品农产品近400万批、3000多万吨。单是今年前5个月,就检验检疫供港食品农产品10.9万批、62.9万吨,货值11.9亿美元。

这么大量的监管任务是如何完成的呢?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孟传金告诉记者,广东检验检疫人多年来放弃节假日,“5+2”、“白+黑”、24小时“全天候”值班,已经从特殊变成寻常、从习惯变成了制度。

尤其是重要节假日期间,各地一线检验检疫人员,奔波于各供港食品原料的田间地头进行监管,对活禽抽取血样,对蔬菜快速抽查;实验室技术人员坚守实验室,加大样品检测;口岸一线人员对产品实行快速核查、快速放行,确保每一个香港市民都能在节日里,享用到新鲜、安全的食品。

拿云浮供港的冰鲜鸡来说,数十年如一日的产品100%合格率是如何炼成的呢?云浮检验检疫局食品与动植物检验检疫科科长卓家珍说,一只品质优良的鸡,从孵化出壳到端上香港食客的餐桌,需要70~100天时间。这期间,它们生活在专门的备案注册养殖基地,要接受多次定期巡查,从刚孵化出的种苗检查到以后食用的饲料、使用的药物、疫病监测等,都要受到“全过程无缝监管”。

为了实现这个要求,卓家珍和她的同事们全年365天里几乎都要提前上班,却很少能准时下班。她常常自嘲说:“不是在工厂监管,就是在去监管的路上。”

经估算,广东检验检疫人对供港食品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及加工企业实施的检验检疫监管年均达到7万多人次,节假日加班1万多人次。

创新监管手段维护港人“舌尖上的安全”

日前,珠海香洲区某水培蔬菜种植企业通过检验检疫备案,成为珠海市唯一生产水培蔬菜的供港澳蔬菜备案种植基地。这标志着该备案种植基地生产的水培蔬菜,可作为供港澳蔬菜的加工原料,为港澳市民的“菜篮子”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对所有供港食品农产品原料养殖基地实施注册备案制度,并不断研究制定新的监管措施,是港人“舌尖上的安全”对于“把关人”提出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努力,广东检验检疫部门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三驾马车”供港食品检验监管模式,即“强化主体、全程监管、合作共治”模式。

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监管的首要切入点,就是督促企业建立严谨的管理体系和追溯体系,从水土的检测、农业投入品的购用、种植养殖到产品的验收、加工、检测、流向等,都要求清晰记录在案,确保任何一个环节都可控、可溯。

每年,检验检疫部门都对供港基地进行年审,对不能持续符合标准的基地取消备案,对境外通报产品质量安全有问题的企业,采取约谈、限期整改、暂停出口直至取消出口的惩罚措施。在这种动态监管下,广东2016年度取消了78家种养殖基地和4家加工厂的备案资格,195家基地被责令限期整改。

二是全程监管。在国家质检总局推动下,1997年12月24日,内地与香港达成了统一管理、统一检测方法、统一判定标准的“三统一”协定,建立了原料基地注册/备案管理制度。并于2000年初,完善成“一个模式、十项制度”的监管模式,对供港食品农产品实施从“田间到口岸”全程监管。

例如对供港活动物,广东实施了注册登记、日常监管、防疫免疫、疫情监测、残留监控、检验检疫、溯源管理、运输监管等制度,建立了从养殖源头,到离境口岸全过程监管工作体系。疫病疫情监测、安全风险监控、出口前重点项目检测实现“三位一体”。

三是合作共治。一方面,广东检验检疫局牵头建立了广东省保障供港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农业、海洋渔业等十多个成员单位紧密协作,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联合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形成监管工作合力。

另一方面,自 1999年起,粤港监管部门建立起公务定期联系制度,由最初的“粤港两地会议”发展为“粤港澳深珠五地会议”。这一机制被誉为检验检疫区域合作典范。20年来,两地人员互访、信息互通、技术互享,形成一系列协作机制。

供港监管标准让内地共享

回顾这20年,孟传金感慨,供港食品农产品不单满足了香港市场的需求,而且在内地引领培育出一批具有相对较大规模和较高管理水平的食品生产企业,带动了行业发展,推动了质量提升。

不少供港食品企业依靠“质量竞争”策略,不仅在香港市场上占据优势,还以其“优质安全”的口碑形成独特的品牌优势,逐渐为内地消费者熟知并受到追捧。

在供港食品农产品监管上取得的成功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内地群众纷纷呼吁,在内销市场借鉴复制“供港监管模式”,提升国内食品农产品供给质量。“吃得放心”从香港往内地扩展,满足内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一项“三同”工程(即促进出口品和内销品同线、同标、同质)正在全国推开。据悉,目前全国已有1400多家食品农产品企业、5778种产品上线“三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广东,很多为人熟知的供港农产品基地和食品企业都名列其中。这些企业正从香港转战内地中高端消费市场,在全国4130家商超销售,实现内销增长10.6亿元。

香港维他奶作为老牌“港货”,2011年在佛山市南海区设立维他奶(佛山)有限公司。尽管该公司背靠“老字号”,还连续几年获得了“佛山南海区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称号,但由于内地消费者对这个品牌比较陌生,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维他奶的销售并不理想。

2016年5月,南海检验检疫局走访企业,提出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建议,与维他奶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经过申请、条件审核,维他奶(佛山)有限公司上线“三同”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广东(深圳、珠海除外)177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上线单位之一。

“知名度一下上去了。”该公司经理李国安说,三同平台提供了一个面向国内市场的重要推广平台。“我们出口产品通过审核已经全部上线,并顺利与沃尔玛、吉之岛等知名商超对接。维他奶不再是内地市场的旁观者了。”(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南方南工作室 )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