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长春大量秋菜滞销 菜农整日忧虑靠喝酒催眠

来源:新文化报2015-10-19 09:23:13 秋菜 菜农 长春

十月,秋菜围城。眼下的长春,周边菜农东南西北汇聚于此,在政府划定的110处秋菜点内开秤卖菜。

离家前,他们信心满满,渴望能卖上好价钱。可理想终究抵不过冰冷的市场。集中登市25天,如今时间过去一大半。当竞争激烈、购买力下降、秋菜销售遇阻成为市场注脚时,写在他们脸上的表情已俨然变成了无奈与迷茫。

卖不动的秋菜,道不出的苦衷。秋菜市场的变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销售遇冷背后,给今后农业生产带来哪些思考和启发?新文化记者记录菜农销售遭遇市场真相,借助外脑,探寻秋菜未来出路。

失眠

白菜不走量靠啤酒来“催眠”

账本

5亩地按0.35元/斤高价,全部售出15750元去掉成本9925元,全部卖完才能赚5825元

14日4时55分,农安人冯洪远起床下地为手机充电时,不小心踢倒了头天睡觉前喝空的两个啤酒瓶。在这间位于长新街上民宅改造的旅馆内,他已经住了3天,每天房费35元。心里有事的冯洪远,这几日睡眠一直不好,为了尽快入睡,他不得不用啤酒“催眠”。

5时10分,他用凉水洗了脸,吃了两口昨天晚上的剩菜,迎着风走向让其又爱又恨的“老地方”。“这两年都是我自己来长春卖白菜,母亲没得早,父亲又得了脑血栓,妻子在家照顾他和孩子,卖菜只能靠自己。”他告诉新文化记者,这次进城总共拉来了9000斤白菜,开农用车来的,早上起早开卖,晚上天黑收摊,用布盖上,到旅馆睡觉,就这样3天,满打满算也就卖了5500斤。

冯洪远进城选择的卖菜地点,和去年一样,在一匡街与北人民大街交会处,这里是宽城区传统的大型秋菜销售点。其实,对于秋菜难卖,他心里早就有所准备,只不过当下的市场比想象得还要糟。“去年也拉来这些,两天半就折腾出去了,今年真不知道得几天。”冯洪远说,今年的白菜行情不错,能卖到0.35元/斤,这比去年的0.2元~0.25元/斤价格高出不少,可是买菜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几乎看不到,都是中老年人,购买量不大,能买上200斤的都算大户。

眼瞅着白菜卖不出去,在长春的住店、吃饭每天消费近65元,冯洪远有些着急。冯洪远告诉记者,租地价格涨价,今年种了5亩地白菜,每亩地可产净菜9000斤,5亩地共4.5万斤,如果按照0.35元/斤价格计算,全部售出能卖15750元。“不过这是毛收入,没算成本。”他算了笔账,种植一亩大白菜种子成本150元、种植雇工200元、农药305元、化肥510元,后期浇地水电费用等还要400元,如果算上后期砍菜220元费用,加上进城卖菜开销、油费200元,一亩地支出1985元,5亩地需要9925元。也就是说,白菜全是高价出售的前提下,才能赚5825元。

7点钟的早市,未见到人头攒动。冯洪远剩下的白菜静静躺在车里,无人问津。“今天回不去了,还有点菜,长春不走量,地里的菜有空找人拾掇拾掇,不行去县城转转吧,看看饭店、机关有没有买的。”5分钟后,他情绪低落地跟妻子通完电话。

迷茫

土豆卖不完满城转悠到天黑

账本

10亩地按0.8元/斤理想价计算,可收入5.6万元去掉成本31800元,全部卖掉才能剩下2.42万元

和冯洪远锁定“城北”不同,从公主岭怀德镇赶来长春卖土豆的仲崇倩两口子,没有刻意固定地点,而是开着四轮农用车,在南关、朝阳区政府指定的销售店转悠。

15日18时35分,过了下班高峰期的湖宁路,车少了许多。这是半个月以来,夫妻二人前往的第五个销售点。他们早早来到这里,天黑还不愿离开。不是不想走,是土豆没卖完。时间已晚,但二人都还没吃晚饭。

仲崇倩问丈夫:“我不饿,你饿不,给你买点啥吃?”

