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全面两孩实施一年生育率升至1.7 仍低于正常更替水平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17-02-14 10:08:12 生育率 水平

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落实的第一年,全国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已逾四成。其中,既有高龄产妇宁愿冒风险也要“拼二孩”,还有育龄妇女由于经济成本高、职场压力大、缺乏家庭支持等原因,不敢生、不愿生。因此,切实减少群众的后顾之忧,使生育政策调整发挥应有的效应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要不要再生一个”,无疑是春节期间最为高频的话题之一。这不,在北京工作、家中大娃不满5岁的小胡,就在春节被家中长辈催生二胎了。“我是要二胎呢,要二胎呢,还是要二胎呢”,成为了他近期的口头禅。实际上,有这种纠结的远不只他一人。

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落实的第一年,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开启了“四口之家”模式。但与此同时,很多人因为经济、身体、年龄等原因,依旧徘徊在“生与不生”之间。“全面二孩”后,民众生育观、家庭观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家庭愿意生?在让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生得起、生得出、生得好”方面,有关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就这些问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展开了一番深入采访。

出生率稳定增长

“2016年是实施‘全面二孩’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单独二孩的第3年。根据国家统计局1‰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人,生育水平提升到1.7以上。”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介绍,这与全面二孩政策出台时的预判基本吻合、符合预期。同时,在育龄妇女减少的情况下,出生率仍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说明政策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不过,由于近年来养育子女的成本不断增加,许多家庭再生育的决策受到影响。杨文庄表示,根据国家卫计委2015年生育意愿调查结果,因为经济负担、太费精力和无人看护而不愿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分别占到74.5%、61.1%、60.5%。“用人单位担心女性生育二孩提高用人成本,就业歧视问题也有所显现。一些地方对女性产假、哺乳假等权益落实不到位、母婴设施缺乏,女性在兼顾家庭和事业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顾虑。”杨文庄说。

此外,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人群中,三分之二为35岁以上的女性,高危妊娠风险让很多女性不愿再生育,也给我国产科急重症救治能力带来了很大挑战。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米鑫介绍,该院产科分娩量占北京顺义区的70%,2016年该院新生儿分娩达8000多例,比往年增加一倍多。记者在该医院产科区域看到,由于待产孕妇太多,走廊上也支起了多张病床。“2016年顺义妇儿医院建档在册高危孕产妇的比例占到60%以上,往年这一比例只有20%至30%。”米鑫说。

让“建档难”不再难

面对“二孩”“建档难”、高危孕产妇增加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专家呼吁,通过整合孕前、孕期、儿童保健内容,加速调整扩增助产服务资源,着重提升危重孕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等。

“产科一床难求现象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尤其是在三级医疗机构。我们强调要求各地在充分摸清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调整存量,做优增量,补齐短板,提升能力。”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司长秦耕说,“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对妇幼健康体系建设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新增8.9万张产科床位,争取达到一个区域内每千分娩量17张产科床位的目标。

“三级医院可以采用调整扩增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力。”北京妇产医院院长严松彪介绍,作为北京地区唯一的三甲产科专科医院,该院通过助产机构的科室间、科室内床位调整,尽可能地扩增产科床位。记者在南院区现场看到不少贴心的便民措施,门诊大厅设立了北京妇产医院接诊专门导医台,开设妇科患者就诊“绿色通道”,由专人负责给患者介绍妇科就诊流程,为患者排忧解难。

近来高龄产妇人群持续增加,北京妇产医院范玲教授提醒,准备再怀孕的妇女,应加强妊娠前咨询,补充叶酸,减少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等。高危孕妇应学会自我监测胎动,出现胎动异常、阵痛等情况须立即到医院就诊。建议妇女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间隔2年至3年。

专家还建议,由于高危妊娠的孕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均应定期到医院检查,配合高危妊娠的筛选。在减少高危孕产风险,降低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方面,秦耕指出,应依托产科儿科实力强和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医疗机构,加快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健全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会诊网络,提升救治能力和水平,确保急救“生命通道”畅通。

合力化解“不愿生”

针对符合政策家庭不愿生的问题,政策还有哪些空间?“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各国在鼓励生育上,主要采取经济支持、提供托幼服务等措施,还在女性就业方面提供一些便利和促进政策。但政策实施效果一般有5年到10年的滞后期,这提示我们需要在政策制定落实方面,加紧做、加快做。”杨文庄说。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相关问题,明确提出构建家庭发展支持体系,鼓励按政策生育,由国务院40多个部门明确分工,推动任务落实。主要包括积极构建配套的政策体系,完善医疗、托育、教育、社保、税收等相关经济政策,加强妇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本生育免费服务制度,加强儿童医疗服务供给等等。此外,积极开展托育服务,大力推进学前和中小学义务教育均等化,开展相关福利制度的政策研究,完善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措施,保障女性就业、休假等合法权益,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据记者了解,相关部门正共同努力,推进构建生育友好、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针对学前教育资源不足,教育部将研究制订《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加快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针对女职工权益受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严重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全国妇联制定办法,对存在性别歧视或严重侵害女性劳动权益的单位,约谈主要负责人,等等。

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要关注群众在生育方面有些什么困难和问题,切实减少群众的后顾之忧,使生育政策调整发挥应有的效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吴佳佳)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