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生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生态

广西龙胜践行(两山)理论 从生态美到百姓富

来源:民生网2020-12-07 16:49:11

近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命名的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上榜,成为本批广西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区。

“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胜县委书记周卉如是说。

近年来,龙胜县委、县政府响应国家和自治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创建的部署,依托和利用该县自然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探索和丰富“两山”理论深刻内涵;并以“两山”基地建设促进该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巩固,促进生态优势更好地向经济优势转化,进而促进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龙胜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提升,“两山式”生态建设典型不断涌现,成为生态宜居、环境优美、人民富足的生态旅游示范县,树立了我国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县实践“两山”理论的典范。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

坚持绿色发展,贵在久久为功走进龙胜,清新的空气,满眼的绿意,清澈的江流,无不体现着龙胜生态的优良。绿色已经成为龙胜发展的底色,也成为龙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龙胜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在绿色发展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多年不懈奋斗,龙胜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美丽乡村建设在这里变成现实,生动诠释了持之以恒的力量。

在“十一五”期间,龙胜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该县自然资源及生态资源优势,走具有龙胜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2007年实施生态县建设,率先制定并实施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规划》,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市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龙胜生态县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经济社会、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及“十三五”8年间(2011年至2018年),龙胜完成了辖区100%乡镇的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创建并通过验收,“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命名率达100%;辖区内119个行政村中118个开展市级以上生态村创建并获得命名(其中1个行政村为城中村),占应创建行政村数的100%;2018年获得“自治区级生态县”命名,生态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两山”理论精神指导下,龙胜确定了“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和“生态、旅游、扶贫”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龙胜绿色发展模式,在保护现有绿水青山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绿水青山的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及旅游业,带动全县的经济发展,引领区域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呵护绿水青山,追求“绿色GDP”

海拔1600米的龙胜南山上,一座座巨大的白色风轮矗立,随着叶片旋转,风能转化为电力,产生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

风电作为可利用的清洁能源,是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的能源发展项目。龙胜南山海拔高、风力大,适合发展风电。目前,南山已有大小风电场11个,规划装机容量可达99万千瓦。风电项目分为一、二期工程。

目前,总投资12亿元、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南山风电一期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一期工程运行投产后,年上网电量可达8858万度,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2.99万吨,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

龙胜风电的蓬勃发展正是龙胜加大生态保护,追求“绿色GDP”的缩影。近年来,龙胜以“两山”理论精神为指导,构建全县产业布局空间体系,建立完善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和专家评价、公众评价“两评结合”的环境准入制度。对环保、能耗不达标的项目一律予以否决。

为了加强源头地区的生态保护,龙胜以维护桑江流域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为重点,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资源重点开发区等区域的生态保护。全县森林覆盖率多年保持在75%以上,高出全区平均值10个百分点以上,居于全区前列。

龙胜还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快治污项目建设,完成147条河流、19座水库的核查工作。对全县大小河流继续实施全面禁止采砂挖石,“十三五”期间禁止新批新建水电站,严厉打击非法捕鱼行为,实施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控整治。不断加大工业废水治理、节水灌溉、水源保护、水土保持、矿山恢复治理等生态建设力度,实现全县地表水、县城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龙胜蓝”在该县已成为常态。龙胜大力开展空气污染防治,加强环境质量预测预警,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展现出天蓝、山绿、地净、水清、空气新的“龙胜蓝”美丽景象。

生态富民,让好风景变成好日子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龙胜以“两山”理论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力求经济发展高质量、高效益、有可持续性,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注重推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努力实现生态富民,生态惠民。

龙胜以特色生态养殖为抓手,依托好山好水的天然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养殖业。依托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及气候条件,积极推广“两茶一果+特色养殖”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茶叶、油茶、罗汉果等经济作物种植以及凤鸡、翠鸭等特色养殖,形成种植养殖区域化。

“十三五”期间,全县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达97个。稳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继有机云耳、海松生态黄牛、扬之水有机茶叶之后,又有龙胜凤鸡、地灵花猪、青钱柳、野竹笋相继获得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全县有机农产品品牌总数达到8个;继龙脊茶叶、龙脊辣椒、凤鸡、翠鸭、地灵花猪之后,龙胜红糯成为第6个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绿水青山现在真的成了金山银山。”龙脊镇大寨村支书潘保玉感慨道。2003年,龙胜大寨金坑梯田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村委与旅游公司签订了共同开发协议,村民负责种植水稻和维护梯田景观,旅游公司每年将门票收入的7%返还大寨村,给村民分红。2019年村民分红最高达5.8万多元。从2003年人均收入不足700元,到2019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大寨村人尝到了旅游扶贫的甜头,变成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

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龙胜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提出“全县大景区,旅游一盘棋”的旅游指导思想和“以山养山、以山养人”的发展思路。龙脊梯田系统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三月三”、龙脊梯田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已成为龙胜固定的旅游盛会,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好评。目前,全县共发展农家乐350余家,总床位达2.55万张(平均毎家达72.8张)。以第一名的成绩高质量地通过自治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复核验收,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总数995.4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实现旅游总消费137.79亿元,同比增长31.1%。

(宋站军 郭恒元)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