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生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生态

麻辣财经:环保攻坚,补短板持续发力!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20-05-28 14:23:10

朱门后,蓝天白云下天坛巍峨矗立;金水桥旁,天安门城楼金色歇山顶与蓝天交相辉映;流水中满是白云的倒影,玻璃幕墙成为蓝天的镜子……这几天,北京乃至华北不少地方,蓝天刷屏,不少小伙伴说自己的朋友圈成了“两会蓝摄影大赛”。

没错,这就是咱们空气质量改善最好的写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在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这样的部署彰显了持续推进生态文件建设、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的坚定决心。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目前,环保“十三五”规划涉及环保的9项约束性指标,有7项已提前超额完成。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空气天数比例、单位GDP的碳排放两项指标完成虽有信心,但也存在风险。

环保短板补得怎么样了?“十四五”环保相关规划目标如何设定?在当前情况下,怎样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麻辣财经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有关部门和专家,一起来听听他们的介绍和分析。

所有工作着眼改善环境质量,不仅是完成任务

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告诉记者,2019年,261个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3.1%,全国优良天数比例为82%。两项指标均超过了计划目标,蓝天保卫战取得了关键进展。冬春交替最易发生重污染,但今年1—4月,这些城市PM2.5平均浓度达到48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同期下降26.2%;337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4.8%,比2015年同期提高12.4个百分点。

制图:李艳

“这说明这些年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继续推进的信心,也坚定了我们完成任务的信心。”吴险峰说,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完成任务进度不平衡的情况。究其原因,少数几个城市工作力度有放松;减排潜力收窄,一些地方面临一些困难。他表示,为确保全面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任务,生态环境部还会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预警、督导、帮扶、指导等等。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考核之年。无论是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还是水、气等环境质量指标,会不会出现个别地方为完成任务不择手段的“急就章”?对此,吴险峰表示,这种担心没有必要,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已经拥有一个严格的监测体系,从监测到考核到评价,确保任务完成得真实准确。

“所有污染防治工作,我们的着眼点都在于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所有的规划、行动计划都是实现目标的抓手,工作绝不是为了简单的交账、完成任务。”吴险峰表示。

新的防治规划、计划已在路上,将对污染治理持续攻坚

《打赢蓝天三年保卫战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等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实施,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明年,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大幕将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新计划、新作为备受关注。

“从2013年开始实施‘大气十条’,到最近这三年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总体思路就是要延续好的做法,借鉴成功经验。”吴险峰说,制定目标会综合考虑减排潜力、经济承受能力和发展阶段等因素。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建成的目标,‘十四五’是特别关键的阶段,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也要向这个目标靠近。但大气治理有相当的艰巨性,也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吴险峰说,在防治措施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的调整,仍是主攻方向。另外,时间、空间、对象、区域,都是精准治理的着眼点。同时,重点区域也会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即将纳入重点区域。

制图:李艳

“十四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是最早开始启动的环保专项规划,“有河有水,有水有鱼,由于有草,而且下河能游泳”的目标,为人们勾勒了一幅美好的碧水图。

对此,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王东表示,历史上,地表水好于Ⅲ类比例最低的时候占比约为25%。我们花了20多年的时间,将这一比例提高了近50个百分点,这为防治规划重新定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计划将新规划定名为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就是要从水污染防治为主,逐渐向山水统筹,向更关注水生态保护修复来转向。”王东说,做规划不会一刀切,不要求齐步走,“有河有水”,目标主要针对北方,像京津冀区域,大多数河流或者河段都出现过干涸断流的现象。“十四五”期间,这些区域重点解决有没有水的问题;对水环境质量比较好、流量又相对丰沛的一些水体和河流,重点要解决水生态的问题。此外,除常规指标,“十四五”规划里还设计了一些亲民指标。

制图:李艳

污染治理继续攻坚,迫切需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治理能力的提升。今年3月,中央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的徐恒秋厅长告诉记者,安徽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在创新治理机制方面,成功推进了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实施。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已经开始实施第三轮,我们建立了以横向补偿为主、省级纵向补偿为辅的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将所有的出省的、跨市的断面全部纳入补偿范围。去年产生的补偿金是3.76亿,有效撬动了流域上下游共治与保护。”徐恒秋说,他们还在智慧监管、完善乡镇环保监管机制上下功夫,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困难情况下环保力度不减,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实效

环保攻坚之年遭遇疫情影响,各地的环保工作会不会松劲儿?财政困难会不会影响到治理设施的运行?“散乱污”企业会不会死灰复燃?人们的这些担心,也成为两会期间大家关注的话题。

“从水污染防治的情况看,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管网,但根据我的了解,凡是水环境质量改善尚与“十三五”目标有差距的地方,都在积极努力地推进相关的项目。地方政府重视,资金问题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王东坦言,考核指标的指挥棒作用,正在推着地方往前走。

吴险峰表示,从到地方调研的情况看,总体来说环保工作推进比预想的要好。比如作为完成“十三五”目标的重要措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改造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各地相关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在如期推进。

“现在企业面临确实很多的困难,开工率、复工率比较高,但由于受订单等因素的影响,达产率比较低,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上比较困难。环境保护部门也将有针对性地因地施策,以出政策、技术帮扶形式,更精准地指导地方,既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又促进环保约束性指标的完成。

“今年的工作总体是要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两手都要硬,都不能偏颇。”徐恒秋表示,怎样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安徽一直在探索。比如,环境审批方面的豁免、简化,为企业提供了不少便利。“过去要30天、15天才能拿到的批复,现在1天就可以拿到了。”

在优化监督执法方面,安徽印发《实施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工作方案》,对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除了信访举报核实等情形,一般都不进行现场执法检查或者免于现场执法检查。

“我调研回来,对完成今年的任务更有信心了。”吴险峰表示,各地正在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环境部门也将细化帮扶工作,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孙秀艳)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