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都市圈升级城市群

来源:民生周刊2020-09-01 10:32:08

“人口向一线城市、几大经济圈和内地若干中心城市集聚,既包括农村进城,更多的则是由其他城市转向中心城市。”

在谈城市群、都市圈之前,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先向《民生周刊》记者谈起了人口流动的新趋势。

目前,我国各类城市正由各管各的发展阶段迈向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阶段。

事实上,我国农村结构、城乡结构和城市结构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迁。据有关研究,数万个村庄正在消失,上百个城市人口减少,处于收缩状态。

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相似,一些发达经济体也曾出现人口从城市核心区向郊区流动的态势,带动了大都市圈的逐步形成。“若干都市圈相互连接,进一步形成大经济区或城市群。”刘世锦说。

一个必然选项

集聚效应加强、生产率提升,是城市化进程的一幅画面,另一幅画面则是已有的大型、超大型城市内部结构性矛盾加剧。

2019年,北京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350万人,为户籍人口的四分之一。

这部分人口基本上不需要早出晚归上班,很多人想到郊区找一个面积大一点、成本低一点、环境好一点的生活居所,但难以如愿。

与此同时,大量年轻人在城市核心区买不起房,不得不到边远地区租房买房,每天上下班承受很大的通勤压力。

如今,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60%,还有大约20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然而,大型、超大型城市内部面临着一系列结构性矛盾。

除就业与居住的矛盾外,城市高房价还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企业经常面临着两难选择:既要降低成本,又不能远离供应链网络。”刘世锦说,由于成本压力,制造业和部分服务业不得不从城市核心区退出。

房价升高必然带高城市的运营成本,各类产业竞争力相应受损,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调整产业配置。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华为的部分业务由深圳转到东莞的松山湖。

城市核心区人口密度增加,带来高房价、拥堵、污染、生活环境品质下降等影响。

面对严重的雾霾,人们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吃饱了、穿暖了,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什么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反而难了。

在刘世锦看来,加快建设都市圈、城市群是一个必然选项,是一个逼出来的、不得不采用的选项。

“如果这些矛盾无法解决或有所缓解,作为集聚效率最高的大型、超大型城市,已经很难为将要进城的农村人口和其他城市人口腾出空间。”他说。

“不是一个空概念”

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经济圈等地区已经开启了大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过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认为,“各类城市正由各管各的发展阶段迈向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阶段,而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其中的红利将高达数十万亿级。”

初步估算,今后10年,都市圈建设每年能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至少0.5到1个百分点的增长动能,不仅为应对疫情冲击,更是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中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城市群、都市圈是我国经济的增长主体、消费主体、人口集聚地,抓住了主要的城市群、都市圈,基本上等于抓住我国的经济主体,抓住了关键。”谈及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说。

从宏观来看,今后5到10年,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结构性潜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风口”。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城市群”并不是一个空概念,而是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生活在一座城市,去另一座城市看病,医保能不能一卡结算,能不能异地报销?

户口在一座城市,到另外一座城市工作,孩子教育、高考是否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城市群、都市圈带来的好处主要体现在民生领域、公共服务领域。随着城市群内部一体化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随之加快实现,优质资源分布也会相对均衡。”陈耀说。

仍有不小差距

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均走在全国前列。

“和世界级城市群相比,我国的长三角等城市群在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等方面已经不落下风;然而,我国城市群发展的质量与世界级城市群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包括城市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城市的宜居程度,最核心的是创新能力。”陈耀说。

目前,城市群、都市圈建设面临不少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政策方面的阻力与约束。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要求。其中明确要求,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不同行政主体之间,存在很多体制障碍;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势必存在一些利益矛盾、冲突;在同一个城市群内,要素流动不畅、无序竞争,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依然存在。”陈耀分析说。

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例,涉及到“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和三种货币。如何通过协同、联动、合作,让市场在跨行政区域的范围内发挥有效的资源配置作用,这无疑是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大城市政府通常人员素质较高,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在建设都市圈过程中有很大创新空间。”谈及都市圈的协同时,刘世锦建议,试行区带镇体制,即核心城市的一个区,带都市圈若干个镇。

“发展目标、责任、权利、利益都捆绑在一起,所带镇创造的GDP、财政收入、就业等,都算到区的名下;区所辖核心城区内需要疏解的功能,可优先转到所带小镇;同时区也要利用各种资源推进所带镇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他解释说。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