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产经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产经

加快推进我国能源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来源:中国能源网2015-07-27 10:39:05 根本 能源 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就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深刻地分析了我国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关于能源发展的各方面关系,系统科学地提出了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能源问题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面临新形势新常态,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能源战略思想,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快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能源国际合作,促进我国能源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推进能源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必须实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将能源发展提升到推动“四个革命”的前所未有高度,表明了能源发展影响的全局性、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解决方式的非常规性。能源革命意味着我国能源战略的根本性变化;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四个革命”和国际合作“五位一体”,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布局。首先,明确控总量是前提,破除了保能源供应安全就是单纯扩大生产的传统思维,运用调整产业结构等全局策略抑制不合理消费,实施能源节流、集约使用和提高利用效率,为能源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打破以碳基能源为主要动力来源的格局,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为主要开源方式,建立低碳的多元供应体系,保障能源供给安全,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再次,依靠创新驱动,占领能源科技制高点,形成能源产业链世界级竞争力,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能源科技跨跃式迈进,为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复次,以市场化推进能源体制革命,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建立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机制,形成规范完备的能源法治体系,提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最后,着眼全球能源秩序调整和格局重塑,在增进国际能源合作与交流的同时,加大能源供应全球布局,务实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加快能源技术、装备和队伍走出去,提高在国际能源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开放破除发达国家全球能源市场的控制权,推动建立有利于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论述了事关能源战略和能源发展的最核心、最根本问题,升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能源经济工作规律的认识,是指导新常态下能源战略发展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能源战略思想,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把握能源战略方向的总指针,践行能源发展任务的总纲领,落实能源管理工作的总抓手。

加快推进能源消费方式转变,努力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是导向。转变能源粗放利用方式,改变经济增长对能源投入的过度依赖,限制不合理能源消费需求并遏制需求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能源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基础。

坚持节约优先,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碳排放国,能源供应压力很大。2014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8.4亿吨标煤。我们必须改变依靠大量投入能源资源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协调好能源消费与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能源供应的关系。

严格控制“三高”,积极促进产业和区域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逐步淘汰技术落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能,并将其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抓手;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提升,积极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改善贸易结构,严格控制高能耗产品出口。优化能源区域布局,在重点区域更多地使用优质能源,进一步改善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的能源消费结构。

加强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单位能源产出效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能源利用效率低。要高度重视能源技术变革的重大作用,大力推广节能技术,重点攻克高耗能领域的节能关键技术,建设能源示范工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研究掌握能源生产开发转换、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的节能环保新技术,提升能源装备制造水平。加快推进电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电能替代

电力发展居于能源战略中心地位,对于保障能源多元供应、集约化开发能源资源、优化能源输送格局、提高能源配置效率、推动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电源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清洁高效煤电。我国能源产用逆向分布特征明显。统筹规划,进一步优化全国发电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煤电、风电和光伏基地,在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前提下发展东南沿海地区核电,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加快西南等重点流域水电开发;通过装机容量、环保容量替代,在负荷区建设一批大容量高效节能环保燃煤机组,实现经济环境效益最优。坚持电力清洁发展,以超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大型背压式热电以及热电冷多联供等先进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清洁煤电;加快在役煤电机组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加快风、光、生物质等清洁能源开发,确保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强化电网大容量输送能力,实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充分利用铁路、水路、公路和管道等各种能源输送通道,积极发挥特高压和超高压输电以及电网网状化优势,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系统科学的现代化能源综合运输体系。结合电源布局,科学配套建设外送通道,通过电网推进能源互联互通,优化电力调度运行方式,紧密调节电力供求关系,实现能源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推进电网智能化,实现与新能源兼容。智能电网旨在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一方面,电力企业应积极挖掘需求侧响应资源,使用户及时掌握用电状况和电价等信息,主动参与用电管理,实现节能服务;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运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协调控制技术和储能技术,实现对包括风能、太阳能在内的各类能源的准确预测和合理控制,最大限度地消纳清洁能源,实现传统电网与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的融合发展。

拓展电能替代应用领域,提高电能消费比重。电能是清洁、高效、便利的终端能源,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下降4%。电能替代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和保护环境。我国电力消费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电能替代前景广阔。在工业领域,加快以电力取代燃料动力和燃料加热;在交通领域,加快电动汽车发展,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电气化;在商业和居民用能方面,加快以电采暖、加热替代燃煤锅炉,鼓励餐饮业和居民厨房用能电气化。

加快推进煤炭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煤炭仍然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未来将控制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2%以内。

促进煤炭集约高效利用,减少煤炭分散直接燃烧。我国仍然有超过20%的煤炭还在分散使用。分散燃煤用能效率低下、污染严重,成为导致雾霾、酸雨的重要因素。应加快推广工业领域的锅炉、窑炉改造以及民用领域的电能、天然气锅炉采暖等技术,有效减少煤炭分散直接燃烧。

提高煤炭洗选比例,加强电煤梯次利用。煤炭洗选可有效减少烟尘、二氧化硫和氧化氮代谢产物的排放,提高锅炉效率,节约运输成本。2015年,我国煤炭洗选比例目标为65%,仍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90%以上的洗选比例。大力发展高精度煤炭洗选加工,实现煤炭深度提质和分质分级。对发电企业积极落实煤炭差别梯次利用,加大入炉煤配煤掺烧力度,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率。本着就地利用原则,在煤炭主产区和煤炭基地建设低热值煤发电项目。

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提供油气应急保障。世界已进入能源和化工原料多元化的时代。加快完善煤制油气技术并实现完全自主化,及早拥有油气供应的应急手段。对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项目等现代煤化工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有序推进,应综合考虑企业的资金实力、人才技术、发展基础等条件,择优选取几家国有企业重点发展。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现代煤化工发展道路。

打造一流能源跨国公司,加快“走出去”战略步伐

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考虑全球布局,加快“走出去”步伐。一流强国需要一流企业,重整世界能源板块格局,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离不开具有全球影响力、综合实力强的跨国能源大企业的积极参与。

加快我国能源企业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以参与全球竞争为基础,以全球化市场为平台,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快推进能源企业国际化发展。发挥国有大型电力、石化、能源建设企业的龙头作用,鼓励能源企业积极走出去,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培育世界知名品牌,发挥我国企业在定价权、标准制定、市场细分等方面的影响力,形成一批一流能源跨国公司。

积极布局海外业务,推动“一带一路”能源战略。能源企业贯彻“一带一路”战略,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能源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互联互通”。能源电力企业要打头阵,做先行者,在火电和水电建设施工、电厂运行维护、核电技术出口、电网建设与管理等方面,通过实施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强境外资源能源开发合作,拓展合作模式,实现以点带面,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大力开展全业务链整合,形成“走出去”合力。当前国内的能源技术、装备和工程队伍“走出去”的力量仍较分散,缺乏拳头产品、合力不足,甚至存在内耗。加强能源行业各板块内部整合,提升整体实力,要紧紧围绕拳头产品,实施相关企业重组,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集成协同能力,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