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张炳成:空灵之貌 俯仰之资

来源:民生网2022-10-19 16:41:08

学习古人,不是抱守残缺,泥古不化,也不是因循守旧,陈陈相习,而是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汲取诸家优长,熔铸一家之言,然后,创意自我,实现蜕变。张炳成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力,笔道之中却洋溢着入古出新的变化,章法里充盈着浑然一体的魅力,那是书法艺术和书法技术的集成,那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风采,那是人生感悟、书法真谛、哲学思辨的结晶。

张炳成,1953年出生于山东招远市,1972年参军入伍,在部队受到孙晓云等战友影响,开始系统而沉浸式学习书法,期间,曾问道于书法巨匠武中奇,在武中奇耳提面命地指导中,一边求艺求学,笔耕不辍,勤学苦练,一边读碑诵帖,考证杂记,经心著目,妙悟书理书论。

几十年以来,人生的轨迹胶着书法的笔迹,张炳成从没有离开书法,早期,他以楷书筑基,打下坚实的基础,随后,又在《郑文公碑》《张黑女墓志》《张猛龙碑》,以及《龙门二十品》等魏碑之中,用情很浓,用功很专。尤其是《郑文公碑》,他下了很大功夫,心追手摩,直至今天,依然常临常新。同时,上溯古法篆隶,披离百家点画之理,学“二王”,学智永《千字文》、孙过庭《书谱》,兼学赵孟頫、董其昌、祝枝山、文征明等一脉相承的书法之法,深悟“颠张醉素”,旁参米芾、王铎、傅山等草书巨匠,并吸收康有为、郭沫若、武中奇、沈鹏、林散之、孙晓云等近现代名家书法之艺,兼收并览,广益博考,终成一家之美。现以行草、行草书立貌,成为媒体追逐、收藏家青睐的对象。

 

 《静夜思》 李白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纵观张炳成的书法,无论是用笔、取法,还是结体、线条,无不带有很强的传统风神,却不是某家某法的复制,而是,熔铸百家之长的升华。比如《道德经节选》《杜牧诗·山行》《张继诗·枫桥夜泊》《李白诗·将进酒》等等作品,结体飘逸洒脱,顾盼生动,富有空灵之貌,线条柔逸韵畅,跌宕交错,富有俯仰之姿,点画之间,带着《郑文公碑》的开张、《龙门二十品》的欹侧、《张黑女墓志》的妍美,起承转折之中“二王”的神韵,赵孟頫的隽美、孙过庭的遒劲,统合一体,融成精妙,笔笔有法,字字生辉。可见,传统技法张炳成已胸有成竹,放笔就在手底,随意调用而毫无阻滞。同时,张炳成依仗着深厚的书法功力,让笔性伴随着胸臆的变化而变化,让笔意伴随着胸次的起伏而跌宕,充分发挥情感入笔的独特妙韵,让行笔增加变化,让变化显得自然而富有张力,尤其在一些字体之中,张炳成故意加长某一笔划的行笔过程,使字体显得飘逸而富有节奏,厚重而兼具灵动,也让章法布局显得疏朗而又从容,自由而又充满视觉力量。章法、笔法、墨法等等元素在“书法之法与书法之艺”的辩证之中,不呆、不板、不火气、不燥气,刚柔相济、虚实相生、动静交融,鲜明而又和谐,严谨不失灵动,险峻之中又坚守朴素庄重之美,体现出游刃有余的书法功力和超强的融汇能力。

在张炳成的行书之中,可以看到魏碑、隶书的痕迹,这是积年立足行书而深研魏碑、隶书所侵入血脉之中的印记。可能是有心,也可能是无意,张炳成的书法,多以横向取姿,纵向取势,字方而内敛,中紧而外拓,字体结构,平正之中,有险绝,端庄之中,显婉媚,雄强而不僵滞,舒展而不局促。用笔之法则方圆欤侧相得益彰、枯湿浓淡交相辉映、牵丝连带顾盼呼应,挺劲的、峭拔的、骨力的、畅达的,一切都在妙韵之中,却不能言其妙,仿佛一切真如“高峰坠石、千里阵云、万岁枯藤”,又不能道其真,遒劲隽美的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婀娜高峻的形态在清晰古雅、潇散飘逸的气息中富有节奏,情感与意境同频共振,追寻自我,抒发情感,如娓娓倾诉的心语,低吟浅唱,字字珠玑,声声入耳。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不第后赋菊》黄巢

张炳成的书法不管是老辣苍劲的,洒脱飘逸的,还是意味隽永的、舒畅流美的……,都不随时流、不入俗套,而是,我笔写我心,写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写出独有的艺术风神。书法实践伴随着艺术追求,张炳成始终秉持“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书法理念,穿梭于朴茂与奇姿之间,捕捉游离于古典与现代审美之间“游笔”,以传统碑帖的形似为基,取其神韵,让通灵生发于笔端,形成平和雅致,质地干净的书法品格。同时,他讲究变化,注重“不同”之间的微妙,意在从一点一滴之中实现突破,力争写出精妙入神,写出气韵飘举,传递出浓郁的现代文人书法的品格,独特而意蕴悠远,耐人寻味而使人流连。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但凡功成名就的书法家无不是积学厚养的过程,但凡叩击心扉的书法作品无不是书法家内在充实的显现。军旅生活铸就了严于律己、坚毅不拔的个性,传统文化的沁润让人温纯朴厚,谦恭睿智,张炳成骨子里又是一位倔强、坚韧的人,甚至有些执拗,当他确立书法这门艺术与自己的心性相合之后,他就咬定了青山,笃定恒心,沉醉于一笔一画之间,有时为了解决一个笔法,他朝夕揣摩,废寝忘食,甚至夜不能寐,每有会心之处,或抚掌跳跃,或绕案叫绝,眷念如初恋,痴迷若狂癫,家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时候,家人也很反对,朋友也不理解,可是,不服输的倔劲,不甘人后的韧劲,让他义无反顾,依然决绝地探寻在书法之路上,苦行僧一样虔诚,修道人一样真诚,也许正是基于这种源于心底的动因,他才始终如一地躬耕求索,不知疲倦。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下争》  《史记引谚》选句

生活中,人可以没有钱,却不可无癖好,“人无癖不可交,以其无深情也,以其无真气也,”毫无疑问,锤炼书法之法,表现书法之艺就是张炳成的癖好。正是因为书法这一癖好,张炳成才活的精彩、活的有滋味、活的有盼头;正是因为书法这一癖好,张炳成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也练就了一手好字,让他与天南海北的书法爱好者拉近了距离,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正是因为书法这一癖好,张炳成才畅游于历代碑帖,神会古人,握手先贤,入身、入情、入心,精神往来于天地之间,神游遐想于静心之中,意有所适,情有所遣;也正是因为书法这一癖好,才使张炳成在学无止境的书法艺术中,内蕴充实,散发着光芒,获得了众多殊荣,赢得了别样的魅力人生……可以说,书法是张炳成精神的家园,是品古抚今、修德养正的道场。

当代书坛,能耐住寂寞,不求虚名而修出真功的书法家,实属凤毛麟角,毫无疑问,张炳成就是卓然自立者之一,他那基于一朝之变的书法艺术是70多年风雨人生而修成的正果,是智慧、才情、汗水凝聚于笔端的风华,演绎着艺术真谛,诉说着人生感悟,浓缩着处世哲学。

书法艺术是公正的,张炳成每一滴汗水都得到了应有回馈,相信,历史老人也是公正的,人才不会埋没,真情也不会辜负,追逐崇高,诠释崇高的张炳成也必将迎来属于他的崇高。

(文/桑干)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