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曹文轩新作在京首发 坦言获奖后高度疲惫无暇创作

来源:凤凰文化2016-06-02 10:37:09 曹文轩 新作 高度

2016年5月29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新作《蜻蜓眼》在北京举行首发式,这是他自今年4月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后的第一部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个阔家子弟为了自由去当船员,在法国遇到了一个曼妙的法国女郎,两个人产生了爱情,而后辗转回到中国,在中国生活的过程里遇到了各种历史性的波折。这场首发式也可以算得上一次“曹门”聚会:主持人是著名作家徐则臣,他曾是曹文轩的硕士生;嘉宾《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是曹文轩的博士后,副主编李东华,则在本科时上过曹文轩的课。

施战军对于曹文轩的作品有一个概括——从经典文学的文脉上走出自己的步子。他认为,中国文学要和世界文学进行对话,必须在经典文脉上做出努力,但这样的创作在今天的中国是非常稀缺的。曹文轩的作品很难说就是少儿文学,成人也可以读,而且可以读出其中的滋味,也就是说曹文轩的创作是以少儿题材来表达全人类的声音,这和马克·吐温等经典儿童作家是相似的。施战军称,《蜻蜓眼》这个故事他先后接到过三个电话,都是专业人士打来的,一致表示自己被情节彻底打倒了——“他们说,我们看到很多写苦难或者文革时期的故事,也尽量的去人性化、人情化,让人和人之间内心的沟通更有美的留存。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这样具有震撼力的渗透骨子里、血液里,真正能够流畅到人们身上的美,这种美本身又带着那么多的苦、带着那么大的力量,但是它又是精微、细微的、渗透性极强的。”

青年汉学家、《人民文学》英文版翻译总监埃里克·亚伯拉罕森补充说,他觉得曹文轩之所以获得安徒生奖,部分原因是遵循了西方人几百年来的一个童书传统——展示孩子的世界的残酷和深度,看到他们感到的恐惧和孤独,甚至往往比大人更敏感、更深刻。

曹文轩表示,《蜻蜓眼》的灵感来自3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相遇,这些年一直珍藏着,珍藏故事是一个作家必须学会的本领。直到自己发现欣赏它的目光由平视变成了仰视,任何栅栏都不能再阻止它,它一定要走出记忆之门时,才动笔写了出来。

他说自己通常不善于当下,只善于写过去,却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并且是一个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家。他更赞赏18、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作家,那时候的作家姿态是端庄的,语调是庄重的,即使讽刺姿态也一样。随着思潮的涌动以及泛滥,这个姿态和语调逐渐冷落,代之而起的是黑色的、冰冷的、讥讽的、嬉皮笑脸的或者是自虐式的嘲讽,仿佛这个世界无恶不作、荒谬绝伦,不配以端庄的姿态来面对,用庄重的语调来叙述。而自己这些年一直对此警醒着,坚持书写国家和民族经历过的灾难和苦难,同时所有的念头都放在艺术性和文学性的框架下来安排。

三位“学生”嘉宾还在首发式现场回忆了与曹文轩交往的许多往事,无论在谁的讲述中,曹文轩都是一个低调、优雅、谦逊、平和的人。而李东华也特别强调,获奖之后,曹文轩还是原来的曹文轩,从未忘记过初心,也没有改变过。

不过,曹文轩自己却表示获奖之后的生活节奏和内容全被打乱了,处在一种高度疲惫的状态之中,觉得连脑子都没有了。他坦言,从4月4日开始到现在,自己基本上就没有写过什么东西,原本打算去新西兰领奖时带上的新创作也有可能无法完成了。据他透露,新作将关注留守儿童,讲述一个留守男孩带着妹妹、一只羊和一只鹅寻找因老年痴呆症而走失的奶奶的故事。

(徐鹏远)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