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生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生态

气候变化绿皮书:我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21-12-17 19:11:41

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第13部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1:碳达峰碳中和专辑》。

绿皮书指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了实质性提高,试点城市的整体低碳水平明显高于非试点城市。绿皮书还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进入低增速、低增量的阶段。

上图:12月9日,江西省丰城市董家镇付家村南山水库“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正酣,连片光伏板在夕阳映衬下景美如画。(占佩璐/人民图片)

对182个城市的系统评估显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气候变化绿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的专家,与国内气候变化领域一线学者联合编撰,2009年以来已发布13部。

绿皮书对2020年182个城市的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估,并对比分析了2010年、2015年—2020年各城市的绿色低碳动态变化情况,得出我国城市绿色低碳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的结论。

2020年,182个城市的绿色低碳总分在62.55—96.17分之间,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试点城市低碳水平高于非试点城市。2010年低碳试点建立之初,未出现90分以上城市,2020年90分以上城市达到18个,接近评估城市的10%;80—89分城市从12个增加到115个,占评估城市的63.19%;60—69分城市减少到2.75%。深圳、北京、昆明、厦门、成都是多年评估中排名前十的城市。

2020年,四类不同类型城市中,服务型城市绿色低碳水平最高,其次是生态优先型、综合型、工业型。与2010年相比,四类城市得分均值都有显著提高,服务型城市提高最多,其次为综合型、工业型、生态优先型。跟踪评估发现,四类城市排名前三的基本都是低碳试点城市,且名次相对稳定。

历年跟踪评估发现,试点城市对“双控”指标的完成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势明显。深圳、北京、昆明、厦门、桂林、成都、广州是排名靠前的试点城市;非试点城市排名靠前的城市主要为福州、珠海、南宁、丽水、连云港、南通等。

绿皮书建议,抓住“双碳”目标的机遇,差异性布局相关产业。加强零碳示范城市、工程的建设。对于部分低碳试点成绩不俗的城市,可以率先探索城市一级、街区、园区或者重点工程、项目的零碳示范,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工作。推动创新驱动,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增效,在全社会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已进入低增速、低增量阶段

绿皮书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进入低增速、低增量的阶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重点在减排,能源供给在2050年左右要实现近零排放。

绿皮书指出,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和2005年分别下降约18.8%和48.4%,超过“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8%约束性目标和对外承诺的2020年较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也取得积极进展;风电和光伏总装机量达到了5.3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9%,超过对外承诺的2020年提高到15%左右的目标;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提前完成了到2030年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增长目标,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进入低增速、低增量的阶段。

“根据最新的评估模型和情景研究,要实现2℃目标,中国相应需要实现碳中和的时间在2065—2100年;实现1.5℃目标,中国相应需要实现碳中和的时间在2050—2075年。”绿皮书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陈迎说,要想将全球平均温度增加稳定在1.5℃或2℃之内,就必须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重点在减排,难点在能源转型,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建筑、交通等各部门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企业主力军的作用,同时警惕和化解转型过程中的风险。

我国的碳汇及主要负排放技术(如生物质能+CCUS)受限于土地规模和粮食安全问题,从目前大部分研究评估来看,可能的抵消规模在15亿至24亿吨左右。因此,就需要对能源结构作出根本性调整,其中,电力系统在2045年左右要实现近零排放,整个能源供给在2050年左右要实现近零排放。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到2035年、2050年和2060年,分别要达到35%左右、68%左右和80%左右。

绿皮书建议,坚持高质量发展,以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技术和制度创新为着力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以“双碳”目标引领能源革命,加快淘汰煤炭、煤电落后产能,加快以“双碳”目标为导向的电力体制改革;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将碳排放总量指标纳入“三线一单”、环境影响评价和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实施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行动;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加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气候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体系及重点领域和行业、重点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着力健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

今年10月份,我国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我国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指标等。

“我国实施‘双碳’目标的‘1+N’行动方案陆续发布,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双碳’目标的提出在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充分展示了中国的责任担当和为全球气候治理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中国气象局局长庄国泰说。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只是需要能源系统变革,而是需要对现行社会经济体系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已经具备很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和有利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李红梅)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