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产经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产经

助力乡村振兴:小蓝莓 大产业

来源:民生网2021-06-07 14:16:03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日,浙江蓝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美股份”)响应中央号召,推出了“蓝美1号,振兴万村”行动计划,拟在全国百县万村发展蓝莓产业,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6月5日,“蓝莓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暨‘蓝美1号,振兴万村’研讨会”在浙江诸暨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诸暨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诸暨市供销合作总社、诸暨市农业农村局、蓝美股份承办。

研讨会现场

据介绍,蓝莓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产业发展近40多年,目前已在全国落地种植6.64万公顷, 总产量34.72万吨。蓝莓因其高效益、长产业链,成为了各地助推乡村振兴的特色农业产业之一。

诸暨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华良在发言中指出,蓝莓产业将会是乡村振兴产业的一个巨大的亮点。此次研讨会,希望能够和各行业专家学者探讨蓝莓产业发展的高效路径,为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高效益的可持续的、且可利用可参考的优质产业发展道路。

诸暨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华良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钱文荣首先肯定了蓝美股份在过去十年中做的大量富有成效的蓝莓产业推广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作出的贡献。他强调,产业振兴,重在农民受益。这就需要懂农业、爱农村、有情怀、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进行参与。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蓝莓分会会长、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亚东介绍了2020年中国蓝莓产业发展的现状,他提出,目前蓝莓产业中已出现一个新的产业特征,即加工专用型品种的应用与生产,尤其是以“蓝美1号”为代表,丰产稳定、加工性能好、花青素含量高,已成为我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带动农户发展的先锋品种。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蓝莓分会会长、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亚东

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原组长朱保成指出,应从发掘特色产业禀赋优势、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树立标准先行理念、坚守农民富裕初心四个方面入手,探索出一套可持续的蓝莓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红东对现行的“蓝美1号,振兴万村”实践与探索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蓝美1号”蓝莓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兼具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红东

本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来自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委副书记李群彪、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委常委、副县长程从春、浙江省诸暨市上下文村书记杨七明以及衢州蓝莓种植户柴洪全上台分享其蓝莓发展之路与经验。他们纷纷表示,目前当地取得的产业发展成效,离不开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大力扶持。各个地区以政府引领、金融支持、龙头带动为基本框架,将“蓝美1号”作为带动农户发展的优质加工型先锋品种,都摸索出了一套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切实从农业、农村、农民角度出发,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蓝美股份董事长杨曙方作为蓝莓企业代表出席发言,他表示,“蓝美1号”蓝莓产业不仅可以在乡村振兴方面成效显著,对于我国的大健康战略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蓝美1号”蓝莓花青素的成功提取,使得蓝莓成为了食药同源的健康原料提取源,大大提高了产业的附加值。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蓝美股份董事长杨曙方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邵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脱贫只是第一步,如何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是我们即将面临的新的更大的课题。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蓝美股份扶助当地广泛种植蓝莓、投资建厂,更深层次参与了乡村振兴,以高质量的规划引领了高效益的乡村振兴。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赵建军表示,蓝莓作为农村高附加值产业,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期待通过此次的振兴万村计划,蓝莓产业能够极大地促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理事长杨春光作总结讲话:“蓝美1号,振兴万村”模式的全面启动,能够全力推进蓝莓产业在全国各地落地发展,是一个理想的乡村振兴产业模式。高质量的乡村振兴需要高质量的科技支撑,蓝美股份多年来以科技赋能蓝莓产业,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创新、不断发挥品种和技术优势,全力推进了蓝莓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