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河南三门峡:智慧城市战“疫”占先机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0-02-19 10:17:23

手机上查询“疫情大数据地图”、进出社区扫码登记,这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地处豫西北的三门峡市的新场景。从紧急开发上线疫情服务平台、社区扫码登记,再到开放完善远程办公等,智慧城市建设,让三门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占得先机。

经过近3年探索与实践,目前形成了“智慧三门峡”的基本框架,走上“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协调发展”的市县一体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道路。

提高“大数据”含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三门峡市政府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迅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联合崤云公司,在“线上三门峡”APP上研发市县一体化疫情防控功能,上线了“我要上报疫情”、“居民信息填报”、“同行查询”“疫情信息”、“疫情检测点”和“疫情大数据”等六大系统,为政府防控疫情决策及社会防控疫情提供新技术和大数据支持。

点开“线上三门峡”APP,在界面醒目位置,就可以看到疫情防控专栏,中央、省、市有关防控疫情精神随时更新,并及时补充防护知识和群众较为关切的内容,手指轻点就能在家中第一时间了解疫情防控准确信息。

“底数摸清,动态可管,为防控疫情决策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三门峡市政府副秘书长、政府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王江舟边演示边介绍说,通过村(社区)负责人填报,域外返回人员、武汉返回人员、密切接触人员、未接触传染源但已发热人员等四类重点人群动态信息实时可见。

目前,三门峡市各村(社区)负责人为主力军的1386名信息填报员已完成了信息采集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市县一体化疫情防控数据平台已经形成了信息录入、排查落实、数据分析的闭环,为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提供了科学、精准、有效的支撑。

出入社区“扫码登记”

随着春节的结束,返岗、返工人员会增多,一线疫情防控值班卡点出现排队扎堆填写信息,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不利于疫情防控。

提前预判,精准施策。经过联合开发,方便人员登记的“居民信息填报”、“疫情检测点”系统迅速在三门峡市疫情防控检测点投入使用。家住湖滨区湖滨街道茅津社区李大爷每天要出去买菜,之前总是到楼下检测卡点,填写信息,扎堆儿排队,使用笔,不卫生,填在本上,信息不安全。自从在线上三门峡填报信息后,每次出门只需要出示二维码就行。

“二维码扫码登记,大大降低了值班点交叉感染的风险,更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后台会自动将登记人员信息反馈到市防控指挥部,操作非常便捷。” 湖滨区湖滨街道办主任孙朝华介绍到,“配合疫情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信息实时查询、任务实时落实、数据实时上报。”

防疫复工两不误

三门峡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副指挥长、市长安伟多次通过轻云视频会议系统召开市疫情防控指挥调度会,将中央、省、市重要决策部署及时传达至各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据介绍,“不见面办公”的轻云会议系统,对会议前、会议中和会议后三个过程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可以轻松解决会议通知、会议纪要、历史会议材料、出差人员如何参会等问题,而且部署在私有云端,具有安全可靠、轻巧便捷、智能完备等特点。

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工作人员无法进入办公场所,可通过“移动OA”的文档在线协同功能实现多人协同线上编辑,并可通过移动化设备进行移动办公,实现移动公文审批,远程办公。

网上服务“不打烊”。三门峡市全面启动政府服务事项“在线办”优质服务,畅通“不见面”办事数据通道,连日来,为100余名用户提供热线咨询服务。三门峡鸿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三门峡立达化工有限公司两家生产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的企业,仅用1天时间就取得了“河南省临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书”。

“线上三门峡”APP还为市民提供包括常用电话、电子社保卡和12345等10大类个人服务事项,法人服务事项则包括小微企业扶持、出口退税率和科技创新等。1月23日至2月13日,市政务热线受理疫情咨询类问题6775起,办结6673起,办结率98.5%。

作为全国智慧城市的先行者,智慧基因早已融入三门峡市各行各业,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智能化、法治化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230万人口的三门峡答卷引人瞩目。截至2月18日,三门峡市7例确诊病例已治愈出院4例,连续17天无新增病例。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志坚 通讯员 葛洋)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