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健康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刘琳团队胃癌研究成果入选2020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

来源:民生网2020-04-21 16:28:23

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刘琳主任医师团队开展的一项针对胃肝样腺癌(HAS)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的研究成果论文摘要,被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收录并入编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是全球领先的肿瘤专业学术组织。一年一度的ASCO年会是国际临床肿瘤领域水平最高的盛会,为全球呈现癌症研究领域最前沿的信息。今年,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原定于5月29日-6月2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2020年ASCO取消现场会议,将首次以线上形式举办。

据参与研究的中大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陈燕平介绍,胃肝样腺癌是胃腺癌中一种罕见亚型。可能由于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胃肝样腺癌的认识不足,尚无特异性的血清及癌组织检测标记物,加之胃肝样腺癌的癌组织中同时包含胃腺癌及肝细胞癌样分化区,这一独特病理特征导致其易误诊为肝细胞癌胃转移。因此,目前胃肝样腺癌诊断手段仅依赖病理诊断,缺乏完善的诊断体系及有效的治疗策略。

中大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刘琳主任团队开展的该项针对胃肝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的研究,纳入了从 2013 年 1 月至 2018 年 3 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576例胃腺癌患者,经过二次病理诊断,从中共诊断 15 例胃肝样腺癌病例,另随机抽取 30 例普通胃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收集已有病例资料、重新检测缺少的免疫组化指标以及电话随访的方式,完善胃肝样腺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信息。随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系统性分析 15 例 胃肝样腺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为后续探索胃肝样腺癌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线索。

刘琳指出,胃肝样腺癌是胃腺癌一种少见的类型,临床易出现漏诊,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易发生肝转移,预后差;对血清AFP明显升高的胃腺癌患者建议行癌组织免疫组化AFP、GPC3的检测及进行二次癌组织病理诊断,有助于减少误诊及漏诊几率;免疫组化AFP染色强度是影响胃肝样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ER2、VEGF、EGFR、PD-1/PD-L1可能为胃肝样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关研究人员介绍:

刘  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人员。兼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肝癌/食管癌/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临床肿瘤学杂志》编委、《实用肿瘤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从事肿瘤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长期从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药物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全军医疗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

陈燕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肿瘤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在常见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及实践基础,临床经验丰富。作为Sub-I参与多项药物临床试验。

(程守勤)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