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12名新闻人的故事:最是那难忘的驻村1月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7-06-09 09:24:34 故事 新闻

煮酒话媒

穿过心惊胆战的“天路”,聆听似懂非懂的乡音,怀揣“荣誉村民”的喜悦……一次独特的体验,赐予一群新闻人感受乡土中国脉动的机会。5月底结束的“双百三同”脱贫攻坚大型采访,让全国130名记者扎根22个省区市110个贫瘠乡村一个月。人民日报社也派出了12名新闻人,来自总编室、地方分社、经济社会部、内参部、人民网、新媒体中心等多个部门。他们把对乡土中国的观察化作为《人民日报》上“砥砺奋进的五年·驻村蹲点话脱贫”专栏的一篇篇报道,也把对乡亲们的深情写进了一篇篇驻村手记。请跟随煮酒话媒,听听他们驻村一月的那些故事。

WechatIMG556

蹲点——扎进去才能真正触及

到田间地头驻村采访,扎扎实实蹲点一个月,对很多人来说是第一次。一些年轻人,出了大学校门就进报社大门,并没有多少基层经历。有人笑称,平时同版面、网页等打交道多,对人和事的采访也蜻蜓点水式的多,这次驻村采访才算接了地气。只有走进、深入、住在一起,才真正触及了基层现实。

WechatIMG557

还没进村,传说中的“天路”就给了曹怡晴一个“下马威”。一面近乎垂直的崖壁之间,蜿蜒盘旋着一条公路,路上方全是岩石,外侧则是万丈深渊,不算宽的山路间随处可见细碎落石。小姑娘坐在车上,紧张得根本没勇气去欣赏山间美景。“天路”让她震惊,也让她带着敬仰去走访当初造路的乡亲,想象悬崖上造路的艰苦卓绝。在经历了艰难的徒步历险后,她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当初村民出村的艰难和他们对通路的渴望。

人民日报客户端首页推出图文报道《厉害了!重庆村民自发凿出悬崖天路》,在发布1小时内就拥有了10万+的阅读量,并在各大网站转载;直播《悬崖天路建成前,出村要手脚并用花4小时》,她同村支书凌发坤一同讲述村民的造路故事,吸引了30多万网友观看。报道有了强大的传播效果,让她欣喜,也激励她去挖掘乡亲们真实的脱贫故事。

WechatIMG558

“如果说澜沧的脱贫经历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那么这一个多月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场思想观念上的革命。”李茂颖这样描述自己的驻村体验。初进村时,她还感到疑惑:为什么这里山好水好,却被深度的贫穷困扰?她听到最多的四个字,就是“素质贫困”。有时候,贫困户甚至成了“等靠要”的代名词。

在蒿枝坝的一个月,她见到了很多找上门来的村民,希望能为自己的村寨找到一个适合发展的产业。连来帮扶澜沧县的朱有勇院士也说,不是村民们不想干、不愿干,而是不知道怎么干。通过深入采访,她发现了不一样的云山村,感受到了当地村民急于脱贫的强烈愿望。

WechatIMG559

在马晨眼里,她所驻的村是个静谧的小村庄,在蓝天白云下生机勃勃。她到国内分社工作仅半年多,虽出差次数很多,但很少在村庄驻村一个月。这一个月的时间不长,却让她不仅留恋蓝天白云,更留恋那里的乡亲。从语言交流困难到基本听懂方言,她慢慢感受到了乡亲们的淳朴和热情。

与村民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她走进许多农户家中,聊起过很多故事,和他们一起锄地、浇水、修剪果树,最感动的还是他们为脱贫致富流下汗水。她看到的不仅是乡村种植产业的欣欣向荣,更多是村支书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勇气和担当,是乡亲们靠自己双手努力奋斗的精气神儿。“下次你再来,这里就建好了”“记得常回来……”驻村快结束的那几天,听到这些话儿,她心里暖暖的,甜甜的。

WechatIMG560

驻村采访中,夏晓伦发掘出很多感人的基层故事。其中,就有吴秋九的经历。这位江田村的村民,几年内,家里的三个亲人先后去世,最后自己又被诊断为肝癌。天不借势人自强。经过第一书记丁新志的帮助,村两委努力做思想工作,吴秋九不仅战胜了病魔,还成为村里最忙碌的人,从早忙到晚,到处都是他的身影,并成功脱贫。就此,他采写了报道《脱贫村里有个“大忙人”》,感动了自己,也感动着读者。

《从“异样眼光”到“刮目相看”——一个贫困户的“翻身”记》,也是来自他驻村一线抓到的鲜活故事。张四杰曾是江田村有名的贫困户,不幸因残致贫。虽然经历了截肢的痛苦,受到了村民的质疑,但在村两委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张四杰饰品加工厂”开工了,饰品加工订单源源不断。“只要努力就一定有灿烂的人生!”小夏在报道中写下了励志的感受。

观察——带着思考找寻答案

驻村采访结束后,他们坦言,能抛开其他工作,用一个月时间蹲点,对于一名记者来说实在幸运。实地调研,除了更接地气,新闻人也在观察中促进了对脱贫攻坚与乡村建设的思考。

WechatIMG561

此次蹲点前,程远州虽多次在湖北省各地农村采访扶贫工作,但大都是三五天的短期采访。这次可不一样,他和扶贫干部一起,遍访贫困户,切身体会到扶贫成绩的来之不易,也深入思考扶贫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他认为,目前扶贫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无论是动态识别、产业培育,还是一户一策的施行、脱贫出列的巩固,每前行一步都步履维艰。

