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李小可:回到一

来源:民生网2020-07-09 15:23:07

“我是谁?”

佛陀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因为“我”具有唯一性和特殊性。一个人若要取得公认的成就,不论任何领域,唯一性和特殊性都是不可或缺的。

当代中国画坛,若论画家的特殊性,李小可是一个极好的范本。

虽然父亲是国画大师,李小可早年却投身行伍,退役后他成为一名锻工,人到中年才开始专门从事绘画艺术,逐渐成为一代名家,并将“李家山水”发扬广大。如此曲折而又丰富的人生经历,在当代画坛可谓独一无二,这也给他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在走近李小可的作品之前,让我们先走近李小可其人。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有一位身为国画大师的父亲,进入艺术圈是相对容易的。然而,年轻气盛的李小可当时并不这么想。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他选择了参军,成为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在河北唐山的部队里练习射击,翻墙,爬电线杆,抬石头,挖河泥。若干年后,当作为画家的李小可挥毫运笔之时,或许会想起当年挥动铁锹挖淤泥时那股四两拨千斤的巧劲。

《初春》53x57cm 2020年

退役后,面对制药厂和内燃机总厂两个选择,李小可没有选择制药厂的轻松舒适,而是走进了更加艰苦的内燃机总厂,从事重体力劳动,成了一名锻工打了十年铁。工作服上遍布的油污和火星的烧灼痕迹,都化作了多年后绘画作品中的光影和肌理,释放出力透纸背的感染力。

1978年,李小可34岁,在现在的网络舆论场中,这是一个尴尬的年龄,但对于李小可来说,这却是他艺术人生的重要时刻。这一年,李小可作为助理陪着父亲李可染去黄山等地写生,并且第一次用水墨画山水,从此开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探索之路。

李小可说:“传统提供的是共性经验和本体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艺术家要将其转化为个人化的经验。对传统文化、艺术规律要有敬畏感,但是怎么变成自己的呢?是一个特别长期的、艰难的过程。艺术家需要不断在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传统程式化经验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结构语言方式,并不断的完善。”

李小可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实践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在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地在追问“我是谁?”。不仅仅是家世,更重要的是出于热爱,才最终选择了艺术这条道路。并且在父亲的光环之下,他远走四方,以传统为鉴,以造化为师,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走出去

2007年,李小可开始尝试版画创作。他采用丝网的方式,毎张版画都需要刮十几版甚至几十版才最终完成,这犹如锻工的铁锤在钢铁上一遍遍捶打,又好似藏民不停的凿刻玛尼石。一个水墨山水画家,为什么如此迷醉于版画创作?因为这些版画的主题是“藏迹”。

时间回到1988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李小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踏足西藏这片高原净土。壮阔苍凉的自然景观,生命所面临的极限挑战,以及藏族同胞信仰中透露的虔诚和敬畏深深震撼了李小可,从这一年开始,他几乎每年都要去西藏采风写生,前后三十多次。

厚积薄发,不吐不快。李小可把制作版画的过程视作自己的一场行为,去展示生命的坚韧和力量,体会信仰中的虔诚和敬畏,传播美和希望。“我就是想表现这种很平实、很本源的东西,没有特别注重艺术语言和形式。当人们看到这个作品时会让你触摸到生命本体的力量,所以创作中感动我的是抓住天地生命的真切感,不断的把这种敬畏痕迹化,如藏人把心中的敬畏凿刻在玛尼石上,这就是我说的行为”。

西藏荒原上的经幡和玛尼石,并不知道是从谁开始的,却不断有后来者往上添加、堆砌,最终矗立在某一个山口,让路人注目,昭示着生命的痕迹,传达着坚持的力量。“我如同那世代用不息生命将佛像与经文雕刻在石头上、印制在经幡上的藏人,怀着虔诚的心,把这不灭的记忆不断地迹化,以表达我对藏地藏人的深深敬仰和感动。”丝网版一次又一次地刮,正如玛尼石堆的反复堆砌,质朴的动作表达出人之为人的尊严和执着。从某种意义上看,不仅仅制作版画是一场行为,李小可过往的人生和艺术经历都染上了行为痕迹的色彩。

《雨后》46.5x53cm 2020年

他总是在不断地走出去。从父亲的书房走出去,到军队的熔炉中锤炼意志,到工厂车间里去挥洒力量;从舒适的画室走出去,到名山大川中感受自然之美,拿起画笔传承李家山水的精髓;从安逸的生活走出去,穿越无人区,寻迹三江源,将藏文化融入到水墨创作,拓展传统中国绘画的表现范围;从水墨画走出去,用版画的形式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不断地突破自我。

