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阿来:文学有个基本功能就是破除遮蔽

来源:晶报2015-08-21 14:03:42 阿来 功能 就是

作家阿来的新书《蘑菇圈》日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由《蘑菇圈》和《三只虫草》两部中篇小说构成。《蘑菇圈》沿袭阿来一贯的对藏区的“人”的观照,以平凡的生命包容一个民族的历史,表露出阿来对于藏区人的“生根之爱”。《三只虫草》讲述了藏区小学生桑吉在藏区的“虫草季”,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实现内心纯粹的理想而逃课挖虫草的故事。

近日,晶报记者电话采访了阿来。阿来表示,写这两部小说,是因为亲眼所见这些年来消费社会对边远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对于进军影视行业的问题,阿来则表示还在筹备中不想多谈--“我只会分出一部分精力去做,我主要的精力绝不会转向,而且绝不会以放弃我现在个人的写作为代价”。

聚焦消费社会如何影响藏区生活

晶报:这本书讲的也是藏区故事,跟《瞻对》等之前的几本有什么不同?

阿来:这本书是有关现实题材的,《瞻对》写的则是历史。比较起来,《瞻对》是宏观的作品,而这本是从一个很小的切口来写今天的消费社会对于边远地区的影响。实际上,今天大多数都市人对边远地区感兴趣的不过两点,一是风景旅游地,二是有什么好的产出,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了。这两篇小说就是写藏区的这种情况。除了少部分被当成旅游目的地以外,藏区现在对大众而言最稀奇的东西,一个是虫草,一个是松茸。这两篇小说其实写的就是消费社会是如何需求它们,同时消费社会的这种需求又在当地人的生活当中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虽然是两部小说,但是从根上来说是一脉相承的。

晶报:为什么选取了中篇的体裁?

阿来:现在有些作家动不动就写长篇小说,其实很多小说用不着写那么长。拿到材料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该写多长,就觉得我要讲这个故事。所以并没有说我一定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或者中篇小说,而是我拿到的材料适合写成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

晶报:这两部小说从准备到写作花了您多长时间?

阿来:写作时间不是太长,都是今年上半年写的。但是大家对虫草、松茸的消费,以及这种消费在藏区造成的影响很早之前就发生了。虫草被一炒再炒,炒到现在几乎都脱离了它的价值,至少有三十年了,松茸也是。我一直在观察这种现象,不会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才开始观察。所以要说整个时间的话也的确很长。

敏感是文学艺术家的基本素养

晶报:写这两篇小说您有没有特意到藏区去收集题材,或者说去考察过?

阿来:这种题材我们身边太多了,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都不需要特别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因为你就在这个生活当中。它不像《瞻对》,是一个很远的背景,我们需要去藏区知道更多的东西。这本小说所说的,随时随地都在你身边发生着。现实生活也分两种,一种是确实跟我们今天有点远,那么我们得去了解去调查。还有一种就是我们本来就在生活当中,只是你对它有没有感觉。对后一种生活,你也有两种态度:你是麻木的,觉得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如此;还是你觉得生活当中确实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来刺激、引发你思考,是吧?

晶报:所以您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

阿来:我觉得,如果要做文学艺术,连敏感都没有恐怕就不好了。做文学艺术的人需要一点不一样的东西,那么我想敏感也是其中之一吧。

晶报:接下来有什么写作计划吗?

阿来:这个还不知道,还得再看。就像在一个城市里,我们对大城市的地图可能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但是从微观上说,下个十字路口,是往右拐或者左拐,我会碰见什么具体的东西,我不知道。我希望碰见值得碰见的东西。

不会附和潮流去写作

 晶报:这两年非虚构写作比较热,而且谈到非虚构写作也经常谈到您之前的几部作品,现在突然冒出《蘑菇圈》,大家可能还会有很惊奇的感觉。

阿来: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给自己设限嘛,我们生活这么丰富,会碰到不同的题材,有些题材适合虚构一下,有些题材就用不着你虚构了,这些其实都是由题材所决定的。而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拉到一个框里,这样画地为牢其实不必要。创作是一件很自由的事情。

晶报:您在创作的时候比较重视哪些要素,或者哪些点呢?

阿来:最重要还是生活对我的触发,最重要的还是观察,深入到现实当中,然后由现实来触动你。而不是说,今天晚上我做个梦就赶紧写写,或者跟某个出版社的人一起商量,出于一种商业考虑来写东西。

晶报:您会关注当下比较热门的选题吗?

阿来:我不管这些事情,不太在乎这些。我想的是我要怎么写,而不是说要写这个东西是因为当下有人写、当下热起来了,我没有这个想法。我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按照自己的路数、按照自己从生活当中得到的感受来写作。我觉得去附和任何一种潮流,从文学上来讲,可能都是不正确的。

作家不该啃自己老本

晶报:《瞻对》这本大部头从出版到现在,读者的反馈、评论界的评论也有了很多,您现在回头再看这部作品,有什么想说的吗?

阿来:我从来不回头看我的作品,只往前看。因为你已经写过了,你总不可能先吸收了大家的意见,然后再重新来过,或者是修改它。我觉得艺术作品就是一次成型的,小说跟绘画、音乐一样,好的它自然就好,如果它有什么遗憾跟缺陷,那就让它在那儿。这也是对我们作家、艺术家前进道路上的真实的记录。所以我觉得,我们就继续往前吧。如果你要克服掉一些什么东西,应该在下一部作品里去克服,不应该又回过头去吭哧吭哧啃老的东西。我们也不应该啃自己的老。

晶报:不是第一次跟您聊天,但每次都觉得您对周围都市的东西看得特别淡,没有什么您特别在意的想要挖掘出来的东西吗?

阿来:因为文学有一个基本的功能就是破除遮蔽。有些东西能被所有人看见,但是我们生活当中,我们这个社会当中,有很多东西我们还看不见。我们把这种东西叫做遮蔽。文学就是破除遮蔽的工具。破除遮蔽不是它唯一的功能,但它能引导大家更全面看待这个世界,告诉大家我们的世界不止是我们周围这几条街道、这几栋写字楼、这几个超市,不是我们网络里头开的那些网店啊、论坛啊……这个世界肯定比这些更广大。

(记者 姜梦诗 实习生 董乐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