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党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

“建党百年”案例公示︱浙江浦江:好家风评价体系推动基层“三治”融合 (060号)

来源:民生网2021-09-07 09:33:40

【编者按】本文是由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献礼建党百年︱‘基层党建与民生发展’优秀案例大型征集活动”的第六批入围候选案例之一,正在进行公示并接受网络投票,如最终入选,将结集出版和对外发布。

        公示投票平台:

详细了解本次活动并投稿参与,请点击:

献礼建党百年︱“基层党建与民生发展”优秀案例大型征集活动公告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农村基层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作为国家治理最关键、最基础,也是最难的基层治理,其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2017年起,浙江浦江坚持深化新时期“枫桥经验”,着重突出人民主体地位,以党建创新引领基层治理,探索构建农户好家风评价体系,以党员联系农户网格为抓手,以农户“好家风指数”为载体,以乡村“治村公约”为约束,串联自治、德治、法治三个环节,切实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构建形成了“事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奖惩有决断”的乡村治理格局,吹响了基层治理好声音。

一、背景介绍

浦江县地处浙江中部,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盛传耕读文化、孝义文化,素有“万年上山、千年郑义门、百年书画”的美誉。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这给创新新时代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自2017年起,浙江浦江从激活社会基本单元做起,深入挖掘“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不分家,内涵现代基层治理要义的孝义家风,“有序则不乱,不乱则安”的治家准则,大力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探索实施好家风评价体系,让基层实现自治“内生力”、德治“软实力”、法治“硬实力”有机融合,推动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紧跟”的乡村治理良性循环。

二、具体做法

农户好家风评价体系,着重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主线,以突出人民主体地位为中心,以“家风量化评、好学看得见”方式,为正能量行为“站台”、为高尚品格“立碑”,让乡村实现“共议、共商、共治”。

(一)搭建党群联动网格,推动事事一起干。坚持把党建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机结合。针对农村熟人社会的实际,推行党员“就近就亲就便”联系农户机制,由每名党员联系5—10户农户,担任网格长,并在网格内推选一名群团组织成员担任副网格长,协助党员开展工作,让每名党员与群众“心贴心”,真正“进得了门,说得进理,做的了工作”,像一颗颗种子根植于群众之中,切实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共同做好网格内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民生实事帮扶、法律法规宣传等工作,形成农户有事一起议、网格有事一起干的联动局面。

(二)创设农户“好家风指数”,推动好坏大家判。深挖“江南第一家”家风文化底蕴,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力开展“党建+家训家规”建设,组织全体党员人人立家训,所有支部个个“晒家训”,带动联系农户收看《郑义门》动漫片、树好家规立好家训。开展网格“大走亲”,由党员召集全体农户,自下而上商议制定出“5+1”模式的“好家风指数”评价准则,其中“5”指的是“遵规守纪、邻里和睦、环境整洁、家庭和谐、诚信致富”等五项评价准则,“1”指的是农户受到政府的表扬或批评给予适当加分或减分”,并实行联系党员打分、家风评议团审核、村务联席会审定、乡镇党委政府批复四步评判程序。同时,在各村开设“好家风指数”量化公开栏,全员公示农户得分情况,以看得见、模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倡导形成家风正、民风淳、社风清的善治风尚。

(三)修订乡村“治村公约”,推动奖惩有决断。大力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村村选派法律顾问,全力完善镇村两级公共法律站点建设。在村规民约全覆盖基础上,全面实施“党建+治村公约”建设,村村设立“红黄榜”,每个网格内“好家风指数”最高的农户,除红榜表扬外,在同等条件下,向村集体申请宅基地审批、信贷审批、入党(参军)政审以及上报各类评优评先等重要事项时,享有优先权;全村“好家风指数”位列前5名者,将其事迹制作成牌匾,悬挂至村文化礼堂或村醒目位置;获评县文明家庭户的,可向浦江农商银行申请免担保、低利息、最高额度为30万的“好家风·信用贷”专项贷款,用以致富创业。反之,对每个网格内“好家风指数”最低的和村中平均分值最低的网格内所有农户,实行黄榜批评,并由村党组织查明扣分原因,属联系党员履职不力的,相应扣除先锋指数,情节严重者报乡镇党委,视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切实让“好人有好报”、让正义看得见,让好家风蔚然成风。

三、主要成效

自“家风指数”考评体系实施以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也给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带来有益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激发社会活力,“小指数”凝聚乡村共同体“大动能”。长期以来,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有具体的考评体系,但缺少对普通群众的量化评价和有效激励,导致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不高,在一些地区还存在“党员干部努力干,群众一边看”的现象。“家风指数”建设促进德治和法治在基层的融合,首次实现对普通群众日常行为的量化和评价,构建起全领域立体式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制度上补齐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短板问题。目前,浦江“好家风指数”建设的村民参与率达到了100%,为乡村共同体建设注入了持久续航的大动能。

(二)促进矛盾化解,“小指数”撑起平安建设“大棋局”。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好家风指数”考评使群众身边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极大地提高群众的精神境界、培育了文明风尚。在“好家风”的教导和影响下,广大群众逐步养成了和谐、谦逊的品质,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如在最先发起“好家风”建设的郑宅镇,其2019年辖区内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在2018年已下降27%的基础上,再次下降了7.2%,“两抢”案件、扒窃案件“零”发案,矛盾纠纷95%以上在基层得到化解,30%的村庄均为无案件、无信访、无安全事故的“三无村”,被中央农办、中宣部等五部委评为浙江省6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之一。

(三)营造浓郁氛围,“小指数”联结社会治理“大网格”。“好家风指数”既是评价标准,更是行为准则。通过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骨干作用和乡风文明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起“事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奖惩有决断”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实现基层治理“自治、德治、法治”的有机融合,“好家风”的社会治理功能得到充分彰显。如在推进小城镇综合整治工作中,得益于良好的社会氛围,郑宅镇仅用一周时间就顺利拆除屋顶太阳能和水箱2180台、完成20家56亩的锁具企业缓拆地块腾空拆除,一个月完成集镇区农房降层350余间。

(四)助力乡村振兴,“小指数”勾勒美好生活“大前景”。“家风指数”实施三年多来,通过弘扬勤劳致富、互帮共富等良好的社会风气,有效激励了广大村民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户不再将视线局限于“小家”,更加关注村(社区)这个“大家”。如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垃圾分类,在大畈乡正确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靠的就是好家风评价体系所激发出的农户自觉性。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0月末,浦江农商银行已发放“好家风信用贷”23.42亿元,惠及全县文明家庭19878户,目前贷款不良率仅为0.64%,为推动乡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经验启示

(一)基层治理必须把党的领导挺在最前沿,实现有效打通“最后一公里”。好家风评价体系注重把党员“就近就亲就便”联系农户网格作为治理单元,把党员推到了重点工作的第一线,零距离对接群众诉求,让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得到了有效执行。

(二)基层治理必须注重主体多元化建设,实现最重要的主体人民群众“归位”。好家风评价体系全过程突出了人民主体地位,尤其是农户好家风指数的评判标准,是全体农户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自下而上制定出来的,并成为共同遵守的准则,这让群众有了更多的存在感、参与感和获得感,让他们能以主人翁姿态,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基层治理当中迸发出最大效应,实现了乡村多元治理的有机统一。

(三)基层治理必须强化系统治理,实现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基层治理必须注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要从更具体的自治、更“乡土”德治、更微观法治做起,推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实现融合。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