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扶贫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

红色火种点燃脱贫希望

——榆林市清涧县红色村庄脱贫见闻

来源:陕西日报2020-09-04 17:26:52

毛泽东主席曾先后两次在清涧县战斗生活了27个昼夜,激发了当地群众拥军支前、参加红军的革命热情,更为这一方红色土地留下了世世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种。

“当年,毛泽东主席率红一方面军强渡黄河天险,就是从我们辛关渡口踏上东征征途,奔赴抗日前线。壮丽诗篇《沁园春·雪》是毛主席站在高家坬塬查看东征地形时有感而发创作的。”8月23日,清涧县高杰村镇辛关村村委会主任白新涛来到辛关渡口,讲述那段他从小听到大、耳熟能详的红色历史。

步入辛关村,放眼望去,山峦起伏、草绿山青,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备,因地制宜培植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生机勃勃,房前屋后焕然一新、干净整洁。

过去的辛关村,偏远、穷困、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滞后……用村民的话说就是“与世隔绝”,全村300户973人有贫困人口90户260人。近年来,脱贫攻坚的利好政策以及黄河大桥、沿黄公路和清辛公路的建成通车,给辛关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白新涛是一名“85后”,2018年返乡创业并当选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正是全村摆脱贫困、合力攻坚的关键时期。他带领村民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整治环境卫生、培育村风民风,全面激活村集体发展潜力。

贫困户当“股东”是村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好事。辛关村集体经济炒米加工厂自投产以来,产品一直供不应求。2019年,该加工厂给贫困户每户分红1000元,让村民们尝到了集体经济带来的红利。

“我们告别了外面客商进不来,村里农产品卖不出去的历史。2019年,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689元,比2018年增长19.9%,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还被榆林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村。”白新涛感慨地说。

现如今,村庄美了,环境好了,村民富了,昔日的红色村庄在脱贫攻坚中实现了华丽转身,正走上一条村风民风立村、组织强村、产业兴村、生态美村的蝶变之路。

1947年3月,党中央转战陕北,在清涧县石嘴驿镇枣林则沟村召开了影响深远的枣林则沟会议。可以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见证了一段惊心动魄的伟大历史。

“徐合义家被评为榆林市‘模范脱贫户’啦!还专门去市上开的表彰大会,领了奖杯、荣誉证书。”2018年10月,枣林则沟村村民徐合义获得殊荣,村民们奔走相告,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

2014年,徐合义被识别为贫困群众。为了让一家人能摆脱贫困,他鼓足干劲,在一系列扶贫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发展养殖、种植业,于2017年实现脱贫。自己脱贫后,他还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竭尽所能为村里和邻村的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在他们遇到资金困难时,徐合义也会给予帮助。

端午节前后正是红梅杏上市时节,在枣林则沟村沿路能看到一堆一堆的红梅杏,村民们在挑拣装箱,售卖给前来收购的客商。据该村第一书记郝永宁介绍:“红梅杏已在村里形成了产业,今年开春杏花受冻,收成受到一定的影响,全村收入近30万元,往年收入能达到60万元,仅红梅杏一项的收入就很可观,村民们现在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从辛关村到枣林则沟村,清涧县像这样的红色村庄还有不少。村民们代代传承红色基因,用红红火火的日子追寻先辈们的脚步。2019年清涧县已实现了贫困县“摘帽”,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84%。

清涧县委书记温江城说:“清涧县作为革命老区县,红色文化源远流长,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直、吃苦、坚忍的品质铸就了如今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不忘初心、奋勇向前的清涧人。我们将继续沿着中国革命留下的红色印记前行,总结脱贫攻坚中形成的成功经验,有序衔接推广到乡村振兴上来。”

记者 赵波 通讯员 张瑜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