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公益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

运动公益成公益机构筹款新方式

来源:京华时报2015-09-15 09:36:44 公益 方式 机构

9月12日,3200名“善行者”在居庸关长城挑战百公里徒步。

9月12日,中国运动类公益活动来了场“大碰车”,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百公里“善行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挑战八小时”以及深圳“全橙跑,刷地球”等公益赛事都在这一天举行。近两三年,运动类公益筹款活动从国外传入并逐渐升温,甚至扎堆举办,这是一种怎样的项目模式,让它如此受欢迎?

体验式公益徒步遍地开花

9月12日早上六点半,2015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者”公益徒步活动在北京昌平区居庸关长城举行出发仪式,800支队伍、3200人共分6批次出发。与此同时,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挑战8小时”拉开帷幕,2000多名队员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开走。作为国内两家重要的公募基金会,都将本年度大型品牌公益活动选在了这一天。

近年来,公益徒步类的筹款活动可谓“遍地开花”,壹基金的“为爱同行”、阿拉善SEE的“穿越贺兰山”、上海联劝的“一个鸡蛋的暴走”,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类似活动。不只是公益徒步,各种大型的群众体育活动比如马拉松

和创意跑步活动数量也有所增加。

壹基金从2009年起就开始与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合作“为爱奔跑”公益马拉松,2013年又尝试举办“为爱同行”徒步活动,今年已连续举办了三年。

“为爱同行”项目经理童璋介绍,2014年9月,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国务院发布文件,取消了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从此,大型公益体育活动“井喷”,机构相继开展了体育与公益相结合的项目。“一方面与推动‘全民健身’的宗旨相符,另一方面,将运动、健康和时尚的生活与公益相结合,符合现代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童璋说。

成本控制和安保面临挑战

在这样的“扎堆”态势下,各家公益机构都使出浑身解数避免同质化竞争,不仅徒步距离从15公里、30公里,飙升至50公里、100公里,而且在筹款方式上有所拓展,力争搭建一个人人可参与的公益体验和互动平台。

从已有的公益徒步活动看,主办方大多采取“亲近自然+自我挑战”的体验形式,每四名队员组成一组,在规定时间挑战几十公里,还要通过朋友圈、网络平台

等向亲朋好友推荐项目,为特定受助对象筹集善款。

将公益与运动、挑战和体验相结合,其实在国外公益机构中已经被运用得很普遍,其运作也更加成熟。但在国内只是刚刚起步,面临许多挑战。童璋坦言,相对于商业活动,公益活动在成本上并不是那么充裕,如何在这个前提下,把活动设计好、组织好,又能控制成本,这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从地点选择、路线规

划、活动报批、活动报名、志愿者管理、营销推广到活动现场执行,每一个不可控因素都可能成为困难。”童璋说,尤其是有大量公众参与,需要做好安保工作计划和执行,协调统筹好当地政府各支持部门和其他落地合作伙伴的分工配合。

而“善行者”此次活动,除了工作人员,共有200名蓝天救援人员、36名武警总医院医护人员以及600余名大学生及社会志愿者参与。

关注队员体验感互动感

除此之外,多家机构在采访中表示,队员体验感和互动感是他们筹备活动最看重的,也是执行中压力最大的。作为内地首个百公里公益徒步活动,“善行者”徒步活动路线长,要挑战50或100公里的长途距离,而且今年参与人数较2014年翻了近一倍。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红涛介绍,为了提升队员行走体验,他们在路线上进行了优化,不仅经过昌平特色景区居庸关长城、十三陵景区,还新加入了一些特色路段。“去年50公里与100公里路线完全重合,今年考虑到参与者的体验,我们把50公里的难度略微调低了一点。另外,将路线分开也能分流大波队员。”

“为了能够给队员们最好的体验,我们准备了三套方案,组织探路30余人次,累计行程超过500公里。”“挑战8小时”组委会负责人顾蒸蒸表示。

童璋也表示,今年“为爱同行”主要增强了参与人的体验感和互动感。比如活动全程微信化,首次采用微信报名,微信支付提供了多样的爱心捐赠通道。同时通过微信运动,已报名队员可以随时开展徒步锻炼并记录自身行走的数据。

事实证明,这些徒步者的确是“走”出了善能量,公益筹款效应稳步攀升。

(记者 任珊)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