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乡村振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英国就地城镇化呈现阶段性特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7-06 15:07:36 英国 阶段性 特征

摘要:所谓就地城镇化,是让农民在本地从事非农行业劳动;将乡村改造为城镇,使之具备与城市相同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农民就地转变为市民,而不是大量涌入异地城市。

在城镇化浪潮中,就地城镇化是一个热词。所谓就地城镇化,是让农民在本地从事非农行业劳动;将乡村改造为城镇,使之具备与城市相同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农民就地转变为市民,而不是大量涌入异地城市。英国是最早实现城镇化的国家,其城镇化属于原发型。1851年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1891年超过72%,农村基本实现城镇化。除具有前述特征外,英国就地城镇化还呈现明显阶段性特征。

原工业化时期:

离土不离乡 就地非农化

15—18世纪,即近代早期的原工业化(乡村工业)时代,英国就地城镇化以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非农化为特点,部分村庄演变为手工业村镇。这一进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在每一步骤中,往往多种状态并存。

第一步,农民以农业为主业、以非农业为副业,即亦农亦工。在英国乡村毛纺业的初始期,即为这种样态。15世纪后期起,毛纺业遍及英国乡村,从业者主要为农民。原因在于,他们此前已有不同程度的家庭纺织劳动基础;当时,农奴制已被废除,农民可以自由支配其劳动;随着人口增长,农民保有的土地越来越少,农业收入不足以养活全家,不得不从事工副业,以补充家用。

第二步,农民以工副业为主业、以农业为副业,即亦工亦农。随着人口增长,家庭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少,纺织等工副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农业收入的比重则越来越小。

第三步,部分农民不再从事农业,而完全从事乡村工业,即农民非农化。16世纪和17世纪,这种现象在西南各郡和东盎格利亚这两大毛纺区非常突出。西南农村出现许多专业毛纺业者,他们由兼营毛纺业的农民演变而来。东盎格利亚乡村的大多数新呢绒生产者,也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当本地毛纺业出现颓势时,很多人并未返回农业领域,而是转移到约克郡西莱丁毛纺区。

第四步,乡村工业趋向工场化,吸附大量乡村手工业人员,人口开始集中,在诸多乡村工业区出现了手工业村庄和城镇,有的毛纺工场雇工达到上千人甚至数千人。不过,这些乡村工业的本质是手工生产,生产手段没有发生变革。当毛纺业丧失竞争优势时,这些手工业村镇也很快衰落。

工业化启动期:

城市吸纳更多劳动力

与传统毛纺区不同,英格兰西北部有兰开夏棉纺区、“黑乡”铁制品生产区、约克郡西莱丁毛纺区、哈兰郡金属品加工区。这些乡村工业区于16—17世纪起步,17世纪晚期以后进入高潮,出现许多手工业村镇。18世纪中期,该地区率先发生工业革命,乡村工匠演变为工厂老板或工人。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这些手工业村镇成长为工商业城市,对资源和人口的吸附力大大增强,不但促使周围农村走向城镇化,农民就地转变为城镇居民,而且吸收了区域内外的大量城乡人口。

工业革命前,兰开夏是英国最重要的纺织区,包含三个纺织业地带,一是以曼彻斯特和波尔顿为中心的中部棉纺和棉麻混纺业地带,二是以普雷斯顿和斯托克波特为中心的西部、南部麻纺业地带,三是以罗奇代尔为中心的东部毛纺业地带。工业革命最先在兰开夏的乡村棉纺业中发生,聚集了大量人口,促使当地手工业村镇转变为工商业城市。因此,这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地区。

“黑乡”铁制品生产区位于西密德兰,铁制品生产的较快发展始于17世纪,伯明翰和达德利等是铁制品业城镇,这一地区还有大批手工业村庄。该区也是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之一,瓦特蒸汽机最早就在伯明翰投入应用。工业革命中,资源和传统优势使西密德兰成为英国最重要的煤铁生产基地,就地城镇化速度加快。

约克郡西莱丁毛纺区是18世纪英国最大、最重要的毛纺区,由于毛纺业传统和优势惯性,该地区最初对工业革命有一定抵触。19世纪初,才全面采用机器生产等新技术,毛纺业发展迅速。以利兹和布雷德福等为中心,西莱丁成为英国又一个重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地区。

以约克郡南部设菲尔德为中心的乡村地区,中世纪晚期就出现了刀剑五金品制造业,成为哈兰郡金属品加工区。虽然该地区并未率先发生工业革命,但很快成为英国最重要的钢铁生产中心。

随着手工业城镇发展为工商业城市,需要吸纳更多劳动力。因此,在新城区所覆盖的原有乡村以及城郊农村,人口大多转变为城市人口或为城市服务的人口。因工商业城市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离城市稍远的乡村农民也纷纷向城市迁移,而不是以就地非农化为主。

工业化完成期:

乡村改造运动兴起

工业化接近完成时,英国城市人口已居多数,剩下的乡村区有两类。一类是工业地区城市之间的农村,它们已演变为附近城市的从属物,几乎与附近城市一体化。另一类则是典型农业地区或乡村地区,仍以农业为主体,例如英格兰的东北区、东密德兰、东盎格利亚、西部和西南部等。在工业化完成期,就地城镇化主要发生于第二类乡村地区。

工业化高潮后,大中城市的优势已十分显著,与农村拉开了很大差距,普通农村基本不具备与城市竞争的能力,无力发展现代工业。同时,城市地理布局呈现饱和状态。典型农业区已很难走村庄演变为工业村镇、继而成长为城市的就地城镇化道路,也很难走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转化为非农人员和市民之路。

在工业化完成期,就地城镇化主要转向乡村生活条件的城市化,依照城镇标准改造乡村。19世纪中期起,英国开展了大规模乡村改造运动,缩小城乡差别。同时,加速农业集约化、专业化进程,大大减少劳动力需求。为了经济的地区性平衡,19世纪后期又开始了工业南下运动,在东部、东南部、西南部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提供就业机会,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乡村居民逐步非农化。

工业化高潮期以后,要防止以就地城镇化为标签硬性将农民固定在本地,改变只让农民就地非农化的做法,转变让农民离土不离乡的观念。农民既可留在本地,也可就近进入周围城镇,或迁徙至远方城市,大城市不应为防止城市病而反对人口流入。如果农村的生活条件、就业和创业机会得到改善,达到与城市相同或相似的水平,农民自然会就地谋求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重大社科攻关项目“欧洲农村城镇化进程及借鉴意义研究”(14JZD038)阶段性成果)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