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党委副书记、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代表:用实干描绘“乡村振兴”图卷

来源:民生周刊2022-10-28 19:02:58

“二十大开幕会那天,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二次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上次是2021年2月3日总书记到我们村考察的时候。这次,特别是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我感觉力量满满,浑身都是干劲!”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党委副书记、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代表心潮澎湃,几近哽咽。

许蕾告诉记者,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村看望乡亲们时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一年多来,我们化屋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滋味。”许蕾说。

她表示,回到村里后,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乡亲们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把乡村产业发展好,生态环境保护好,民族文化传承好,社会治理效能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好,用实干作笔,描绘出化屋版的“乡村振兴图”。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党委副书记、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代表

山村巨变,村民最感党恩

“如果不是听村民亲口讲述,如果没有那些老照片,真的很难想象出化屋村曾经的样子。”2019年,30岁的许蕾被组织派往新仁乡任职,分管党建、扶贫等工作。基于此,她经常走进化屋村。

“化屋村原来叫‘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是一个昔日被悬崖峭壁阻隔的小山村,也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村民出山手扒岩、喝水江边背、住在茅草屋,吃的、穿的、用的基本上都是靠自给自足,加之滥捕乱伐,本就支离破碎的土地也开始石漠化,村民的生活过得是一天不如一天。”许蕾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扶贫惠民政策精准发力,这座“悬崖下的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山村巨变始于‘路’。”许蕾说,精准扶贫让化屋村的泥土路变成沥青路,再从沥青路变成标准化的旅游公路,“路宽了,路远了,村民的眼界、心界就都被打开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他们下定决心,让荒山披绿,让碧水长流。”

几年之后,化屋村千余亩经果林硕果累累,山间石缝也长出了新树苗,加之化屋村以苗族为主,一直传承着刺绣蜡染文化,不少山外游客顺着旅游公路慕名而来,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2017年,该村顺利摘掉了深度贫困村帽子。2019年年底,全村贫困人口清零。

勤劳、果敢的村民们并未就此“躺平”,他们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建议和支持下,翻修房屋、巧改庭院、发展民宿、繁荣民俗文化,一跃成为贵州乡村旅游重点村。

“有一次,我和一位经营农家乐的村民聊家常。我说来你家吃饭的游客这么多,得感谢爱人烧得一手好土菜。他笑着对我说,他爱人是要谢,但他最感谢的还是共产党。”许蕾向《民生周刊》记者回忆说。

牢记嘱托,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

习近平总书记在化屋村考察时的殷殷嘱托,让全村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据许蕾介绍,一年多来,村里新修8.4公里旅游公路;新建两条总长48.5公里的10千伏线路保障乡村发展建设和生活用电;搭建“5G+数字乡村统一平台”,统筹村级事务工作。村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开办了39家农家乐、21家农家旅馆、2家苗绣作坊,还组建了导游服务队和苗族歌舞队。

“2021年,化屋村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村里近五成的劳动力拥有了在本村就近就业的机会,收入也在不断增加。”许蕾笑着说。

值得一提的是,经历多岗位锻炼的许蕾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层工作功底,今年2月,她被派往化屋村任党支部书记。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化屋村乡村产业正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许蕾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在化屋村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里的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总书记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如今,苗绣在化屋焕发新“生机”的同时,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强力的产业支撑。仅去年一年,化屋苗绣车间就销售苗绣产品160万元,带动60多名绣娘稳定增收。今年,化屋村还将建成1600平方米的苗绣车间新厂。

“传统与时尚不断交织融合,村里的绣娘们正用手指绣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许蕾说。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旭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