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实践探索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探索

坚持问题导向 推动科学发展 建设幸福商洛

来源:商洛日报 2015-01-06 09:29:35 商洛 导向 科学

摘要:商洛市市长 陈 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改革发展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

商洛市市长 陈 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改革发展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要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在发现、正视和解决问题中推动科学发展,为建设幸福商洛、建设“三个陕西”、实现“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问题导向是科学发展的基本遵循

所谓问题导向,就是以发现和提出问题为工作起点,以解决和回答问题为工作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遵循。

问题导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古往今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科学史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在遭遇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壮大、在忽视和回避问题中瓦解消亡的。离开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人类发展的脚步就将停顿。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历史规律,时刻以问题意识保持清醒头脑,用问题导向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不断推动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问题导向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我们党一贯重视问题导向,把观察、分析、研究和回答事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强大动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一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直面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发展,赢得了良好开局和广泛赞誉。

问题导向是推进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问题是时代的呼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确定应对之策,才能真正把握好改革发展的重点、节奏和力度,才能不断提高改革发展举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在于找准问题

问题是旧体制的突破口,也是新体制的生长点。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是治理能力的体现。在发展中如果找不准问题,推进措施就没有针对性,也就失去了重点和方向。当前,我们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习,开门整风,真正把存在的问题找准、找全、找透。

从政治基准齐不齐上找问题。向中央基准看齐是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性观念的根本要求。在政治基准上找问题,就是看政治和组织纪律观念强不强,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上是否存在各行其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牢不牢,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面前,是否保持清醒头脑,政治立场是否坚定;就是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不深,与工作实践结合紧不紧,是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从工作作风实不实上找问题。作风实不实是衡量党员干部素质高低的基本标尺。在作风上查找问题,就是要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找准“四风”在每个干部身上的具体表现。主要看宗旨意识强不强,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是否存在群众观念淡漠、脱离群众等问题;看工作作风实不实,是否抓工作虚功多、实功少,是否存在不愿担当、不敢负责等问题;看精神状态好不好,是否有不思进取、萎靡颓废、自由散漫的问题,是否有开拓创新的朝气、奋发有为的锐气和争创一流的勇气;看廉洁自律严不严,是否有违反“八项规定”的现象,是否存在滥用职权、公器私用等问题。

从发展成效好不好上找问题。发展成效好不好是对工作思路、措施、效果的全面衡量。在发展成效上找问题,主要看发展理念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思路是否符合中省的精神和当地实际,既定的发展规划和工作部署是否有效落实并取得实效;看在发展中是否推进了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是否有效提升了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否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否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是否适应加快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在与过去比看发展的同时,敢于同发达地区比找差距,与同类地区比找不足,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从群众满意不满意上找问题。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我们工作的“试金石”和第一标准。在群众满意不满意上找问题,就是要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找差距,看各项民生政策是否落实到位,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城乡就业形势是否稳定,群众收入是否稳定增长;就是要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找差距,看群众是否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否享有优质的医疗服务、舒适的居住条件、优美的生活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就是看行政执法是否公平公正,群众的诉求渠道是否畅通,合法权益是否得到有效维护,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反映的难点问题是否得到及时解决。

坚持问题导向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是境界,找准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既要发展和正视问题,更要果断地解决问题,集聚事业发展的正能量。

坚持科学思维,谋事干事不偏向。科学思维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方法。我们必须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武装思想,增强运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自觉性,不断提升认知事物和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历史思维,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自觉从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营养,冷静客观地剖析事物的产生根源、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始终做到找准方位、遵循规律、顺势而为。要强化辩证思维,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在发展问题上既要追求增长速度,更要注重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强化战略思维,增强大局意识和机遇意识,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谋划在先,主动作为。要强化创新思维,大胆实践和探索,善于把中省的要求与地方实际相结合,用新理念新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强化底线思维,作决策、干工作要知底、守底、保底,严把政策关,增强预见性,注重现实性,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坚持改革创新,敢为善为破难题。深化改革是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破解瓶颈制约的“金钥匙”。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有敢为的魄力,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政府更加有为,让市场更加有效。要有善为的智慧,把握内在规律,讲究工作方法,有的放矢、对症施改,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要有真为的决心,建章立制,力求实效,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为加快发展增添内生活力和持久动力。

坚持务实担当,实干实招求实效。务实担当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主题,以“三严三实”为基本准则,立严求实,敢于担当,争创佳绩。要立足实际重实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多谋打牢基础的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多出实招求实效,深入开展“政府执行力提升年”活动,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和现场办公,严格落实督查、问责、考评、奖惩等制度,以完善的机制推动工作落实,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成就。

坚持群众路线,亲民利民惠民生。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要在思想上亲民,畅通“心贴心”的走访渠道,常态走访察民情、聚民心,交心恳谈汇民意、集民智;要在机制上利民,构建“人对人”的服务网络,落实市区县镇村各级干部联村包户责任,更好地为群众主动服务、优质服务、超前服务;要在行动上为民,推进“实打实”的民生事业,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和“身边事”,扎实做好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社保和困难救助等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建设幸福商洛

近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市情认识,以创新促发展,以实干促赶超,全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但站在全国全省看商洛,我们最大的问题还是经济发展滞后,表现在城市化水平低、产业发展层次低、城乡居民收入低,在推动发展中最大的难题是受到土地、资金、环保和人才等瓶颈制约。如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问题导向贯穿于工作始终,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和发展循环经济主线不动摇,围绕“秦岭休闲养生之都”、“关天特色产业新城”、“西安都市功能拓展区”、“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的城市定位,依托大西安、建设大商洛、打造大品牌,全力打造商洛经济升级版,确保建设幸福商洛的宏伟蓝图早日变成美好现实。

以“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做强一体、提升两翼、组团打造、串珠发展”的思路,坚持产城融合、以城促产、以产兴城,全力推进“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建设,加快省、市重点镇建设步伐,促进人口聚集、工业发展、商业兴旺、旅游繁荣。以移民搬迁、撤镇并村为契机,统筹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建设精美的城镇,培育美丽的乡村,创造美好的生活。

以现代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循环和生态“两大经济”。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做特农业、做精做优农产品;以现代工业园区为依托,坚持循环发展理念,做强现代材料、现代中药、绿色食品三大支柱工业,大力培育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端饮用水等新型产业;以精品旅游景区为重点,坚持大型景区游和乡村休闲游相结合,大力发展休闲、养老、健康等产业。通过推进园区建设和创新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推动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

以改革的方法和创新的举措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大力推广串珠式、园区化的发展模式,加大缓坡、荒滩和沟峪开发利用力度,盘活存量土地,用好增量土地,节约集约用地。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促使城投、交建、园区和中小企业担保等投融资公司实体化运作,加大直接融资力度,为招商引资提供平台。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环保制度体系,加快实施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机制,鼓励市内企业引进和培养中高级科技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