通过实地采访,他对扶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如何调动贫困户的能动性?扶贫扶志。如何激发扶贫干部的积极性?善用政策。如何发动能人大户的带动作用?共同致富。在他看来,这每个命题都不轻松,但都是必过之坎。

WechatIMG562

作为在地方分社工作的一名年轻人,魏本貌经常到基层去采写脱贫攻坚方面的稿件,但此次驻村蹲点,是他采访经历中最久的一次。

在充足的时间中,他沉下心来走遍村里最偏远的村小组,到贫困户家里聊天交谈,真切感受到农村贫困户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感受到扶贫干部们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精神。

WechatIMG563

从陌生面孔到亲切笑容,从站着看到跟着干,从写别人的故事到当成自己的事儿写,驻村采访让李彤受益匪浅。“房门前长了一大片苔藓,暗示着这家人气儿不足”“不怕没有头脑,就怕生病还缺劳力”“最开始认为致贫原因是基础设施不足,现在看最难是改变人的思想”……随着对农业保险、乡村治理、扶贫干部等方面采访的深入,他感到一张多层次、立体化的脱贫攻坚大网正在编织,而这背后是机制保障、制度创新和干群同心。

离开驻点时,他很感慨:风雨同车(居),方能荣辱与共,现又灞桥折柳。在为扶贫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的同时,这又何尝不是一次重新认知生活、认识自我的人生历练!

WechatIMG564

侯云晨刚进村时,村子里正在建设一个旅游集散中心。数十名青壮年喊着号子、肩扛木料,场面那叫一个热火朝天。村民能够如此积极地参与村集体项目的建设,令小伙子实感意外。

当地的村支书解释说,由于尝到了甜头,老百姓勤劳致富的意识越来越高。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没有看到所谓的“等、靠、要”,更没有“托、懒、散”,无论是干部还是村民,都满怀脱贫的干劲与热情,践行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动员令。这种精气神包围着他,也让他干劲十足。

收获——不仅在新闻的田地

  虽然在驻村的过程中,脸晒黑了,人憔悴了,但沉甸甸的收获让新闻人很满足。大家不仅记下了驻村手记,发表了接地气的新闻报道,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村里脱贫出谋划策,有些还出了成果。更重要的是,和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人还被村里评为“荣誉村民”。

WechatIMG565

记得刚去时,麦田还泛着一缕青色,如今,老乡们已经开始在田里收获金色的麦粒。一个月的时间既短又长。在村里,闫旭把村民当成自己的大伯大婶来聊家常、聊生活。慢慢地,他发现,真正融入后,许多隐藏在日常现象背后的新闻点就会慢慢浮现。

有一次,一个贫困农户说原先没有院子,香菇都养在卧室里。这引起了他的好奇,追问后才了解到,之前种植技术落后,还没有探索出如何在棚内养殖香菇。后来,村干部发明出在室外搭棚养殖香菇,才把产量和质量提升上去。看来,贴近村民、融入农村其实并不难,只要肯多听、多问、多想、多观察。

WechatIMG566

在村里,乔栋每天和村民们打成一片,成了亲人。一个月里,他看到、报道了这里通过集体经济脱贫致富的故事,也为这里人的热情、善良所打动。

离村时,村委会专门给他颁发“下石勒村荣誉村民”证书。那一瞬,他庆幸自己能来到这里。作为“荣誉村民”,他饱含深情地表示,一定会常回家看看。

WechatIMG567

和村民促膝夜谈,谈至兴致极高时一起抚掌而笑;听基层干部们讲述发展理念,听得入迷时不禁为“小干部”们的大智慧深深折服。尽管以前采访也曾有过夜宿农家的经历,但这次,以脱贫采访为主题,张文才真正从一名旁观者转变成了一名经历者。

在村民们眼里,他已经成了村中一员。“你好久回来哦?下星期要去村西的老李家吃九大碗,你不来我这一家人就没算到齐哦……”一个月的融入体验,让他对农村的人和事有了全新的认知。他感受到人们的拼劲、闯劲,体会到求发展、奔小康的强烈愿望,也记录下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村民、勇挑重担的村干部。时间虽短,所学有限,肯定不足以称得上干农活的“好把式”,但这一切已足以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WechatIMG568

作为从事扶贫报道10多年的一名“老兵”,进村入户对顾仲阳来说基本是采访常态,但驻村一个月,仍遇到了很多困难,不仅照顾不到家里,还错过了孩子幼儿园毕业典礼、生日等重要时刻,还有语言不懂、饮食不习惯等问题。这些都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化解。

通过深入采访、体验,他整理了近2万字的笔记,展现村里干部群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办法、好状态和好成绩,也指出了不足和困难,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当地干部都心悦诚服,说他的报道客观真实,除了喜大普奔,还着眼精准,放眼未来,富有建设性,看后受鼓舞、受启发。

除了做好本职的新闻报道,他还利用驻村采访的便利机会,积极帮贫困户、村里和扶贫部门干些实事。当地扶贫部门负责人夸赞他不仅是一个报道扶贫的好记者,也是一个优秀的精准扶贫工作者和督查员。

一个月的真情融入、切身体验,让新闻人触摸了乡土中国的泥土芬芳和脱贫艰辛,也收获了乡亲们的信赖和亲情。他们不仅对精准扶贫有了更深切的体悟,也对扎根大地的新闻实践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煮酒话媒工作室 陈利云采访整理 王向令制图)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