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青少年心理“消防员”

来源:民生周刊2021-06-08 10:01:54

朱铭骏躺在床上,身体微侧,注视着眼前的一名少年,少年跟他诉说着一些往事……朱铭骏正在为这个少年进行心理咨询。

床边的呼吸机伸出一条长长的白色气管,直接插入朱铭骏脖子上的黑孔,断断续续发出“嘀嘀嘀”的提醒。一个多小时后,心理咨询结束了,妈妈将他的身体调成了平躺姿势。“这样比较好呼吸。”朱铭骏说。

今年是朱铭骏做心理咨询师的第3年。工作做得越久,朱铭骏越觉得这个职业适合自己,“和他们的对话更像是一种经历交换,过往的经历让我更容易关注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对方会因为我的积极状态受到鼓舞,我也因为跟他们的交流,反向治愈了自己”。

今年1月15日,朱铭骏在网上发布视频《一个高位截瘫7年半的消防员自录》,分享了自己从遭遇事故到成为心理咨询师的经历。视频发布后被大量网友关注,满屏的“致敬”和“加油”弹幕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朱铭骏曾经是守护群众、奋战在一线的消防员。如今,他是守护青少年、奋战在青少年心理战线上的“消防员”。

同类帮助同类

“我经历过崩溃、痛苦、绝望。从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也以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帮助心理障碍的朋友,就像是拯救同类,把他们从黑暗中拉到光明世界。”朱铭骏形容自己的职业,“我的经历,让我很容易和他们共情。”

2013年7月9日,朱铭骏在训练时从两米高的双杠上摔落。这次意外造成朱铭骏高位脊髓损伤,从此他成了全身上下只有脖子能够转动的截瘫者。

“活下来了,但头部以下全无知觉,24小时离不开呼吸机。”朱铭骏无法接受这种“活着”,他试图咬舌自尽或咬唇自尽,但发现没用,“还很疼”。

2016年,朱铭骏读到一本名为《遗愿清单》的书,书里提到了“心理学”。“我很好奇,心理学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态吗?”那时的他还没能接受自己高位截瘫的事实,不愿和别人交流,“很绝望”。后来,他在截瘫贴吧里遇到了一位的心理老师,后者在线上帮他度过了最难挨的时光。

2018年,朱铭骏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开始在家里营业。咨询时,他总习惯于用侧躺的方式面对面和客户交流,面对面交流是最有效的心理咨询方式,尽管这样会对他造成生理上的不适,“这样对来访者更负责。”他说。

考上心理咨询师的这年夏天,朱铭骏第一次去了当地的广场做公益演讲。“当时内心很想逃跑,只能硬着头皮上,也不知道前几次说了啥。”后来一次次和别人沟通以及陌生人的掌声给了他力量,他也有了和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纽带。

专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朱铭骏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小雅时的场景。那是去年12月7日上午,小雅“很拘谨,站在那里紧张得不知所措,你问一句她答一句”。

对小雅的心理咨询得从小雅写的一封求救信开始。“小雅刚上初三,有中度抑郁和轻度社恐(社交恐惧症)。因为父母的婚姻关系,一度有轻生的想法。她给老师写了一封求救信,她的老师听过我的公益演讲,就把小雅介绍了过来。”朱铭骏说。

朱铭骏的客户中,小雅是做心理咨询时间最长的,“她一共来过15次,因为她有社交恐惧,前8次的咨询她都不放松。”朱铭骏说。

转折发生在第10次咨询时,“小雅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怕说出来家人不同意,我就鼓励她说出来。她想今年过生日的时候去一次KTV,我说没问题,我带你去。她唱歌很好听,我就鼓励她唱两句。”朱铭骏笑着回忆道。那天,小雅给朱铭骏唱了《水星记》和《星空》。从这之后,小雅放松了下来。

“我很满意,这就是我想要的状态。”从那之后,小雅便不需母亲的陪同,可以自己坐40分钟公交车来找朱铭骏做咨询。

小雅的心理咨询结束在第15次,那天是2021年的4月22日。“我告诉她不用来了。她不能长期依赖我,必须脱离我一段时间,自己去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走出之前的状态。”朱铭骏“狠心”地终止了小雅的咨询,但他依然关心着小雅的状态。

朱铭骏将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了解情况,建立信任。每个周一到周五,是朱铭骏“面诊”父母的日子,“通过跟父母的沟通,对家庭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父母的表述主观性太强,你不能完全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问题。”朱铭骏说。这一步大概需要3到4次咨询。第二步,巩固信任关系。继续通过3到4次的咨询,“建立一个平等的关系”,通过跟孩子面对面沟通,让孩子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三步,发生改变。接受过朱铭骏心理咨询的孩子,大多数都有了明显的改变。

生生不息的希望

随着与青少年接触的增多,朱铭骏发现,真正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是少数,大多数都是青春期的成长问题。

为什么选择青少年群体开展心理咨询?“首先,大部分孩子都很善良;其次,他们很容易被感染被改变;最后,每一个孩子都把我当作知心大哥哥,都很信任我。”朱铭骏说。他会对每一个来做心理咨询的青少年说一句话:咱们就是同龄人。

朱铭骏在老家开了一间名叫“倾吧”的咖啡馆,他希望人们有事没事都可以过来坐坐,让这里成为倾听倾诉治愈放松的地方。

“这个‘倾吧’就在学校旁,这里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中心,主要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和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在朱铭骏看来,他目前的状态,可能比一些健全的心理咨询师更容易达到共情。

晚上,是朱铭骏的直播时间,他在直播间里继续不遗余力地分享心理学知识。每天直播的两个半小时是朱铭骏最快乐的时候。

朱铭骏曾在评论区写道:“意料之外的是,我收获了很多感动,很多很多,甚至让我怀疑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这么多的美好和温暖,也相信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所以我更不会轻易放弃了,绝对不会。”

□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