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做家属的,更需要他们”

来源:民生周刊2022-12-05 21:45:31

“进不去,只有等护工出来拿饭。”在山东省立医院住院楼门前,值班保安对着陈林喊道。如今,对于有患者住院的家庭而言,护工是他们需要天天打交道的人。

42岁的陈林是一名警察,前不久,母亲因肿瘤导致颈椎骨折,住进了医院。由于自己平日公务繁忙,妻子要看护两个孩子,根本无法照顾母亲。而且,“一患一陪护”的疫情防控要求,也让以往患者家属“倒班式看护”无法进行,请护工成了唯一的选择。

“医院护工分为‘一对一’和‘一对多’。”陈林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一对多”指一层楼配备若干个护工,他们平时就在医院走廊里,病人家属有需要的时候,喊到谁就找谁服务,随机性较大。

“相比之下,‘一对多’护工更有市场,毕竟需要24小时照顾的患者还是少数,除非是瘫痪或危重患者。”陈林说。

一对一  一对多

“第一次请护工,没什么经验。”问询医院导医后,陈林了解到,“一对一”护工每天收费240元到320元不等,“一对多”每天在120元到200元之间,具体跟科室及患者自理程度有关,费用通常要求预交,多退少补。部分医院需要另外支付护工餐费或者给护工订餐,如赶上法定节假日需要支付3倍工资。

“一个月下来,少则三四千元,多则上万元,比住院费还要高,况且住院费能走医保,护工费完全自己承担,普通家庭很难吃得消。”陈林考虑到母亲意识清晰,且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在征求医生建议后,他选择了“一对多”护工服务。

但请好护工后,陈林却发现,自己花了钱,服务质量却没保障。他探望母亲时发现:有时候一个护工同时照顾五六位患者,根本忙不过来,而且护工素质、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护工常常应付了事,再加上专业能力不足,对患者康复不利。

以喂饭为例,目前在院老人大多数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吞咽功能退化,有的只能吃流食、半流食,一旦喂饭不妥,严重的可能导致老人窒息。此外,像陈林母亲这样的骨折患者,如果翻身力度不当,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令陈林难以接受的是,诸如给患者吸痰这类专业性工作,有些护士甚至会交给护工做,在他看来,这种操作存在很大风险。

护工和护士的职责界限,究竟如何划定?陈林认为,护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尤其是照顾一些不能自理的病人,喂药、吸痰、采血都需要专业知识。

不到两周时间,陈林决定给母亲更换成“一对一”服务。

▲好护工带给家庭莫大的信任和安全感。图/王迪

好护工比家人更用心

“在挑选护工时,一定要注重经验,经验丰富且有责任心的护工,能为家属省不少心。”在病友的推荐下,陈林选择了家政公司的护工刘姐。

好护工是什么样子?陈林在刘姐这里看到了希望。照顾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是个细致的活,既琐碎又劳累,而且容易招来患者和家属的埋怨。

在日常护理方面,刘姐熟练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技术,带给陈林一家莫大的信任和安全感。

尤其是刘姐对待母亲像哄“老小孩”一样。一次,陈林去病房探望时,刘姐趴在母亲耳边问:“阿姨,你饿不饿呀?你儿子买来了你最爱吃的煎饼果子和白粥,起来吃一点再睡,好不好?”

喂饭的时候,刘姐总是小心翼翼地将垫巾塞到老人衣领后,再开始喂粥。有时老人看手机时间一长,刘姐会提醒:做了手术要好好养着,能不看手机就不看,这样才能让你儿子少花钱,你也少遭罪。

“好的护工,总能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不是家人,却比家人更用心。”陈林说,有时候,担心老人在床上躺久了,思虑过多,刘姐就对老人说:“看阳台上的阳光多好,走,我们到那里去晒晒太阳,补补钙,你就恢复得更快了。”

不仅如此,刘姐对医院各个部门、各种流程及要求,甚至很多医生、护士都非常熟悉。疫情期间,所有陪护都要办陪护证,出入大门的政策也经常变化,什么时候去做核酸人少,几点买早餐不用排队,外卖送到哪里才能拿到,刘姐总能快速掌握一手消息。

患者家庭和护工之间,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建立起信任,并不容易。陈林决定,母亲出院后,请刘姐到家里继续照顾老人。

“一个好的护工,在病人的康复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病人需要他们,我们做家属的,更需要他们。”陈林说。

明确、可参照的标准

通过为母亲请护工的经历,陈林对护工市场有了一定了解。他告诉记者,医院护工一般是第三方公司派出的陪护人员,护工在医院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但并不归医院管理。

护工收费通常因医院而异,并没有统一标准。在陈林所在的城市山东济南,行情大概是急诊护工一天350元左右,公司抽走60元;病房护工一天300元左右,公司抽走50元。

“作为病患家属,能做的就是劳务费用给够,市场价多少,一分不少,毕竟是请人照顾亲人,不希望服务打折扣。另外就是给护工足够理解和尊重,感谢他们对患者的辛苦付出。”陈林说。

目前,对于护工的准入门槛和资质,我国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像陈林这样的患者家属,他们更担忧的是:往往高昂的收费,却未必能换来让人放心的服务。

他坦言,作为患者家属,还是希望对于护工这个职业,能有一个更明确的、可参照的标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患者住院,只能被动地接受医院的护工,服务质量没有保障。

毕竟,对于处于康复阶段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除了治疗,更需要身心上的关怀和照料。

(文中陈林为化名)

□ 《民生周刊》记者   王迪)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