“藏迹”系列版画已经创作了一百多幅,既有《祈天》《佛》《寺》《纳木措的风》等具有鲜明西藏文化特征的作品,也有《窗口》《喜悦》《行》《阳光》等展现藏人简单淳朴的生活和光明乐观的精神的作品,它们默默地向人们传达着生命的温暖、敬畏的可贵和精神的超越。

藏地,已经成为李小可的精神家园。他不止一次表示,“我企图走得更近,可它永远在远方,这远方包含着变化、失去与永恒……这也像人生,总是在企图超越与无法超越的过程中。”克服身体的极限,一次又一次奔赴藏地,就犹如李小可的艺术道路——不断地走出去,永远向往远方。

回到一

在李小可的画室里有一面“悟道墙”,上面有一幅特殊的书法,内容只有三个字——“回到一”。简单的三个字蕴含着李小可数十年的艺术体悟。无论是走多远,无论是走出去多少次,都要在走出去的同时回归本质,回到初心。

李小可的初心就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那是从他陪着父亲去黄山写生时便开始的艺术道路。他说这既是一种文化选择,也是一种文化宿命。在父亲开创的基础上,经历数十年的锤炼和探索,李小可让“李家山水”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然而,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李小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心怀敬畏,不知道这种敬畏是不是他最初没有走进艺术殿堂的原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正是这种敬畏敦促着他不断的探索、突破,形成自己独特风格,不断的去发扬“李家山水”。

出身于大师之家,更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当李小可决定走上艺术的道路之后,他怀着谦逊之心来到中央美院进修。他选择的专业方向是人物造型训练,他认为造型是视觉艺术的基础,一切视觉形态都是造型能力的显现;传统中国画注重写意,却并非不需要造型能力,中国画要发展就必须尊重视觉规律。通过成百上千张的人体素描和速写,李小可积累了扎实的造型能力。

进修期间,正好遇上“八五新潮”,各种艺术观念碰撞交融,李小可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借鉴西方的艺术经验,并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自己的水墨创作中。对传统的敬畏,开放的心态,再加上持续的基本功训练,李小可最终走出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他坚持有感而发的“重表现”,对中国传统水墨画进行了探索与开拓。

《千岩竞秀》105x232cm 2020年

李小可在《水墨家园》的创作中强化了线条的运用,同时进行了写意化的改造,使得错综复杂的画面既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又合乎传统审美的方式,拓宽了“李家山水”的表现空间,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水墨家园》不仅在表现形式上丰富了传统水墨画的语言,也增添了水墨画的人文内涵。传统山水画多表现隐逸山林的自由、复归自然的理趣和高洁自守的品格等等,而李小可将逝去的“乡愁”注入《水墨家园》之中。北京的老建筑不仅承载着很多人的记忆,也是北京历史文化的符号,不过却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断消失。所以在《水墨家园》的中,李小可用笔墨把消失的家园重建出来,这既是艺术家自身情感的抒发,也引发了当代人的共鸣。“留住已经消失不会再生发的珍贵存在,让人们还能看到昨天存在的回声”,李小可称之为“存失之迹”。

在中国画的画面构图上,李小可也大胆的突破传统,创作出长9.9米、高2.3米的水墨巨制《远古的回声》,还创作了长18.5米,高6.5米的《大漠湖城胜境乌海》,以及长6.9米,高1.5米的《水墨家园》等一批如壁画般的水墨作品,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画的视觉震撼力和表现力。李小可数十年的坚持与探索,使“李家山水”成为今天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小可对传统水墨艺术的敬畏和坚守,也能看到他对时代的观察和把握。

“我在2015年的西藏题材作品中,注入了传统绘画中书写性的语言特征,但如果只是简单套用传统语言,也难以表达西藏大山大水的大美自然,所以我一直在摸索适合于我个人表达的语言方式。”如今,李小可依然坚持每天练字,进一步体会传统的笔墨特征,即使出差、生病,也从未间断。在攀登前行的道路上,李小可从未忘记“回到一”。

过去的作品,李小可一旦觉得需要修改,下笔时绝不留情。比如引起巨大反响的《水墨家园》,他每次一看到就会琢磨琢磨,而且总能从画面中看出一些不完善的细节,就有扑上去修改一下的冲动。据说,李小可的家人和同事都害怕他看到这幅作品,因为保不准他就要改两笔,每一次取画和重新装裱都是一项耗时耗力耗钱的浩大工程。

“生命就如一幅画不完的画,画是生命痕迹的表达与诉说。”

不断地走出去,不断地回到一,这就是李小可之所以成为李小可的秘诀。

(文/茗墨青初西陵)

艺术家简历: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黄山书画院院长,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西藏文化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