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扶贫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

创新精准扶贫思路、艰苦实干抓落实

——记国家能源局派驻甘肃省通渭县孟河村第一书记谷双魁

来源:人民论坛网2020-06-01 14:26:35

2018年7月,经中组部批准,国家能源局选派浙江能源监管办副处长谷双魁到孟河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谷双魁,1980年12月出生,200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他高高个、圆圆脸,戴着一副眼镜,性情随和。作为80后的机关干部,从没有农村工作经验。

孟河村在甘肃省通渭县以南5公里处,是国家贫困村,辖8个社,共305户1319人,分散居住在5.6平方公里的山区,村里耕地总面积7404亩。“甘肃扶贫看定西,定西扶贫看通渭”的说法流传坊间,干旱的气候,贫瘠的土地,曾经闭塞的交通,让这里与外界发展严重脱节。

刚到孟河村时,情况比谷双魁想象的还糟糕。村里的很多路都破破烂烂,晚上出门伸手不见五指。

第一天上班,谷双魁就去找村民们谈话,他所听到的东西令他吃惊,农民们谈到更多的不是修路或者装灯,而是如何让孩子去县城上学,摆脱贫困。

他还发现,村中的陈年积弊让村民对村干部失去了信心,也令村干部对自己和村民感到灰心。对于他这个“上面派下来的80后新书记”,村里人的心里带着五分猜疑、三分尊敬、两分观望。如何在当地群众中建立信任,激发他们的脱贫意识,是扶贫工作首先必须跨越的坎。

2018年8月,通渭连降大雨,村内一条运粮要道和配套的小型涵洞桥被冲毁。谷双魁去县里弄来几辆大型机械,又带领村干部动员村民拿着工具一起上阵,不到两周,两公里长的新砂石路竣工了。走在新路上,村干部和村民们隐约觉得谷书记是个能干事的人。

修砂石路花了整整十万块,村民没出一分钱,村委会也拿不出钱来,2018年,村委会每年开支平均每人只有1块钱。

零家底、没有钱、全靠拨款,今后办事的钱从哪里来?谷双魁慢慢地吃着通渭县地方的“搅团”,一筹莫展。

经过近一个月的调研走访,谷双魁发现,孟河村的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要摆脱贫困的关键,是要让农民在解决基本温饱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在市场环境中形成“造血机能”。

在得到国家能源局的支持后,谷双魁第一次与村“两委”及驻村帮扶工作队讨论提出:孟河村要发展村级电商。他带头自掏腰包,选购通渭农特产品,自费寄给亲友和同事“试吃”,与驻村帮扶队共同开拓思路、突破局限,提出“立足孟河村、着眼通渭县”的理念,注册成立了通渭县第一家村办集体企业。

2018年9月28日,国家能源局消费扶贫品牌——“陇上孟河”在微店正式上线。村里农户种植的土豆、小米、杂粮、苦荞、胡麻等作物与代理加工厂衔接,经加工包装后“上线”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通过农产品收购、销售、劳务等,带动全村116户52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一年半后,“陇上孟河”销售额已突破200万元,为孟河村集体带来近50万元经济收益。

电商扶贫的思路为这个贫瘠之地插上了希望的翅膀,在贫困地区发展电商、精准扶贫的“孟河模式”被《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典型案例集》收录出版,并输出到陕西、贵州等地,为他们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

“陇上孟河”电商不仅给孟河村集体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给村民们带来了脱贫致富的信心。2018年底,孟河村整村脱贫摘帽。

如果把脱贫攻坚仅仅看作为了达标、完成任务,是狭隘、短视、封闭和不负责任的表现。在孟河村退出贫困村之后,第一书记谷双魁开始思考,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抑制返贫,与中央提出的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等新题目。

互联网给传统的孟河村安装了新的引擎,以‘陇上孟河’为纽带,实现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扶贫思路正在谷双魁的头脑里形成。“根据地理区位、交通运输和资源环境等诸多条件,孟河村划分为绿色走廊、田园综合开发区、旅游经济区。在一个农业条件差、人口素质低、观念落后的贫困村做出发展规划,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谷双魁微笑着说,成竹在胸,决心坚定。

驻村以来,谷双魁对农村振兴发展规律和中央政策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他走千家进万户,掌握孟河的村情实际;他利用探亲假期,到北京、上海、浙江请教专家;他利用休息时间到陇南的康县、西和县学习产业扶贫经验;他通过三会一课、带领村两委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统一思想。