丈夫说:“小区进进出出的还有人,等等再说。”

妻子不再说话,依靠着农用车旁,数着车上车下用“专用编织袋”装好的土豆。7000斤土豆,还剩4500斤。

那边,丈夫借着微弱的路灯光线,一边张望,一边还不死心地吆喝着卖土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想买的人嫌贵,使劲砍价。不想买的人,瞅都不瞅一眼。”一个小时300斤的销量,仲崇倩和丈夫不愿再提,迷茫终极。

“来长春卖土豆有3年了,去年进城卖土豆,20天的时间整整卖了10车,今年到目前为止才卖了3车就卖不动了。”仲崇倩说,今年带到城里销售的土豆,统统都是50斤/袋,根据土豆个头的大小,售价分别为30元和50元。换算成每斤的价格为0.6元和1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价上浮0.1~0.2元/斤。市场平均价格也是这样。

土豆为啥会涨价?她透露,今年雨水不够,土豆大面积减产,去年亩产1万斤,今年亩产只有7000斤。家里10亩地,一下就少了3万斤。另外,种植成本增加也推高了土豆价格。

“租地价格居高不下,肥料涨价,地膜涨价,人工涨价,少的5%多的要10%。”为此,仲崇倩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租地1500元/亩,豆种每亩500元;复合肥肥料、有机肥每亩480元;农药及叶面肥每亩200元;种植人工以及收获人工每亩400元;地膜浇水还得要100元。算下来,每亩土豆种植成本3180元,如果按照亩产7000斤,平均0.8元/斤的理想价格计算,10亩地可收入56000元,去掉成本31800元,可剩下2.42万。但想获得计算的收入,前提必须是在长春把土豆全部卖没了。

“为啥必须得进城,我们那儿家家种土豆,要想赚钱就得出去。来地里收土豆的,四毛钱一斤都大价了。”她透露,有这样想法的农民不占少数,前几天在桦甸街一处秋菜销售点,光是打招呼认识的卖土豆的老乡,9个里就认识4个。今年本来买的人就少,价格再比去年高,老百姓不买账。

其实,为卖好价,农民蜂拥进城只是当前市场出现的一面。此外,还有意想不到的非农“竞争”。“在农村待久了,城里的一切都觉得新鲜,可能我们是卖土豆的,对于土豆价格最为敏感,有一天路过繁荣路一家农产品、果蔬连锁超市,都傻眼了,产地一样的土豆,人家不论大小一律0.58元/斤,每人限购10斤。”仲崇倩说,城里商家太精明了,包装都给打好,价格还便宜。

收摊的时候,望着车上待售的土豆,两口子商量着明天的“战略”:“明天走饭店,赔了也比拉回去强,剩下土豆给钱就卖。”

费劲

大葱不好卖琢磨出“新生意”

账本

1.4万斤大葱全部卖完才有不到1万元的毛收入大叶香菜、小黄瓜不到100斤就能赚上2000元

16日6时,新月路秋菜点,菜农早早来到市场,抢占有利地形准备一天的销售。

从哈拉海镇赶来的刘顺心情不错,稀里糊涂抢到了一个被市场菜农公认为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位置。把成捆15斤、30斤的大葱、大叶香菜、小黄瓜摆放完毕,刘顺就与一旁卖白菜的大姐侃了起来。

“别人卖葱都是一水的葱,你咋还卖别的。”大姐不解地问。

“主要是卖大葱,其余都是家里的地边菜,扔家给人都不要,到这边还能卖高价。”刘顺说,这是秋菜集中销售后第三趟来到长春。

刘顺是一个葱农,今年自家地里,秋葱收成1.4万斤。在他看来,今年市场价格,去掉物价上涨因素,价格不算这几年最高的。进城卖葱这3年,在他的记忆里,大葱每斤的平均价格大概是0.6元、0.8元、0.7元。但与白菜和土豆相比,大葱好歹算相对好卖些,但并不是说大葱热销,走量快。

“买家太挑剔,卖捆葱,得说一堆好话,遇到同为卖葱的二道贩子,还得斗智斗勇,这么费劲才卖了9500斤。”虽然卖葱,但是刘顺并未对这块抱有太大的希望,全部卖完才不到1万元的毛收入,费时费力,所以不能只盯着葱。

刘顺口中,“不能只盯着葱”,其实指的是串联、搭配销售。不农闲时,经常赶集卖“日杂”的他,对目前收入不满意,脑子里冒出一堆想法,并将其植入销售中。

“村子里,不少农户都种了大叶香菜和小黄瓜,他们没有条件进城,我都给收了,均价不到1.5元,差不多有1600斤。”刘顺说,进城多年,发现一个现象,虽然城里人秋菜买得少了,但腌咸菜人增多,只要东西好,完全能卖上好价钱。

