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财经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麻辣财经:上市公司内控情况如何?这份“体检报告”给出了评价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21-02-23 14:13:29

强有力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持续稳健经营的基础,也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的保证。人们常说“堡垒最容易从内容攻破”,对于上市场公司来说,如果企业内控体系不完善不规范,那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广大投资者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上市公司企业内部控制情况怎么样?日前,财政部与证监会组织专家工作组,对沪深两市3794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2019年度内部控制报告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专家组名义发布《上市公司2019年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蓝皮书》。

《蓝皮书》指出,2019年度共有364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总体披露占比95.99%,其中3513家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为“整体有效”,占比96.46%。共有282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74.51%,其中2677家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占比94.69%。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情况良好。同时,部分上市公司仍存在披露内容要素不完整,披露信息不一致,内部控制缺陷整改不到位,内部控制缺陷标准缺失或不恰当等问题。

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情况如何?为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对监管部门、上市公司以及会计事务所等有何建议?让我们一起看看《蓝皮书》中还有哪些内容值得关注。

信息披露合规性有待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有待提升

从总体数据上看,2019年度上市公司基本按照要求完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仍存在亟待提升之处。

《蓝皮书》指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形式合规性有待加强,如未能应披尽披、未在指定渠道披露独立报告、披露内容要素不完整、披露信息不一致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也有待提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执行亟待加强。同时,《蓝皮书》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有待提升,如审计意见类型不合理、审计意见类型模糊等。

除了对上市公司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进行了总体分析,《蓝皮书》还进一步分四个视角对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上市公司执行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

视角一为纳入强制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视角二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视角三为 ST 类上市公司,视角四为部分行业类上市公司。视角四所选取的行业,包括金融行业、医药制造行业、互联网行业、重污染行业以及高危行业等。

数据显示,2019年,沪深共有730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单独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94.68%。其中,726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结论整体有效,占比99.45%。沪深A股有149家ST类上市公司单独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为95.51%。其中,113家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为整体有效,占比75.84%。

关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关注要点,《蓝皮书》认为,我国接近70%的上市公司为国有控股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暴露出的问题。例如,积极改善和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的建设、组建各种专门委员会,使之成为一个有能力对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对管理班子进行检查监督、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机构。

通过对2019 年ST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情况深入分析,《蓝皮书》从完善公司治理、 强化内部控制运行、强化信息披露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更好推进ST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内部风控,一个是内部审计。其中内部风控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公司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即有没有防范风险的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制,这个是很重要的;在内部审计方面,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把关的过程,对公司自己内部各部门或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进行评估。上市公司把内部风控和内部审计两方面做到位,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法人治理水平,也有利于监管部门更好进行外部监管。

 完善企业内控规范体系,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蓝皮书》认为,从政策上不断加强对于内部控制的硬约束,过程中上市公司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责任落实与监督评价、事务所加强专业研究与执业质量控制,结果上加强监管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惩处与责任追究,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提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督促上市公司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向。

具体来看,监管层面,应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要求,推动上市公司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整合并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手段,提升内控监管效能和效果。《蓝皮书》建议,监管部门应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年度报告披露重大缺陷整改台账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披露重大缺陷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上市公司对重大缺陷及时整改,特别是对多年重复出现的缺陷的整改。同时,跟踪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与审计报告存在重大不一致情况,强化监督与问责。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上市公司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估的过程,对于监管层来说,既要重视上市公司自我评价的过程,也应通过第三方外部监督,双管齐下,才能真正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更好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董登新说。

上市公司层面,应盯紧董监高等“关键少数”,压实内部控制主体责任。明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责任主体,强化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各级责任。加强内部控制评价力度,“以评促建”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怎样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蓝皮书》建议,要按照事前规范制度、事中加强监控、事后强化问责的原则,全程跟踪监督评价,通过梳理整合、外规内化、融合嵌入等措施形成规范、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特别是围绕重点业务、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以规范流程、消除盲区、有效运行为重点,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加强缺陷评估标准建设和实施,客观、真实、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和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应加强内部控制专业研究与人才队伍培养,提升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强化内部执业质量检查,提升内部控制审计质量。《蓝皮书》指出,建议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底稿和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审计独立性管理和监督,强化对内部控制缺陷频发高发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执业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和审计违规要加大处罚力度,严肃追责,决不姑息。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会同证监会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执行内控规范情况的监督指导,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王 观)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