2018年底,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要求,谷双魁开始制定《通渭县孟河村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方案》。2019年2月份,孟河村的第一张发展规划蓝图初步形成,自此,孟河村两委和村民有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根据整体规划、连片发展的思路,孟河村引入社会资金20万元,打造300亩金银花连片种植基地和20亩紫斑牡丹园,发展第一产业;招商引资落户草编手工艺品、金银花深加工等,发展第二产业;将拥有300余年历史保存完整的村内“孟河龙尾堡”规划为该村第一观景平台,讲述通渭“千堡之乡”的历史文化,并积极申请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从而引领传统手工艺、休闲养殖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条以“好产品+好风景+好文化”为特色的扶贫与发展新路径酝酿而生。

扶贫工作“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谷双魁带领孟河村党支部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分别与浙江能源监管办、国家能源局安全司、综合司机关党委进行党建结对共建,由此激发了孟河村干部群众消除贫困的决心和勇气。

巩固扶贫成果,需要建设好当地的领导班子。为了提升孟河村党支部干部的带头致富、发展产业、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谷双魁先后10余次带领村干部到浙江、天津、北京、重庆、新疆、海南等地交流学习,使村两委干部开阔视野,提高政策水平和领导艺术。

扶贫先扶志,谷双魁带领村两委数以百千次入户工作,足迹遍布孟河村的每一个角落,引导村民转变思想,增强苦干精神。2019年初,村里完成了300亩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按每年每亩可增收3000-5000元,村内种植户每年收益可达90万-150万元。

扶贫必扶智,谷双魁积极争取社会资源,2018年10月引入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捐赠20万元,在徐家川学校设立“梦想中心”项目,为孩子们提供由华东师范大学打造的素养教育教学体系;中国自动化学会发电专委会、国网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捐赠40万元,设立“智航”助学金和奖学金,并建立特色“智航科技实验室”,让学生们操控无人机和机器人,学习3D打印,熟悉农业科技。

2019年9月,孟河村委创设教育专项基金,募集5万余元,资助村里家境贫困的孩子上学;谷双魁还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12名特困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持续到高中毕业。教育扶贫措施的成效立竿见影,在2019年秋季中期片区测试中,徐川学校各年级有11个科目的及格率名列榜首。

孩子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希望。小手拉大手,村民百姓与村两委的心的距离更近了。

谷双魁的爱人魏丽丽目前在浙江省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任教;7岁的女儿现在杭州读小学一年级。2020年1月7日,谷双魁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写道:“一晃,阿爸来甘肃通渭驻村扶贫已经一年多了,这期间很遗憾错过了你的幼儿园毕业礼、小学开学仪式、幼儿舞蹈团及小歌手的汇报演出、还有你的生日派对……但每一次我都清晰记得,因为我有千里眼,能够遥望你生活的点点滴滴。”

孟河村的亮化工程是一次开展村民自治的尝试,村集体“陇上孟河”电商出资购置灯具,谷双魁带领社长组织社员们设计规划、绘制图纸、组织物资、投工投劳,村民们自己动手,将规划的亮化图纸变为了现实。

2019年底,当夜幕降临,山里一盏盏灯光闪烁,点亮了整个孟河村,照亮了每一户人家出行,点燃了村民参与村庄建设、发展村庄经济、谋划村庄发展的积极性。

如今,孟河村的黄土路“硬化”了,226座厕所“革命”了,220盏路灯“点亮”了,150千瓦捐建光伏电站为村集体经济种下了“铁杆庄稼”,58名品学兼优贫困家庭学生被资助,10名新考入大学生拿到了“村里送你去上学”的车票款,2名应届毕业大学生进入了能源央企就业,北漂青年尹艳丽回到了村里参加电商运营,老党员杨菊英等30余名在家妇女开始了手工艺编织品在家增收,新冠疫情防范党员村民积极参与其中……

进入“第一书记”角色近两年来,谷双魁始终不忘自己来甘肃挂职的初衷。他说,扶贫工作最重要的是带来观念和意识的转变。

2019年2月,孟河村驻村帮扶队获得了“2018年度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2020年4月,谷双魁获得了“2019年度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现在,在村民的眼里,谷双魁是个有方法、办实事的好书记,村里人有什么困难和事情,都喜欢去跟这个“炕头娃娃”说,他那胖胖的脸上总是带着善良的微笑。通渭县平襄镇党委书记魏军民赞扬谷双魁同志说:“作为第一书记,双魁同志思路清晰,干事踏实认真,工作成效明显,在干部群众中口碑很好!”

而今,晒成了通渭古铜色的孟河村第一书记谷双魁,正带着他的帮扶队员,与村两委和全体村民一道,沿着孟河村绘制的规划蓝图,以党建引领、以产业带动,努力打造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观光业、电商业等为一体的产业格局,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路上,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赵毅)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