他举例,大叶香菜、小黄瓜,因为不是谁手里都有,这几天对外销售的价格卖到了3元/斤,不到100斤基本都卖没了。扣掉损耗,赚上2000元一点问题也没有。“可别小看这点钱,得2857斤大葱才能卖出这些钱,今年大叶香菜、小黄瓜下手晚了,要是提前下手还能赚得更多。”谈话间,刘顺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转变思路的刘顺,想到还不止这些。“估计看到别人腌的咸菜,很多人也想腌,但是不知道去哪里买坛坛罐罐,我觉得这也是个市场,”刘顺偷偷告诉记者,如果手中大葱卖完,打算到光复路转转,了解一下坛坛罐罐的价格,如果价格合适,不排除搬到市场来卖。

追问

秋菜为啥越卖越难?

曾几何时,在长春每到深秋,家家户户都会大量购买白菜、大葱、萝卜等秋菜,以保证冬天也能吃上蔬菜。但眼下,市场需求正在发生转变,与中、老年人相比,作为消费中坚的70后、80后,已经少有买秋菜的习惯。传统秋菜,为啥在省会城市里越来越不受人待见?

其实这不难回答,菜农就能说清:城市里楼越盖越高,可储存秋菜的地方几乎没了;年轻人极少有买秋菜的习惯,老年人又购买力有限;新鲜蔬菜超市农贸市场长期供应;种植面积虽有减少,但是总量依然很大。根据长春市农委披露的数据显示,最近两年,长春秋菜种植总面积从4.4万公顷下降到了4.246万公顷,秋白菜、秋葱等秋菜产量也从产量近25亿公斤降至21.2亿公斤。

新文化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春市蔬菜主要来源地是城区各乡镇以及农安县、德惠市布海镇等;外埠地区主要有公主岭范家屯镇、怀德镇等。

“咱们城区秋菜上市量,每年在一亿公斤左右,完全可满足春城市民需求,根本上讲,秋菜难卖,就是需求量减少。”长春市农委园艺特产处戈处长表示,这种现象,不光是在长春,东北其他城市也有类似情况发生。而对于菜农所列举的原因他也表示认同,城市的快速发展,蔬菜供应的常态化,以及市民购买秋菜观念的改变,导致秋菜上市后阶段性集中需求萎缩。

的确如此,在秋菜集中上市期,秋菜难卖,不止长春一地儿。同为省会城市,新文化记者从沈阳、哈尔滨当地媒体公开报道发现,秋菜销售难场面同样出现。

咋办

秋菜这门生意如何继续

面对秋菜销售不力的局面,如何需求和拉动新增长极?

“下一步,将加强产销衔接,抓好信息服务,引导农民合理种植。”戈处长说,现在北菜南运、北菜北运已有样本,丰富秋菜的销售渠道,加快农超对接的步伐,实现从农田到销售终端的直接对接,也在推进。

同样的问题,专家也给出建议。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占国在接受新文化记者采访时表示,需求减弱是客观的现象。经济学上讲,消费引导销售,但秋菜市场恰恰相反,成了销售等待消费。这种计划经济痕迹浓重的消费模式已经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而且,市场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狭窄,生产风险不可控。这并不是说,农民不能种菜了,不去市场销售了。

“要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方式。”王占国认为,营销多元化,种植差异化,专业化合作或是出路。具体来看,所谓的营销多元化,主要可以围绕互联网+秋菜模式,通过电商平台打通延伸销售半径,现在农村推广电商培训,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基于该突破口,可实现蔬菜异地销售,也就是常讲的北菜南运、北菜北运,农超对接。而种植差异化,指的是,对品种精准种植,比如可以种白菜,但前提是能不能种有机的?吉林大米过去谁能想过,会卖几十元或是百元一斤,但这就实现了,因为是有机的。而最后的专业化合作,其实就是推广建立农民合作组织,从松散到集合,不但可以提高更高抗风险能力,还能在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夺取销售定价主动权方面更具优势。他认为,吉林省秋菜种植,具有气候、土壤先天优势,容易种出上等秋菜,在种植结构和品种选择上生产方式上,进行优化。缩小供应链的中间环节,让农民与市场的距离拉近,对于解决秋菜销售难,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